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背后的三代悲剧: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
12月29日凌晨,从英国传来消息,著名钢琴家傅聪先生因为新冠肺炎并发症逝世,享年86岁。
两天前,就有他不幸确诊新冠肺炎住院的消息,虽然没有上呼吸机,但情况一直不容乐观,没想到仅仅两天后就撒手人寰。
提及傅聪,不得不提及其父亲傅雷,给我国文坛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翻译著作。
提及他们父子,便不得不提及《傅雷家书》。
提及《傅雷家书》,便不得不提及这本书的编者,傅雷次子傅敏。
1981年8月,《傅雷家书》由北京三联书店初版发行,一经面世即成畅销书。
数十年来,《傅雷家书》以其宽广博大的精神世界,影响了两代人。
从事业上看,傅雷父子是成功的,可这背后,则是他们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生。
傅雷的母亲,将自己的不幸转移到傅雷身上;而傅雷也把童年的灰暗,复制到儿子的童年。
不能说一个人的不幸,全都是原生家庭造成的,但原生家庭确实是很大因素。
不合格的父母,可能会造成几代人的噩梦。
我们只能希望克制自己,不让上一代和这一代的噩梦,转接到下一代。
期待完美的父母,会心生怨恨;看到真实的父母,会充满慈悲。
孤独飘零的钢琴诗人:傅聪
既然傅聪刚刚逝世,先说说他吧。
傅聪年轻时曾说:“我离开艺术,就没法活下来”。他的一生,如他所愿,果然是与艺术紧紧相偎在一起的。
1934年3月10日,傅聪生于上海,小时候,傅雷其实很想把他培养成画家,可他却对对音乐表现出了极大的好奇。
傅雷见儿子对音乐感兴趣,就买了一架钢琴回来,让傅聪学着弹钢琴。
练琴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很枯燥的事,傅聪常常会偷懒,一边弹琴一边看闲书,为此屡次遭到父亲的严厉教训。
傅聪8岁开始学习钢琴,9岁拜意大利指挥家、钢琴家梅百器为师。梅百器是李斯特的再传弟子,傅聪在其门下受教三年。
这之后,傅聪于1951年再拜苏联籍钢琴家勃隆斯丹夫人(Ada Bronstein)为师。
18岁时,傅聪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因为精彩的演绎,引起了国内音乐界的重视。
1954年,傅聪20岁时,被选送赴波兰留学。
一年之后的 1955年,他获得"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以及“玛祖卡"最优奖(一种波兰舞曲),一鸣惊人。
1958年毕业回国前,傅聪从来信中了解到了父母的处境和国内的情况,开始担心回国后的遭遇。
1958年12月,在一位英国钢琴家的帮助下,傅聪“逃”往了英国,抵达伦敦,轰动一时,正因如此,不少人一直指责他是“叛国者”。
但在1959年,傅聪对伦敦报界发表公开声明,给自己定下了三条规则,不入英国国籍,不去台湾,不说不利祖国的话、不做不利祖国的事。
(这点不像范曾,成天自吹自擂,为了情人跑到法国,却一味诋毁祖国。)
1964年,傅聪为了能在世界各地演出,傅聪加入了英国国籍,拿了英国护照。
此后的20年里,这位“流浪音乐家“浪迹五大洲,举行了超过240场独奏音乐会,录制了超50张唱片,被称为“钢琴诗人”,更是在60年代被《时代》周刊誉为“当今最伟大的中国音乐家”。
1979年傅雷平反之后,高层批示:傅聪出走,情有可原。
1981年傅聪第一次回国演出时,本来连《北京日报》都发了消息,但有人给高层反馈,认为傅聪是“叛逃者”,宣传突然停止,原定采访也取消。
