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为什么不跟蒙恬杀回去(扶苏为什么仅凭圣旨就自杀了)
因为不论是扶苏还是蒙恬,都没有能力去调动这支军队,下面就来详细分析一下。
自从商鞅变法以后,秦国本身原有的氏族势力深受打击,即使后来贵族和氏族联合反扑,逼死了商鞅,但他们早已经元气大伤,在军功制下迅速崛起的新贵族成为后来秦帝国的中坚力量,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所谓的蒙家军。
要知道秦始皇之所以敢让手底下的将领带领几十万的军队驻扎边境,而不怕他们造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军队的家属都在关中地区,中高层将领的家属更是都在帝都咸阳。
这就像猛虎被扼住了喉咙,蟒蛇被捏住了七寸,军队的掌控权自始至终都在中央,也就是秦帝国的皇帝手中。其实当初蒙恬劝扶苏不要自杀,也是建议他先返回帝都咸阳,当面与秦始皇确认,他压根儿就没有想要带兵协助扶苏返回的意思,他也没有这个能力。
既然说的扶苏,就来说一说后来十分流行的一个观点,那就是秦始皇有意传位给他,其实这个观点有待商榷,可信性也很低,因为喊出这个观点的不是别人,正是造了秦帝国反的陈胜吴广。
站在秦帝国的角度,陈胜吴广毫无疑问是反贼,他们说的话可信度本身就很低。而且陈胜吴广之所以喊出这个口号,主要就是为了推翻秦帝国,秦始皇是否想传位给扶苏不重要,重要的是扶苏在名义上是秦二世杀的。
把扶苏塑造成一个正面形象,秦二世自然就成了昏君了,这点很重要,至于真实性压根儿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我们不妨站在秦始皇的角度来考虑一下传位给谁更合适。
要知道商鞅变法以后,秦帝国以法家治国,所以深谙此道的秦始皇对于只会讲大道理而缺乏实干经验的儒生是很看不上了,儒生一看用大道理忽悠不了睿智的秦始皇,便转过头来开始煽风点火搅乱舆论,这相当于往秦始皇眼里揉沙子,于是二者的矛盾很快就激化了。
扶苏正是在秦始皇排斥儒生的这个阶段,选择站队儒生反对自己的父亲,秦始皇当时什么心情可想而知;
真是恨铁不成钢啊……
所以从后来秦始皇将胡亥留在身边,让其跟随赵高学习秦帝国的法律,而将扶苏派往的边境这种差异化对待来看,秦始皇毫无疑问是更倾向于传位给胡亥的。
二百多年后,功绩不亚于汉武帝,一手打造了孝宣中兴的汉宣帝刘询说出了秦始皇的心里话: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
大意就是说依法治国,不要听一些儒生瞎忽悠,我相信秦始皇在将扶苏派往边境的时候,心里大概也是这么想的。
很可惜,汉宣帝虽然什么都明白,但他深爱的皇后许平君被奸臣毒死后,只留下这么一个宝贝疙瘩,你虽然知道这个太子会把国家玩坏,却依然将皇位传给了他,而西汉的衰败,也正是从这个重视儒生的太子——后来的汉元帝开始的。
公元前48年,汉元帝登基,三天后封王政君为皇后,这位皇后有个侄子是位名儒,名叫王莽。
2021.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