猴痘病毒中国有吗(中国大陆有猴痘吗)
2023年9月16日,中国疾控中心旗下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版)报告了9月14日重庆发现的我国大陆首例输入性猴痘确诊病例的详情。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中,使用了“我国首例输入性猴痘确诊病例”的表述,这是错误的。
因为,早在6月底和9月初,我国台湾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就早已报告了输入性猴痘确诊病例。此后,台湾又报告了另外两个病例。
因此,准确地说,重庆这个病例是我国发现的第五例猴痘确诊病例。
根据疾控中心的报告,重庆发现的这个病例是1名29岁的中国籍推销员,他于2023年9月2日至8日期间出访了德国,并于9月2日在柏林发生男男性行为。
随后,该男子前往西班牙,并于9月14日返回重庆。
早在回国之前,该男子就已经出现了猴痘相关症状,包括喉咙干和痒(上呼吸道感染发炎的表现),并于9月9日出现了发烧,右脚踝部位还出现了红色皮疹和脓疱——这是猴痘特征性体征。
在西班牙期间的9月11日,该男子曾就诊于一家私人诊所,并服用了消炎药。
9月14日返回重庆后被新冠病毒入境检疫点隔离。
检疫期间,该男子自述出现猴痘样临床表现,而被重庆市疾控中心确定为猴痘疑似病例,并采集了包括疱液、鼻咽和口咽拭子以及血液样本等临床标本。
这些标本的猴痘病毒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qPCR)筛查显示阳性结果,随后于9月16日送往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进行了几次qPCR检测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从病例标本中检出了猴痘猴痘西非毒株基因组。
对患者皮肤水疱液拭子透射电镜检查结果显示,可以看到典型的猴痘病毒特征性桑椹状颗粒,直径为150-200纳米。
基因测序提示,该病例猴痘病毒属于西非毒株B.1分支,与2023年6月21日采集的来自德国的毒株高度同源。
以上检测结果确认了重庆发现的该病例为我国中国大陆首例输入性猴痘病例,也是我国报告的第5例确诊的人感染猴痘病例。
透过以上报告我们可知,重庆发现的我国大陆首例输入性猴痘病例也是一例男性同性恋者,在出游德国期间的1次男男性行为就不幸中招,符合几年来全球性猴痘病例传播的特征。
重要的是,该男子入境后就即可被隔离,没有任何机会接触国内风险人群(男男行为者),因而,该确诊猴痘病例完全没有在我国境内传播的风险,没有必要担心。
另一方面,该病例在回国前就已经出现了典型的猴痘病例临床表现,并且自己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中招。
主要在男男行为者之间传播,早期出现典型临床表现,这两点说明,不同于新冠病毒传播的高度隐匿性,猴痘病毒的传播更“光明正大”,这种类似于梅毒和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决定,猴痘病毒的传播力相当有限,不大可能造成全球性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