2001年,为纪念傅雷夫妇逝世35周年,傅聪在上海音乐厅举行了钢琴独奏音乐会。2006-2009年,他几乎每年都会登台上海音乐厅。
2014年11月15日,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傅聪举办了“完全肖邦”钢琴独奏音乐会,这也是他在上海的最后一场音乐会。
在艺术层面上,众多世界级的钢琴大师塑造了傅聪。
而在性格与人生态度上,来自父亲傅雷的影响,无处不在。
傅聪演出时,是“出了名的脾气坏”,哪怕有拍照的声音传入耳朵,也会惹他不快,会中断演奏抗议,甚至罢演。
感情方面,傅聪更是颇多周折,共有三段婚姻。
目睹父亲的荒唐和移情,又得知了母亲委曲求全的无奈,傅聪的感情路途,又怎么能顺遂。
傅聪在满世界“跑码头”的时候,被美国小提琴家梅纽因的琴技所折服,两人的才艺,使得彼此之间越走越近,久而久之,傅聪与梅纽因的女儿弥拉相恋了。
弥拉可算是标准的白富美,长得非常漂亮,身材高挑,梅纽因也非常欣赏傅聪的才华,同意女儿和傅聪的婚事。
傅聪能够被西方主流音乐界接纳,除了本身的才华外,也离不开这位岳父的鼎力支持。
1960年,26岁的傅聪和21岁的弥拉结婚,其后生下了混血儿子傅凌霄。
弥拉性格单纯,但性情急躁,喜欢简单直接的沟通;而傅聪却是性格内敛,不善言辞,因此也造成两人在生活各方面的矛盾和分歧。
加上傅聪常年在外演出,聚少离多,让弥拉感觉非常孤独,最终在结婚9年后,两人选择分开。
傅聪和弥拉的大儿子傅凌霄,长相英俊,颇有好莱坞演员风范,在一家国际基金会工作。
傅凌霄对中国文化还是情有独钟的,他的太太不是西方人,跟傅聪一样是华裔。
和弥拉离婚后的傅聪,十分痛苦,在这期间他遇到了第二段婚姻。
1973年,39岁的傅聪与韩国驻摩洛哥大使的女儿玄禧晶结婚。
但傅聪的第二段婚姻非常短暂,前后经历的时间不过3个月。
傅聪曾说:“我们结婚3个月便无法共同生活了,3个月,那是短暂的婚姻。”
傅聪的第三任太太卓一龙,一位非常美丽、大气温婉的女子,也是一位钢琴家,小傅聪6岁,1940年出生在上海,福建鼓浪屿人,是民族资本家卓绵成的女儿。
家境优渥的卓一龙,从小就能接受良好的教育,1946年之后他们全家移居香港,后来到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深造,并于1975年应邀到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任教。
同样是1975年,在罗马尼亚钢琴家拉度·罗普家中,傅聪和卓一龙相识、相恋,共同的血缘和文化背景,以及对于音乐的共同爱好,让两人快速走到一起。
卓一龙性格恬静,语气轻柔,对于丈夫也是非常理解,婚后一直过着平静的生活,在傅聪弥留之际一直陪伴着他,这一次傅聪找对了人,两人携手度过45年。
两人的孩子傅凌云,却没能继承父母的音乐细胞,长大后成了一位哲学博士。
孤傲多情的翻译家:傅雷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傅雷家书》。
年轻时候的傅雷,面对妻子与儿子,宛如“阎罗王”,一言不合便会如暴君般,对儿子使用暴力。面对外人时,他却似“弥勒佛”一般,笑容憨态可掬。
造成这种双面人格的,是傅雷的原生家庭:父亲早逝、母亲严苛,生活孤独,严重缺爱。
原生家庭严重影响了傅雷的一生,他偏执、暴躁、自大。
1908年4月7日,傅雷出生于上海,因其出生哭声洪亮,像打雷一般,故取名傅雷。
1912年,傅雷四岁那年,父亲傅鹏飞被诬陷陷入牢狱之灾,受尽折磨,郁闷去世。
对傅雷来说,父亲这个角色,从此在他的人生中,彻底缺失了。
他家的四个孩子,除了傅雷,全部夭折,因此傅雷成了母亲全部的希望。
丧夫丧子,又失去了许多财产,傅雷的母亲从此变得乖戾、偏执、暴躁,她把全部的希望和不幸都放到傅雷身上,严格教导傅雷。
