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喜马拉雅山的来历是什么
本文目录
1.喜马拉雅山的来历是什么 2.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板块 3.喜马拉雅山什么时候形成的 4.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喜马拉雅山的来历是什么
喜马拉雅山是怎么形成的
雄伟的喜马拉雅山高耸在欧亚大陆上,被称为“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玛峰,就属于这一山系。那么,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呢?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地球科学家现在大体上可以讲出它的故事。
盘古大陆的形成和分裂。在5亿年前,地球表面已经存在某些大陆块体,它们在海洋中漂移,后来才逐渐聚合在一起。大约在4.2亿或3.8 亿年前,现北美洲和欧洲碰撞,并结合在一起成为劳亚大陆。其间,现在的非洲、印度、澳洲、南美洲和南极洲也相互碰撞,并且结合在一起,成为冈瓦那大陆。大约在3.6或2.7 亿年前,劳亚大陆和冈瓦那大陆又互相碰撞,并且结合在一起,成为盘古大陆。在2亿年前,盘古大陆开始分裂。有人认为,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中,象大陆这样合而分、分而合的过程,也许曾经多次出现,每次拼合和分离的时间大约5亿年。
东亚大陆块的形成。一个大陆可能由多个块体组成。中国的华北块体、华南块体、塔里木块体都是古生代以前的古老块体。在2.5亿年前,它们已经互相碰撞,并结合成东亚大陆。在块体之间由碰撞产生褶皱。之后,青藏高原的羌塘块体和拉萨块体,相继和东亚块体碰撞联在一起。直到0.5亿年前,印度次大陆才和东亚大陆碰撞。
印度次大陆的漂移。印度次大陆原先是冈瓦纳大陆的北缘,后来向北漂移和欧亚大陆结合。在0.8亿年前,印度尚未与欧亚大陆结合,漂移速率为每年10cm;在0.5亿年前,印度已与欧亚大陆结合,漂移速率下降为每年4.5cm。印度板块向北漂移,与欧亚板块碰撞,不仅推动欧亚板块一同向北移动,而且俯冲到欧亚板块下方,使印度板块的大量物质聚存在欧亚板块的地壳和上地幔处,产生了全球最高的喜马拉雅山和大陆中最大的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最终形成
喜马拉雅山脉是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形成的。它的形成过程尚有争论。这里提出一种多次隆起的解释,并开列一个形成过程的时间表:5000万年前,当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前进时,在西藏雅鲁藏布江的缝合处,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下方俯冲,出现第一个俯冲带;3500万年前,印度板块继续推进,当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接触时,印度板块的岩石层发生分裂,地壳仍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处向下俯冲。由于冲击的力量,印度板块的地壳物质受到挤压,堆积在缝合带附近,形成山脉,奠定喜马拉雅山脉的基础; 2100万年前,当印度板块在缝合带处俯冲的深度达到100km 时,由于欧亚板块上地幔的浮力太大,该俯冲被迫停止。但印度板块仍向北迁移,并出现第二个俯冲带。由于这个俯冲带的作用,使它上方的地壳隆起,基本形成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1100万年前,由于同样的原因,欧亚板块上地幔的浮力,使印度板块的俯冲带又被迫停止。印度板块继续北上,出现第三个俯冲带,再一次使喜马拉雅山隆起。根据这种解释,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不止出现一次,而是多次;并且喜马拉雅山脉的物质成分,主要是印度次大陆地壳,而不是欧亚大陆上地幔的物质。
喜马拉雅山简介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系。它耸立在青藏高原南缘,绵亘于中国和印度、不丹、尼泊尔、锡金之间。西起帕米尔,东到雅鲁藏布江的大拐弯处,长达2500多公里。平均海拔高度6000米以上,为世界上任何山系所不及。它拥有8000米以上高峰14座,7000米以上高峰40多座。其中,位于我国与尼泊尔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也是最年轻的山脉之一。据地质学家考证,7000万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到了3000万年前,由于造山运动,南方的印度洋板块与北方的欧亚大陆板块相互碰撞,交叠相挤,使喜马拉雅山不断抬高。到了300万年前,已上升到3500米,而近10万年以来,上升更快,平均高度今已达到6000米以上,现在还在继续上升。喜马拉雅山骤然隆起,构成一道凌空屏障,阻挡了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北上,造成青藏高寒干旱气候,一直影响到大西北。
“珠穆朗玛”是藏语雪山女神的意思。她银装素裹,亭亭玉立于地球之巅,俯视人间,保护着善良的人们。时而出现在湛蓝的天空中,时而隐藏在雪白的祥云里,更显出她那圣洁、端庄、美丽和神秘的形象。作为地球最高峰的珠穆朗玛峰,对于中外登山队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攀登目标。
