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俄乌战争爆发的历史线索)
乌克兰这个东欧国家,国土面积和法国差不多,拥有接近4600万人口,从1991年12月乌克兰公投独立算起,30年间多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2004年乌克兰基辅街头的“颜色革命”,2013年底再次谋求加入欧盟的乌克兰危机,2014年克里米亚公投加入俄罗斯的克里米亚危机,到2023年底开始的乌克兰东部地区危机,终于演变成2023年24日开始的俄乌冲突。
蛮族入侵
希腊人在位于南布赫(波赫)河河口,建立了殖民地,名叫奥尔比亚。南布赫河在这个城市汇入第聂伯河的入海口,然后进入黑海。希腊人与当地居民斯基泰人生活、贸易、通婚。
斯基泰人是印欧语系中说伊朗语支语言的种族,曾遍布亚欧大陆,分为牧人和农夫,沿第聂伯河两岸生息,使第聂伯河盘地成为当时全世界最丰饶的土地之一。
第聂伯河流域地图
来自东方、新的游牧者萨尔马提亚人成了黑海北岸的主人。新来者将斯基泰人赶到克里米亚,虽然建立了新王国——小斯基泰,控制着克里米亚半岛、半岛以北紧邻的草原,及各希腊殖民地。但萨尔马提亚人拥有黑海大草原剩下的全部土地。
黑海北岸与南岸地理位置
萨尔马提亚人居住在顿河以来,统治黑海大草原长达500年之久,直到公元4世纪。在其鼎盛时期,萨尔马提亚人控制着东至伏尔加河、西至多瑙河的全部地区,并渗入中欧,直至维斯瓦河(今波兰境内,在格但斯克湾洲入波罗的海,全长1047公里)。
那个时代,顿河是欧罗巴最东部的边界。欧罗巴,是爱琴海的希腊人描述希腊以外的存在范围。顿河以西是欧罗巴,从顿河以东开始则是亚细亚。
公元后第一个千年的开端,罗马人来到黑海沿岸殖民,乌克兰大地就是西方文明的世界边缘。希腊化世界的北部边界如今成为欧洲的东部界线,乌克兰在接下来近2000年的时间里,都处于边缘地位,直到18世纪俄罗斯帝国兴起——俄罗斯重新绘制欧洲地图,把它的东部边界一直推进到乌拉尔山。
黑海北岸的乌克兰
古希腊人与乌克兰草原居民的交往由贸易和文化交流决定的。公元4世纪,来自亚欧大陆和东欧地区的人口和部族大规模流向欧洲中部和西部。一个迁徙时代来临,欧洲史学也称为“蛮族入侵”。5世纪下半叶,罗马帝国在“蛮族”的压力下崩溃。但史称拜占庭的东罗马帝国仍在草原游牧部落和北方农耕民族攻击下幸存到15世纪中叶。
斯拉夫人统治时代
迁徙浪潮中,乌克兰土地上的过客很多,其中有哥特人和阿提拉率领的匈人。迁徙浪潮终结了包括斯基泰人和萨尔马提亚人在内的伊朗游牧部族对黑海大草原的控制。随着匈人来到乌克兰地区的,还有许多中亚部落。到6世纪中叶,匈人被一些说突厥方言的部落取代而消失无踪。
伏尔加河、顿河位置
哈扎尔人控制乌克兰东部和中部地区,位于哈扎尔人地区最西部的基辅,大约建立于6世纪前某个时期。当地传说,基辅由其统治者建立,基辅的山丘得名自基的两个兄弟,而流经基辅注入第聂伯河的那条河以其妹妹利比德命名。利比德河河畔有一座四位基辅创建者的塑像,如今成为了乌克兰首都的主要地标之一。
斯拉夫人种族
东斯拉夫人和安特人、斯科拉文人一样将雷霆之神视为主神,并称之为佩伦。
乌克兰地区在8世纪末到11世纪下半叶,也从“蛮族入侵”时代过渡到了维京时代。
乌克兰地区的维京时代
新的入侵者来自今天的瑞典、挪威和丹麦,也就是维京人。维京人在西欧被称为诺斯人或诺曼人,在东欧被称为瓦良格人。维京人以所有国家、土地上的人民为劫掠、征服和统治的对象。拜占庭与维京人初遇时的平和很快被对立取代。859年,维京舰队在地中海上航行着昭示着维京人的存在。860年,另一群维京人沿第聂伯河南下,横渡黑海,进入博斯普鲁斯海峡,并于6月8日攻击了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堡。