母亲对他的学习要求,就是日复一日的严苛,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不好好念书,他母亲就把傅雷裹起来,准备投到水里淹死。
——读书打盹,他母亲就用滚烫的蜡烛油烫还很小的傅雷。
她还一度把傅雷绑在桌腿上,逼他对着父亲的灵位认错,以上吊要挟儿子……
以至于傅雷后来回忆童年时,只是苦笑着说:“只有愁容,不见笑声。”
傅雷虽然在严苛的管教下打下了良好的学问基础,但母亲常年给他的精神压力,让他也形成了暴躁、乖戾的性格,父亲的早早缺席,也使他不知道该如何做一个好父亲。
几十年后,傅雷也是这样对待他的儿子傅聪,童年的痛苦一直延续两代。
傅聪5岁时,在客厅写字,父亲不知何事就火了,“顺手抡过来蚊香盘,击中鼻梁,顿时血流如注”。
有一次,傅聪练琴时稍有懈怠,傅雷发现后,拿出藤条,对着儿子一顿毒打。最后,只剩半条命的傅聪,还被父亲绑在门口的树干上反省。
对于年幼的傅聪来说,这一次挨打成了他心中的阴影,伤好之后,他一度离家出走,只为逃离父亲的“严酷”。
晚年的傅雷说:“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
1927年,傅雷留学前,家里给他定了一门亲事,对象是表妹朱梅福,也算是两小无猜、亲上加亲。
1928年,傅雷赶往法国巴黎大学,学习艺术理论,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
在留学期间,傅雷疯狂地爱上了一位叫玛德琳的法国姑娘,并萌生与表妹退婚的念头,写下退婚书后,托老友刘海粟把信寄回国中。
后来傅雷发现玛德琳交游甚广,自己只是个“备胎”,差点因此忿恨自杀。
幸亏刘海粟当初故意扣下了退婚信,为傅雷留下后路。
受此刺激,傅雷1932年学成归来后,24的他与19岁的朱梅福老老实实结婚了。
但傅雷觉得朱梅福这名字不洋气,帮她取了英文名玛格丽特,中文名则改为朱梅馥。
1958年4月30日,傅雷被划为"右派",在写给傅聪的信中也隐隐提及。
1958年,傅聪出走英国事件,对傅雷影响很大,他两天两夜没吃一点东西,痛苦、忧虑、不吃不睡。
1966年9月2日上午10点,傅雷夫妇被拖到了家门口,站在板凳上,双双戴着高帽子,接受残忍的批斗。
9月3日凌晨,傅雷写完遗书,夫妇二人在家中自杀,双双吊死在了家中铁窗的两边,傅雷享年58岁,朱梅馥享年53岁。
"生如夏花,逝如冬雪;人生如此,何悔何怨。"
2013年10月27日,傅雷和朱梅馥的骨灰合葬于上海浦东的海港陵园,傅聪和傅敏兄弟请人在墓碑上刻下了这句话:“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这是傅雷家书中的原话,他还说过:“所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瑕、清新,而且还指爱。”
善良大度的傅太太:朱梅馥
如果没有遇到了一直委曲求全的朱梅馥,或许傅雷的人生将要改写。
朱梅馥接受的是西式教育,听音乐、看书画、读英文小说都起劲,但性格却完全是旧社会那种一点没文化的贤妻良母式的典型。
傅雷喜欢看书,她把他要看的书都放在跟前,把看过的书整理好放到一边。
傅雷爱咖啡,她就虚心求学,不耻下问,学习了几个月,终于熟练地煮出来最好的咖啡。
傅雷喜欢花,她就学习如何买花、养花,拜访花匠,成了专业的花匠。
傅雷不停写作,文稿很多、也很杂乱,她就帮助傅雷整理得有条不紊,还要再一笔一划地誊抄下来。
朱梅馥既大方、自由、新潮,又温柔贤淑,学者杨绛夸她是"温柔的妻子、慈爱的母亲、沙龙里的漂亮夫人、能干的主妇"。
结婚后的傅雷与朱梅馥,就是一刚一柔:傅雷的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教训孩子、揍孩子,而朱梅馥都一一忍受下来。
而在对待傅雷的“多情”方面,朱梅馥更是把以柔克刚做的淋漓尽致!
