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书:一种神奇的中华文字,它是文字王国中的“女儿国”
在湖南省永州市的江永县,有一种神秘而奇特的文字,这种文字只有女性懂得如何拼读和书写,并且只在女人之间流传,男人无法看懂。这种代表着女性的隐秘和情感的文字,被称为“女书”,是世界上唯一专供女性使用的文字。著名学者季羡林对这一 神奇文字的表示出了惊叹,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女书,是文字王国中的“女儿国”,也是中华文化中国一块奇特的瑰宝。
01概述女书一 般写在手帕、扇面、布帛、纸张上,有些则绘织在织锦和花带上。它的文字特点类似甲骨文,由点、竖、斜、弧等笔画组成,基本单字共有1000个左右。女书字的外形呈“多”字式体势,右上高左下低,字型为斜体和菱形,清秀如弱柳扶风,有着女性的温柔气质,当地的妇女把它叫做“长脚文”或“蚊形字”。女书大都是能唱的诗体作品,女书作品多为七言韵文,少数为五言韵文,隔句押韵,用语雅俗夹杂,字数与韵脚也常有例外。
02女书的起源:独特的人文环境为什么女书这种奇特的文字,为什么会独独在诞生在湖南省江永县呢?笔者认为,这要从当地独特的文化和政治环境说起。首先,江永是少数民族瑶族的聚居地。很多学者认为,女书与瑶族有着密切的渊源。1983年,学者宫哲兵发表了《关于一种特殊文字的调查报告》,认为女书是瑶族支系平地瑶的一种文字,引起了专家们的极大兴趣。江永瑶族原本由母系氏族社会演化而来,瑶族女性还拥有着瑶族人民特有的勤劳、勇敢、智慧和创造力。在江永县,有男嫁“女”的习俗,寡妇经男方家族的同意可以再嫁,妇女改嫁后也可以带走自己的那份财产,这些都有别于传统的父权制主流文化。恩格斯说:“女性在不同的社会里、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她们的社会地位是根据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江永偏离主流的男权文化,女性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和社会地位,这是女书诞生的文化环境。其次,江永偏僻的地理环境。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谪贬永州后,写下了著名的《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同时,据《永州府志》、《江永县志》记载,古时历代中央政府除在这里设立官府办事和流放罪臣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涉足,专业说明了古时这个地方的蛮荒。所以,江永县这样远离中央政权的偏僻之地,为女书的诞生提供了政治土壤。因此,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文化环境下,就诞生了女书这种独特的文字。
03女书的作用:情感和生活的载体女书只在女性内部使用,男性是不闻不问的。所有的女书作品都由当地女性创作,她们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分享情感 、结交姊妹、闲聊家常和交流生活经验,同时也关注时事政治。通过分析常见女书的内容,笔者总结了女书的作用,主要有两点:首先,它是女性宣泄内心的情感的渠道。女书中,最多的就是表达女性内心情感的为主的抒情题材 ,如《孤女怨》、《寡妇歌》、《龙阳卢八女传记》等讲述的都是古代妇女的苦难遭遇和内心的悲苦压抑,因此女书文学又被称为“苦情文学”。在古代,男人结拜兄弟可以出入江湖,闯荡天下;女人则结拜姊妹,寻找精神互慰的乐园。因此,“女书”作品的内容大量的是诉苦情和定结交。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被压抑的底层女性渐渐走到一起,她们通过女书相互倾诉宣泄、相互交流,来慰藉自己不堪重负的身心。女书的存在大大增强她们的凝聚力,使得这些卑微的妇女结成了一个团结的整体。正是女书,给了这些女性交流的机会,将心中所感所想与自己的姐妹分享,来慰藉自己孤独的心灵,寻求精神的满足。比如,唐宝珍这位饱经忧患的妇女,写了一首长达78行的《自己修书诉可怜》,详尽抒发了她内心的苦闷:静坐空房无思想,自己修书诉苦怜。 以前独花花为贵,到此如今不如人。父母所生人七个,五个弟郎没一位。 千般可怜无气出,透夜不服刀割心。......这首诗中,她倾诉了自己五个弟弟病故、子女夭折、丈夫被抽丁客死他乡,改嫁后不久新丈夫又病故,再改嫁丈夫又病故的不幸人生经历。又如反映婆媳关系的《作媳难》:一更鸡啼我起早,二更鸡啼我梳妆。三更鸡啼淘白米,四更鸡啼入菜园。又如女书中结拜姐妹情义的一首诗:“二人识得书,依我们心上,成双成对行 。”此外,像《天开南门七姊妹》是已故女书传人高银先六十岁后的作品,讲的是到了晚年,儿女各自结婚成家老姐妹们唱读女书、分享喜乐、互诉忧愁的故事。女书作品可以让读者体会到当地女性的情感世界。如女书作品《传家宝》:“是男是女生下地,娘命犹如二世人。” 《十月怀胎》:“好似水上浮萍草,到底生根不生根?”
其次,它是女性表达个人生活的手法。在湖南江永一带,过去妇女都缠小脚,在家做女红和家务,女人并不下地干活。因此,当地的妇女有着更多的支配自己的时间,因此,在闲暇中,她们创造出了女书这种特殊的文字媒介,妇女们读纸读扇,互娱互乐,成为了表达个人生活的一种手法。在节日里,大家欢聚,唱读女书,如二月初一祭鸟、四月八斗牛、五月十六花山庙会、六月六日已嫁妇女回娘家过吹凉节、给新婚女子贺三朝、生日喜庆走访相聚等等,女性都要带上女书作品。女书中的作品,往往极富生活气息,比如歌谣《黄狗崽做媒》:黄狗崽,你在家,引入园,折红花。 一树红花折不到,两个双双来做媒。 四脚拐崽来抬桥,虾公鱼崽来送亲。 荷荷生,做侍娘,引入炉头引入房。
04女书的价值:极高的文字与思想价值笔者认为,女书不仅是一种用来沟通的文字,有一 种独特的人文魅力,它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首先,女书具有极高的文字艺术价值。装饰讲究的三朝书,娟秀整齐,正中配上“八角花”主题图案,图文并茂、赏心悦目。“八角花”最显著的标志是八角形的边框,八角八边,呈连弧纹状。专家学者经过对“八角花”的外形进行比较研究,认为所谓的“八角花” 即“八卦”纹,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女书的文字俊秀飘逸,字字走笔如神,行行妙笔生花,是书法宝库中的一朵绚丽之花。女书的诗文如珠似玉,掷地有声,读起来声情并茂,唱起来缠绵动人。女书文学作品长于叙事,善用修辞,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含悲蓄泪的苦情世界,是女性文学园中一簇散发着淡淡清香的苦菜花。其次,女书具有极高的思想文化价值。通过女书作品,让我们走进了女性的心灵世界。女书中体现了女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自强不息,追求平等的精神。女书写作抛开了传统中国以男性为中心的价值标准,它充满悲喜之情,聚散之迹。女书作者用生动的笔触、直观的语言,给人们再现出女性细腻的情感变化、独特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女性对纯真友情、纯洁爱情和浓浓亲情的追求和渴望,传达了女性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刻画出女性对人生和生命的深切体悟和真挚情感。
女书,这种世界仅有的女性专利文字,它是文字王国中的“女儿国”,更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它不仅蕴含了丰富独特的文化内涵 ,更具有珍贵的审美价值。它作为一种乡村妇女使用的有独特体系的女性文字,从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女书为文字学、文化学、语言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独特的精神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