人类攀登珠穆朗玛峰活动开始于1921年,英国登山队首次向珠峰进军,不幸失败而归。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板块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喜马拉雅山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印度洋板块不断向北漂移,与亚欧板块相撞,板块之间互相挤压,亚欧板块上拱、抬升,最终形成了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原因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原因是板块运动,是由过去6500万年间由造成地壳巨大隆起的环球板块构造力形成的。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澳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印度板块仍在以每年大于5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喜马拉雅山脉仍在不断上升中,同时还处于板块边界碰撞型地震构造带上。据最新测定数据表明,珠穆朗玛峰平均每年增高1厘米。
喜马拉雅山脉的介绍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主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东亚大陆与南亚次大陆的天然界山,也是中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等国的天然国界,西起克什米尔的南迦-帕尔巴特峰(海拔8125米),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全长2450千米,宽200~350千米。
喜马拉雅山什么时候形成的
青藏高原的隆升与喜马拉雅山的抬升一直是大地构造学界关注的焦点。据边教授介绍,学界目前普遍承认的板块碰撞说认为,大约6500万年前,向北漂移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在强大的挤压应力等作用下,青藏高原、包括喜马拉雅山逐渐隆起。 “这种作用仍在继续,但同时从下地壳一直到地幔上部也在同时产生东西拉张的力量。在这种拉张力量的作用下,喜马拉雅山在几百万年后可能会下降。”边教授说。 据边教授介绍,青藏高原上的南北向谷地是在2000万年前才开始逐步形成的,这表明东西拉张的力量是从那时起产生的。“这里的谷地很长,一直延伸到羊八井。这种东西向的张力已经很明显地影响到地表了。” 2005年10月,珠峰复测的结果一公布,“珠峰变矮”就立刻成为了新闻媒体、科研机构、普通民众所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 有部分学者认为,“珠峰不再长高”可能是一个信号,暗示青藏高原在印度洋板块和塔里木盆地等刚性结构的南北挤压下正在寻找长高之外新的出路——东西拉伸。科学家们预测,如果30年来喜马拉雅山脉的高程都没有什么变化的话,青藏高原将不再抬升甚至开始垮塌。 “垮塌”观点认为青藏高原不可能无限地向上抬升,在达到一定高度后,由于巨大重力的作用,即使印度洋板块再挤压,也只会向外扩展、面积增大,但高度不会增加。现在的青藏高原已处在达到最大高度之后的垮塌时期。 但另一部分学者认为,东西拉伸之后,按照理论推断,如今青藏高原某地应该出现一个规模较大的南北向大地堑,但如此规模的南北大地堑并不存在。一个岩体样本在上下方向(南北方向)受到挤压时,左右方向(东西方向)会出现多个裂隙,而不是一个规模较大的裂隙。这些裂隙仅仅是上下方向挤压的派生现象,因为根本不存在左右方向的恒久力源。同时,印度洋板块还在继续俯冲,只要这个过程不停止,青藏高原就仍会继续抬升。科学家称炸开喜马拉雅山再造水汽通道无科学依据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张文敬教授17日指出,有些学者突发奇想,要从喜马拉雅山炸开一个缺口,将印度洋的水汽输送到青藏高原,从而改变中国西部干旱的气候。这种设想没有科学依据,是不可行的。>>>点击详细?赶猜砝派铰鲋卸挝闯鱿直ù蠊婺O谙窒??笾泄蒲Ъ以谙猜砝派娇瓶贾惺状稳⊙??泄蒲Ъ遥罕ǖ拇嬖诮种迫蚱蛏??轮泄蒲Ъ业谝淮谓馐脱怕巢夭冀杏蜗抗瘸梢??蚴赘跋猜砝派侥掀?我科学家进行综合科考 国家测绘局:珠峰的新高程8844.43米经国务院批准并授权,国家测绘局2005年10月9日公布了地球最高峰——珠峰新“身高”:8844.43米,并宣布我国1975年公布的珠峰高程数据8848.13米停止使用。>>>
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澳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印度板块仍在以每年大于5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喜马拉雅山脉仍在不断上升中,同时还处于板块边界碰撞型地震构造带上。
据地质考察证实,早在20亿年前,喜马拉雅山脉的广大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称古地中海,它经历了整个漫长的地质时期,一直持续到3000万年前的新生代早第三纪末期。
那时这个地区的地壳运动,总的趋势是连续下降,在下降过程中,海盆里堆积了厚达30000米的海相沉积岩层。到早第三纪末期,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在地质上称为“喜马拉雅运动”,使这一地区逐渐隆起,形成了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扩展资料:
喜马拉雅山的地貌特征
喜马拉雅山脉最典型的特征是扶摇直上的高度,一侧陡峭参差不齐的山峰,令人惊叹不止的山谷和高山冰川,被侵蚀作用深深切割的地形,深不可测的河流峡谷,复杂的地质构造,表现出动植物和气候不同生态联系的系列海拔带(或区)。
从南面看,喜马拉雅山脉就像是一弯硕大的新月,主光轴超出雪线之上,雪原、高山冰川和雪崩全都向低谷冰川供水,后者从而成为大多数喜马拉雅山脉河流的源头。不过,喜马拉雅山脉的大部却在雪线之下。创造了这一山脉的造山作用依然活跃,并有水流侵蚀和大规模的山崩。
以上就是关于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喜马拉雅山的来历是什么的全部内容,以及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