从玛德琳开始的每一段感情,傅雷其实都在证明自己有爱的能力,说风流也好、说滥情也罢。
随着傅雷的名气越来越大,尤其在翻译圈受到追捧,不少热情的少女对傅雷神魂颠倒,甚至追到傅雷家中。
第一次,一位姑娘到傅雷家中做客,朱梅馥看得出那充满爱意的眼神,但她还是好生招待、喝茶聊天。
这姑娘面对这个情况,受不了,主动选择离开,承认自己的道行不够,爱的不够,也实在不忍破坏傅雷的家庭。
第二次,1936年,傅雷认识了一位叫黄鹂的女子,两人打得火热。
朱梅馥依旧照顾孩子,不争不吵不闹,直到两人分开。
第三次,1939年,傅雷又迷上一位女高音歌唱家——成家榴,直呼女神,就是他的爱。
成家榴是香港影星萧芳芳的小姨。当年刘海粟和傅雷两个好友,同时任教于上海美专,同时爱上了成家的姐妹花——成家和、成家榴,还都是婚外情。
结果,刘海粟离婚娶了成家和,傅雷却爱而不能娶。
看下这张1940年傅雷夫妇与成氏三姐弟合影 (前排左:成家复,前排右:傅雷,后排左:成家和,后排中:朱梅馥,后排右一:成家榴) 。
朱梅馥看着丈夫每天满脸喜悦之情,她不说话。
她看着傅雷在书房,写着与女子来往的信件,她也不说话。
后来更是传奇,傅雷对成家榴到了茶不思、饭不想的地步,成家榴去了云南,傅雷就像死了一样。
于是朱梅馥打电话给成家榴,用诚恳的语气对她说道:“ 你快来吧,你来了,他才能写下去。”
不管如何的折腾,尽管傅雷想离开妻子和家庭。但是一直不做声的朱梅馥让他不忍心,成家榴也选择离开,她受不了这原配的好。
张爱玲写了篇小说《殷宝滟送花楼会》,应当是脱胎于傅雷和成家榴的恋情。
按照张爱玲的看法,成家榴可能因为这篇小说的影响,而离开了傅雷,并草草结婚。
但是据傅敏回忆:“母亲的善良伟大和宽宏大量感动了成,成后来主动离开父亲去了香港,成了家,也有了孩子。”
据说成家榴晚年曾对傅敏说过:“你爸爸很爱我的,但你妈妈人太好了,到最后我不得不离开。”
“只要她(成家榴)不在身边,父亲就几乎没法工作。每到这时,母亲就打电话跟她说,你快来吧,老傅不行了,没有你他没法工作。”
傅聪还回忆说:“成家榴确实是一个非常美丽迷人的女子,和我爸爸一样,有火一般的热情,两个人在一起热到爱到死去活来。……虽然如此,但是或者因为他们太相似,所以命运又将他们分开。”
朱梅馥对傅聪说过自己的想法:
“我对你爸爸性情脾气的委曲求全,逆来顺受,都是有原则的,因为我太了解他,他一贯的秉性乖戾,疾恶如仇,是有根源的——当时你祖父受土豪劣绅的欺侮压迫,二十四岁就郁闷而死,寡母孤儿悲惨凄凉的生活,修道院式的童年,真是不堪回首。我爱他,我原谅他。为了家庭的幸福,儿女的幸福,以及他孜孜不倦的事业的成就,放弃小我,顾全大局。”
傅雷自己也说了:
“自从我圆满的婚姻缔结以来,因为梅馥那么温婉,那么暖和的空气,一向把我养在花房里。“
直到40岁后,傅雷好像突然长大,性格变得平和,对妻子好起来,过起了两人体贴的夫妻生活。
或许也是从此,傅雷一改往日严父的形象,开始与儿子做朋友。
傅聪出国之后,傅雷在书信中,曾不止一次地表达悔意:“当时壮年,我还不懂得如何做父亲,给了你一个痛苦的童年。
傅雷一直盼望着和傅聪一家团聚,却终未如愿。傅聪与傅雷父子间的隔阂,未能当面消弭,也是永远的遗憾。
隐忍低调的英语老师:傅敏
《傅雷家书》中,对其次子傅敏的关注相对而言少得很多,在密密麻麻的信中,傅敏只提到了寥寥几处。
一方面是傅聪的光芒盖过傅敏,另一方面则是傅雷与傅敏的书信,在特殊年代被付之一炬,没能保留下来。
傅敏比傅聪小三岁,1937年出生于太行山区,在他的坎坷苦难的人生中,始终没有泯灭正直和善良,感人至深。
很多人为傅敏不平,认为傅雷偏爱大儿子傅聪。
傅敏从小也酷爱音乐,喜欢小提琴,加上小时候看哥哥练琴,耳濡目染,便也想走音乐道路,考音乐附中。
但是,在1953年,傅敏16岁初中毕业那年,他的音乐梦遭到父亲无情的拒绝。
傅雷拒绝的理由很简单:“我负担不起两个孩子同时学音乐,你也不是搞音乐那块料子,再说你哥哥从小就弹钢琴了,你上初中才开始学小提琴,太晚了!”
