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角大盾的角龙不仅美国有,我们中国也有!
长着尖角头盾的霸气角龙我们中国也有
角龙类是最具代表性的恐龙类群啦,它们的脑袋上长有尖长的大角,脑袋后面长有像盾牌一样的头盾。说起角龙,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三角龙、厚鼻龙、戟龙等,可这些恐龙都是在北美洲发现的。似乎霸气的角龙都是在北美洲被发现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就在我们中国的山东发现了一种霸气的角龙,它就是中国角龙。
中国角龙发现记
山东是中国重要的恐龙化石发现地,诸城又是山东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著名的山东龙、诸城暴龙等就是在这里被发现的。
2008年的夏天,古生物学家在诸城发现了一块不完整的头骨化石,化石编号为ZCDM V0010(ZCDM是诸城恐龙博物馆的缩写)。除了这块化石,在同一地层中还发现了另外两块化石,这三块化石都属于大型角龙类的头骨。要知道,诸城大型角龙类化石的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在此之前北美洲之外还没有发现过大型进步角龙类的化石呢,更别说中国啦。诸城的发现跳出了这一怪圈,在北美洲之外也有大型角龙类生存。
2010年,古生物学家将诸城发现的大型角龙类命名为中国角龙(Sinoceratops),学名来自拉丁语中的“Sino”(意为“中国”)及“ceratops”(意为“长角的脸”),意思为“来自中国的长角的脸”,其属名来发现地中国及其化石中表现出来的角龙特征。中国角龙的模式种被命名为诸城中国角龙(Sinoceratopszhuchengensis),种名“zhuchengensis”代表化石发现地山东诸城。
来自中国的长角的脸
中国角龙的体长超过6米,高约2米,体重2至3吨,体型比今天最大的白犀牛要大一些。尽管在恐龙的世界里,中国角龙并不算大,但是在角龙家族中它已经算是大家伙了。
中国角龙最显眼的就是它那1.8米长,后面有一个扇形头盾的大脑袋。中国角龙的嘴巴较窄,是坚硬的角质喙,能够切断植物的根茎。中国角龙的嘴巴上面有一对鼻孔,鼻子上长着一根长度约0.8米的尖角。从鼻子向后,中国角龙的脑袋变得宽大,在其巨大的头盾边缘有14至19个褶皱结构,这些褶皱左右对称排列,就好像是花瓣的边缘整齐排列着。
中国角龙巨大的头盾保护着它脆弱的短脖子,脖子后面是宽阔粗壮的身体。为了支撑巨大的脑袋和粗壮的身体,中国角龙以前后四肢行走,它的腿虽然不像霸王龙那么长,但是都健壮有力。当中国角龙依靠四条腿进行冲刺的时候,也能够达到很高的速度。
看到中国角龙很容易让人想到非洲大平原上的犀牛,它们的脑袋上都长着角,身体都很粗壮,都用四肢行走。虽然看上去很像,其实中国角龙和犀牛的生活方式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尖角对长牙
中国角龙的化石来自王氏群的辛格庄组(Xingezhuang Formation)地层,时间上是距今7200至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最后时期。除了中国角龙,在辛格庄组地层中还发现了巨大的鸭嘴龙类山东龙(Shantungosaurus)和凶残的暴龙类诸城暴龙(Zhuchengtyrannus)。尽管目前发现的与中国角龙生存在一起的恐龙并不多,但是已经确定了它的敌人,那就是霸王龙的亲戚诸城暴龙。诸城暴龙是体长超过10米的巨型食肉恐龙,它的嘴中长有两排锋利的大长牙,只要一口下去就能让中国角龙身受重伤。
正是因为受到了诸城暴龙的严重威胁,中国角龙的生活方式应该是群居的,就像今天的非洲水牛一样。当面对诸城暴龙的时候,中国角龙们会将长角对着敌人,将小恐龙保护起来。想象一下,一群比犀牛还要大的中国角龙与一头比大象还要大的诸城暴龙对峙,那将是多么让人紧张的场景啊。
我一直在说中国角龙属于先进的大型角龙类,其在分类上属于角龙科之下的尖角龙亚科,这个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员包括了尖角龙、戟龙等。中国角龙的发现不仅是第一种在北美洲之外发现的大型角龙类,而且证明了白垩纪亚洲与北美洲之间恐龙的迁移和联系。
参考材料:
1.Holtz, T.R. Jr. (2012). Dinosaurs: The Most Complete, Up-to-Date Encyclopedia for Dinosaur Lovers of All Ages (PDF).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p. 47. ISBN 0-375-82419-7.
2.Xu, X., Wang, K., Zhao, X. & Li, D. (2010). "First ceratopsid dinosaur from China and its biogeographical implication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5 (16): 1631–1635. doi:10.1007/s11434-009-3614-5.
如果你喜欢中国角龙,这里有一款中国角龙雕像推荐给大家,扫海报中的二维码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