维京船只
帝国皇帝米哈伊尔正在小亚细亚与维京人作战。他的舰队也远在爱琴海和地中海上,保护帝国不受阿拉伯人和前一年出现的维京人劫掠。
维京人于8月4日离开,当时城中最高的教会领袖和帝国长官是牧首佛提乌。佛提乌在布道和祈祷中祈求了神的护佑。佛提乌将君士坦丁堡的幸存归功于圣母的保佑。在乌克兰、俄罗斯、白俄罗斯的东正教地区成了主要节日之一。
罗斯维京人
佛提乌将入侵者称为“罗斯(Rus`)人”。斯拉夫人从芬兰人口中得知瑞典人为”Ruotsi”——瑞典语意思为“划船的人”。瑞典人划着船,渡过波罗的海进入芬兰湾,取道拉多加湖、伊尔门湖和白湖城来到伏尔加河上游。伏尔加河当时是通往里海和阿拉伯地区的重要河流。
罗斯维京人是由来自挪威、瑞典或许还有芬兰的诺斯人组成的集团。他们进入东欧是作为贸易者而非征服者,但他们需要通往中东财富之地的通行权。但他们的贸易带有强迫色彩。他们遇到了控制着伏尔加河和顿河地区的哈扎尔汗国的贸易竞争。哈扎尔汗国是拜占庭的盟友。罗斯人自然对哈扎尔人和拜占庭发动战争。
公元866年左右的东欧
882年,多个维京人群体爆发了争夺基辅的战争。赫尔吉杀死了另两名首领阿斯科尔德和迪尔,夺取了基辅。赫尔吉代表着统治着今天俄罗斯北部的诺夫哥罗德的留里克王朝。
维京人统治集团与本地斯拉夫人精英集团之间冲突的原因,主要有纳贡问题和维京人对贸易和整个地区的控制。
维京人向受其控制的斯拉夫部落征税。生活在第聂伯河右岸的德列夫里安人被要求每年每人向维京进贡一张貂皮。德列夫里安人最终进行了反抗。
德列夫里安王公玛尔杀死了赫尔吉的继承者英格瓦一世(基辅大公),并向其遗孀赫尔加(奥丽哈)求婚。
奥丽哈既聪明又美丽,用计杀死了玛尔,并扶持她的儿子斯维亚托斯拉夫成为新的基辅大公。亲政后的斯维亚托斯拉夫夺取了附属于哈扎尔人的东斯拉夫部落控制权。经过一系列战役,他夺取了哈扎尔人在顿河地区的要塞萨克尔,又洗劫了哈扎尔汗国位于伏尔加河岸的都城伊的尔。哈扎尔汗国被灭。
勇敢者斯维亚托斯拉夫
拜占庭人向斯维亚托斯拉夫支付酬金,让他进攻拜占庭的敌人巴尔干保加利亚人,斯维亚托斯拉夫消灭了保加利亚军队,占领了其国土,并不将土地交给拜占庭人。于是拜占庭人收买了黑海大草原上新出现的游牧部落佩切涅格人,让他们进攻基辅。972年,斯维亚托斯拉夫与拜占庭及其盟友作战时返回基辅的路上遭到佩切涅格人攻击而被杀。
维京人
弗拉基米尔向拜占庭皇帝巴西尔二世提出得到其妹安娜为妻。拜占庭人满足了其联姻要求,但也提出“蛮族酋长”弗拉基米尔保证信仰基督教。弗拉基米尔履行了承诺,皈依了基督教。第一批修道院在基辅建立起来了。
弗拉基米尔的儿子雅罗斯拉夫成了罗斯统治者。其祖父被称为“勇者”,父亲被称为“大帝”,他被称为“立法者”“建造者”或“智者”。他在基辅建起了基辅大城堡,城墙外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也是他的政绩。在雅罗斯拉夫统治下,基辅罗斯成为基督教国家群体中的正式成员,他被历史学家称为“欧洲的岳父”。因为他将自己的妹妹和女儿们嫁给了欧洲各国统治者。
雅罗斯拉夫于1054年2月28日去世,安葬在圣索菲亚大教堂里一具白色大理石制成的石棺中。他的遗骨在1944年德国占领时期从基辅消失了。 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都声称雅罗斯拉夫是他们国家在中世纪时的杰出统治者。他的头像同时出现在两个国家的纸币上。
雅罗斯拉夫死后的基辅罗斯,从10世纪到13世纪中叶,成为一个以基辅为中心的政治体,13世纪中叶后,这个政治体遭到了蒙古人的攻击而解体。
