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招募经销商文案 白酒招商销售工作好做吗
白酒招募经销商文案》,这篇文章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网上,有人认为茅台是一家白酒企业,也有人认为茅台是一家互联网公司。那么,茅台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呢?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争议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茅台#。
继新派轻奢白酒品牌“开山”完成1亿元B轮融资后,酒水外卖O2O平台“酒小二”、白酒新零售公司“三两白”、酒类社群营销平台酣客公社近期相继传出融资消息,酒业新品牌、新业态再次获得资本市场
作为新兴酒类品牌标杆,凭借“文案瓶”撕开传统白酒市场30亿口子的江小白,让资本看到了传统白酒市场的另一种可能性。在江小白的示范效应和资本助力下,近两年酒类市场涌现出了光良、开山、谷小酒、贝瑞甜心、VETO等一系列新兴品牌。如今,资本对酒类市场的热情仍未散去。
业内认为,白酒市场足够大,上市公司财报靓丽,市场热度5年内甚至更长时间内不会改变。
酒类新业态获资本青睐
6月16日,新派轻奢白酒品牌“开山”宣布完成1亿元B轮融资,由元生资本领投,老股东高瓴创投、源码资本跟投,泰合资本担任财务顾问。据泰合资本官
6月16日,新派白酒品牌开山宣布完成1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对于投资“开山”,元生资本创始合伙人彭志坚表示,白酒属于万亿级消费赛道,目前出现了结构性机遇,传统品牌老化,营销渠道变迁,给新品牌带来机会。
同样获资本看好的,还有谷小酒。资料显示,谷小酒是成都谷小酒酒业有限公司旗下的白酒初创品牌,自定义为“数字化白酒”。2018年3月,谷小酒完成3000万元天使轮融资,2018年12月又完成6300万元Pre-A轮融资,仅用9个月融资总额就已过亿。
据谷小酒创始人刘飞透露,目前投资人对谷小酒的决策“非常支持”,没有给出任何业绩和上市的压力,“相反,还给我们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和资源,让我们去探索一些新的领域,尝试一些新的玩法。”
在酒类其他新业态方面,资本同样兴趣浓厚。今年7月,酒水外卖O2O平台“酒小二”获得腾讯战略投资,腾讯投后持股占比为2.5%。7月23日,白酒新零售公司“三两白”宣布完成A轮、A+轮共计5000万元融资,融资将用于加速市场布局和优化供应链。近日还有消息传出,网易掌门人丁磊有意投资酒类社群营销平台酣客公社,但该消息未经官方证实。
三两白近日宣布,已完成A 轮、A+轮融资共计5000万元。
刘飞认为,资本
同为“数据化白酒”品牌代表,光良酒业首席品牌官赵晓朴认为,白酒行业足够传统,同时消费人群的变化也在促进消费升级。在经济形势下行的情况下,资本更愿意
资本嫁接需要实力+缘分
事实上,资本“饮酒”并非新鲜话题。作为新兴白酒品牌标杆,江小白在创立的8年时间里陆续获得了高瓴资本、IDG资本、天图资本、黑蚁资本、红杉资本的青睐。2019年,江小白实现营收近30亿元,缴纳税金7.3亿元。
谈到投资江小白背后的逻辑,天图资本合伙人李康林曾对媒体表示,互联网基础建设已经结束,资本开始重新
李康林所说的从“茅五剑”手中“挤出市场”,与如今传统白酒行业的“马太效应”有关。融资中国《2020中国白酒产业投融资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13年-2015年,白酒产业深度调整,去库存、去产能并开始推互联网渠道;2016年-2017年,行业加速向名酒、头部企业集中;2018年,白酒步入成熟期,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2019年,白酒行业分化继续,一二线龙头表现稳健,高端白酒成为投资主线,区域龙头酒企发展潜力也被投资者普遍看好。
同时伴随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中小酒企在加速退出。企查查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3万余家酒类制造企业和个体户中,有近1万家为注销、吊销状态。其中,成立10年以上的酒企占到注销、吊销总量的64%。
在巨头碾压下,白酒格局似乎不可撼动,但从餐饮、酸奶、零食再到生鲜、酒类等传统快消领域,投资人和品牌初创者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所有行业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在江小白的示范作用和资本驱动下,近两年酒类市场涌现出了光良、开山、谷小酒、贝瑞甜心、VETO等一系列新兴品牌。但在资方选择上,这些新兴品牌普遍持谨慎态度。赵晓朴对新京报
“很多时候,企业与资本的关系就像谈恋爱,真正走到一起不仅需要实力,也需要缘分。”刘飞告诉新京报
做好长期“交学费”准备
从市场打法来看,这些新兴酒类品牌的共性是,无论从包装设计、营销语言还是销售服务,都更注重创新及与用户的深度交流。
“我们跟传统酒企最大的区别,是我们把白酒做成了一个TO C的生意。”谷小酒创始人刘飞认为,传统酒企本质是一门TO B的生意,多数时候是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通过经销商去变现产品价值。“但我们需要不断跟消费者沟通,因此我们建立了自己的私域流量,同时还开通了官方电商直播,通过直播、微博、
同为“数据化白酒”品牌代表,光良酒业在2018年10月瞄准自用酒市场转型,将酒体成分清楚标注在瓶身,“让消费者看得放心,喝得明白”。“从品牌到产品再到渠道运营的所有底层逻辑,光良酒业都是从消费者出发。”赵晓朴告诉新京报
巧合的是,在进入白酒行业之前,刘飞和光良酒业总经理余永平都是互联网出身,并没有做酒经验。酒水营销专家蔡学飞认为,行业外思维做酒的优势非常明显,“中国传统酒行业主要靠经销商和专卖店,而这些跨界来的老板通常选择直接切入消费者需求,在产品的价值感和消费群体的年轻化塑造上有很大优势,对传统酒行业有很大启发。”
“可能外行身份做酒最大的优势就是无知者无畏,对传统白酒行业的一些固定认知有一种天然的怀疑。”刘飞说,谷小酒在做“米粒系列”时,很多人都不看好,“但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是站在用户体验来考虑的,所以还是很坚决地做了这个产品。两年时间证明,这是目前互联网上卖得最好的一款小酒。”
赵晓朴则认为,“外行”身份做酒,如果是五年前或许还有一些优势,互联网人更容易从消费者的逻辑出发去做品牌和产品,但现在优势已经不明显,“一旦入局要做好长期交学费的准备。”他判断,未来酒类新入局者一定会增多,“建议对行业要有敬畏之心。”
新京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