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范围(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是多少啊1)
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范围是多少?这个问题很多糖友都不知道,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标是达标还是超标?如果是达标,那么就不需要刻意控制血糖,如果是超标,那么就需要进行干预了。具体来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空腹血糖达标,二是餐后2小时血糖达标。这两个目标的实现,对于稳定血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范围
正常人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升。
一、空腹血糖正常值:
1、一般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70~11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为3.9~6.9毫摩尔/升(70~125毫克/分升)。
2、空腹全血血糖≥6.7毫摩尔/升(12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2次重复测定可诊断为糖尿病。
3、当空腹全血血糖在5.6毫摩尔/升(100毫克/分升)以上,血浆血糖在6.4毫摩尔/升(115毫克/分升)以上,应做糖耐量试验。
4、当空腹全血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时,表示胰岛素分泌极少或缺乏。因此,空腹血糖显著增高时,不必进行其它检查,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二、餐后血糖正常值:
1、餐后1小时:血糖6.7-9.4毫摩/升。最多也不超过11.1mmol/L(200mg/dl)。
2、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升。
3、餐后3小时:第三小时后恢复正常,各次尿糖均为阴性。
扩展资料:
日常饮食和控制血糖有着重要的关系,如果不能合理的安排日常饮食也许就会导致血糖升高。
水果:血糖高的人应少吃或不吃水果。因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并且主要是葡萄糖、蔗糖、淀粉。食后消化吸收的速度快,可迅速导致血糖升高,对血糖高的人不利。所以血糖高的人一般不宜多吃水果。
主食:我们日常生活中主食一般都以米、面为主,但是对于血糖高的人来说,建议“粗茶淡饭”,即在选择主食的时候最好以燕麦、麦片、玉米面为主,平时可喝些逍降茶,可起到较好的调治效果。
低糖的蔬菜:血糖高的人在日常的饮食中一定要注意控制热量,在此基础上如何仍然感觉到饥饿的话,不妨食用一些含糖量较少的蔬菜,用水煮后加一些佐料拌着吃。低糖的蔬菜中不仅仅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同时还含有大量的水分,并且具有供热能低、饱腹的特点,是血糖高的人必不可少的食物。
黄瓜:在血糖高的人吃什么好的问题上,黄瓜也是不错的选择,经过研究发现在黄瓜中糖的含量仅有1.6%,这是许多糖尿病患者最常用的代食品。而且在黄瓜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纤维素和矿物质,在炎热的天气食用还能够达到除热止渴的作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血糖正常值
二: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9.1
正常人,空腹血糖一般在6.1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需要在7.8毫摩尔每升以下。如空腹血糖大于6.1毫摩尔每升但不超过7.1毫摩尔每升考虑为糖耐量异常或糖耐量受损。此为糖尿病的前驱症状。一般可通过控制饮食减轻体重,并运动疗法,延缓进展,为糖尿病或逆转,恢复至正常。如餐后血糖大于7.8,小鱼11.1也属于糖耐量异常。如空腹血糖大于7.1,且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11.1,则可以明确诊断为糖尿病。
三: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14严重吗
“到底血糖控制在多少合适呀?”
黄大叔今年53岁了,他除了患有糖尿病以外,别的没有什么疾病。自从得了糖尿病以后,黄大叔就积极学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为了弄清楚自己的血糖情况,黄大叔就每2天测量一次血糖。每次测量的结果都不太一样,有时候会高于正常数值,有时候会低于正常值。
虽然黄大叔的儿子劝告自己的父亲,没有必要2天测量一次血糖,但是黄大叔一直都听不进去。黄大叔认为,只有每2天测量一次血糖,他心里才会踏实。
不知不觉3个月过去了,黄大叔实在忍受不了测量血糖的痛苦以及血糖忽高忽低的压力,于是他就去医院就诊了。到了医院,黄大叔就赶紧问了医生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
医生听了黄大叔提出的问题后,就解释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多少合适,对于每个人来说,可能都是有差异性的,需要结合个人的情况而定。黄大叔听了医生的解释后,心里更是疑惑了。
那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控制在多少合适呢?为了让大家对糖尿病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今天医者良言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相关的知识。
1.正常血糖值是多少?
提到血糖,我们就得说到两个词语,即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其中,餐后血糖主要是指餐后2小时血糖。
对于正常人来说,空腹血糖在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7mmol/L,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朋友觉得奇怪了:空腹血糖在6.1~7mmol/L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又属于什么呢?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根据最新版的内科学教材,空腹血糖在6.1~7mmol/L之间,可以诊断为空腹血糖受损。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那就可以诊断为糖耐量异常。虽然这两种情况都达不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是如果不注意生活细节,那它们就容易转变为糖尿病。
2.如果血糖保持在这个范围内,那就不用太担心:
对于人体来说,葡萄糖是直接能用于供能的,特别是对于大脑。葡萄糖的主要
对于正常人来说,他们血糖的产生和利用基本是平衡的。对于人体来说,获得血糖的主要
对于正常人来说,血糖在3.9~6.1mmol/L就不必担心。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空腹血糖控制在4.4~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8~10mmol/L就可以。
其实,我们的血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的。我们平时在吃饭的时候,如果吃了升糖指数高的食物,那血糖就可能会高一些。如果平时活动量比较大,并且吃饭吃得少,那血糖就可能会比较低,甚至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3.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应该如何控制血糖?
其实,要想控制好血糖,那就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具体的总结为以下5点:
❶按时服用降糖药:
目前来说,糖尿病是很难被根治的。要想控制好血糖,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按时服用降糖药物。
我们在服用降糖药的时候,不能私自停药,一定要按照医嘱吃药。这样的话,才有可能保持血糖的稳定。只有血糖稳定了,并且达到了目标数值,那就可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❷坚持运动:
对于糖尿病来说,运动是比较有助于控制血糖的。这是因为,运动可以增加能量的消耗,而且还能增强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与此同时,运动还能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减肥。
糖尿病患者是不适合剧烈运动的,考虑到安全性和可坚持性,他们可以把散步作为首选的运动方式。
运动需要长期坚持才会有明显的效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行的。每次运动的时间可以控制在30分钟左右,每周运动的次数不低于5次。运动量并不是越大越好,以第二天不感觉到疲劳为宜。
❸监测血糖: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监测血糖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做,可以了解血糖的变化,然后根据血糖的变化调整用药。
糖尿病患者可以在一个星期内测量3~4次血糖,每次测量血糖的时候,可以测量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
❹控制体重: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能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那就可以提高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在人体内,胰岛素要和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发挥控制血糖的作用。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他们体内的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是下降的。这个时候,如果能提高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那就更有利于控制血糖。
一般来说,评估体重是否超标,主要用的就是体重指数。如果体重指数在18.5~23.9,那就说明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❺主动学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血糖高一点没事。殊不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之所以产生这种观点,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对糖尿病的客观认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他们的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糖尿病的危害。
如果糖尿病患者能主动学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那就可以对糖尿病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这样的话,无疑就更有利于控制好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