乌克兰进入了蒙古人统治时代
基辅罗斯的末日是1240年12月7日。这一天,蒙古人,来自欧亚大草原的侵略者,攻陷了基辅城。
蒙古人攻城
蒙古人庞大的军队令基辅守军胆寒。基辅人拒绝投降,于是拔都用投石机摧毁了基辅的建于雅罗斯拉夫时代、用原木和石块修筑的城墙。这座辉煌一时的都城成了一片废墟。
历史记载:成吉思汗铁木真之孙、32岁的拔都于1240年冬率军克基辅,并毁其城。次年春,拔都兵分两路,北路军在里格尼茨战役全歼波兰王国、日耳曼联军,随后联兵于赛约河歼匈牙利军六万,陷匈牙利王国都城佩斯。
拔都西征
拔都西征七载,先后攻掠罗斯及波兰、匈牙利等国的大片领土,于1243年建立钦察汗国(金帐汗国)。其疆域东起额尔齐斯河流域,南至里海,西到罗斯诸国,北迄伏尔加河上游,都城在今俄罗斯境内伏尔加河支流阿赫图巴河河畔的萨莱,作为作为金帐汗国首都。1256年,拔都在伏尔加河滨逝世,终年四十八岁。
拔都的金帐汗国
蒙古人对罗斯的入侵,终结了基辅罗斯境内各个基于森林地带并一度统一的政治体及社会的独立地位,也终结了基辅罗斯与黑海沿岸和更大的地中海世界保持联系的能力。
蒙古人是一支远比基辅罗斯之前任何草原民族更可怕的军事力量。蒙古人控制了整个欧亚大草原,囊括了东至阿姆河和蒙古高原、西至多瑙河和匈牙利平原之间土地的政治复合体。
蒙古人的到来打碎了基辅罗斯国家政治统一的迷梦,也终结了罗斯地区真实存在的宗教统一。蒙古人承认了罗斯地区王公统治的两大中心,位于今俄罗斯境内的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公国、今乌克兰中西部的加利西亚-沃里尼亚公国。拜占庭也将罗斯都主教区分为两部分。以基辅为中心的罗斯国土上的政治宗教统一从此瓦解。
拔都西征
弗拉基米尔王公雅罗斯拉夫二世是第一个向蒙古人宣布效忠的罗斯王公,蒙古人允许他保留罗斯大公头衔,授予他在基辅派驻军事长官的权力。直到1246年死去之前,雅罗斯拉夫二世对蒙古人保持着忠诚,他的儿子和继承人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同样如此。
蒙古人在弗拉基米尔统治着今天属于俄罗斯的土地,直到15世纪末。这时期历史上被称为“鞑靼之轭”,数量不多的蒙古人离开后,鞑靼人仍留在这里。俄罗斯历史学家将蒙古人统治描述成极为漫长又严酷。而在乌克兰地区,蒙古人表现出较少的侵略性和压迫性,并且统治时间也结束在14世纪中叶。
金帐汗国
受丹尼洛庇护的全罗斯都主教、前霍尔姆主教西里尔从基辅回君士坦丁堡后,被君士坦丁堡确认为都主教,条件是西里尔迁往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公国。
1325年西里尔的继任者、教主教彼得罗将驻地迁移到莫斯科,逐渐成了东北罗斯的莫斯科王公。
蒙古人设置罗斯大公,让他帮助治理他们的土地,但后来莫斯科周边地区又产生了两个主要公国莫斯科和特维尔。三个公国对罗斯大公之位展开了激烈竞争,最后莫斯科王公胜出,赢得了蒙古治下的罗斯地区的管理权。
基辅罗斯崩溃后,实际上催生了乌克兰和俄罗斯两个国家的萌芽。(读书有续集)
参考资料:《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
大家好!我是荷歌观书,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点赞、评论或转发分享给他人,也欢迎大家在文章末尾发表评论,对于我的文章批评指教,我会努力为大家奉献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