最后,傅雷还补充了一句:“你呀,是块教书的料!”
这样,傅敏从华东师大一附中初中毕业之后,直升该校高中。
1956年高中毕业时,傅敏本想报考复旦大学的外国文学系,像父亲那样当个文学翻译。
但领导对他青睐有加,要保送他到北京外交学院,将他培养成新中国的年轻外交家。于是,傅敏踏入了北京外交学院的大门。
但在傅雷划为“右派“、傅聪”叛逃“英国后,傅敏于1959年作为“代培生”,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
1962年分配工作时,没有单位敢要傅敏,幸好北京第一女中的老校长杨滨把他要了过来,还叮嘱党支部成员,谁都不许把傅敏的家庭情况往外说。
傅敏的教学工作做得很出色,杨滨校长让他开实验班,上观摩课,把他评为教学骨干。
直到1966年9月3日晚8点,傅敏忽然接到舅舅朱人秀从上海发来的电报,只有六个字——“父母亡故,速归。”
就在傅敏还没从失去父母的痛苦中缓过来时,与他相恋四年的初恋女友,也提出了分手,不想当"大右派傅雷的儿媳妇"!
1968年8月,傅敏迎来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校长杨滨被作为“走私派”揪了出来,对傅敏的批斗铺天盖地,他也被关进牛棚。
傅敏终于再也忍受不了这样的残害,选择了跳河自尽,但是由于水浅,并没有成功。被救起后又不顾一切的往墙上撞,但还是没能自杀成功。
接连两次的自杀未遂,给傅敏带来了更高浪潮的批斗,指责他妄图以自杀对抗运动。
痛不欲生的他,趁上厕所时手摸电门自杀,结果因为穿的胶鞋绝缘,又没能死成。
既然死不了,那就只好,坚强地活下去。接下来的11年时间里,傅敏都过着痛不欲生的生活。
直到1979年,傅雷平反,傅聪从英国赶回来参加追悼会,将弟弟也带去了英国学习。同事们挥泪相送,都以为他不会回来了。
然而1980年8月,傅敏回到北京,继续先前的教书事业。
他对北京七中校长刘凤梧提出两点要求:
第一,不当任何"长"(出国前他是七中外语教研组组长),以集中精力钻研教学;
第二,要办离婚手续(1974年傅敏结婚,其妻后去美国,留居异乡),离婚了没房子,请求在学校里住宿。
父亲平反后,傅敏收到被抄家抄走的两封书信,因自己信件损毁殆尽,想起父母与哥哥的书信往来,于是他说服哥哥出版这些信件,以作纪念。
比起哥哥的辉煌、传奇,身为次子的傅敏名不经传。如果不是《傅雷家书》的出版,很多人都不知道傅家还有一个当了一辈子教师的孩子。
傅敏曾说,我觉得,不管做什么,都要做一个真正的人。
他用一生的宽厚、善良、隐忍,证明了自己,无愧于一个真正的人。
作家楼适夷这样评价傅敏:“他没有著书立说,没有琴声震世,但他丝毫不逊色于他的父兄。”
傅雷去世影响的两位女性
傅雷夫妇去世后,27岁的江小燕从钢琴老师女儿那里,获悉了傅雷夫妇双双自杀的消息。
江小燕和他们夫妇素不相识,但是读过他的著作,叹服他的文采,敬重他的人品,被他的人格魅力折服。
她听说傅雷夫妇自杀的消息后,痛不欲生,听说他们夫妇的遗体将在在上海西宝兴路火葬场火化,而傅雷的儿子们都不在上海,骨灰无人领取。
于是她到了火葬场,有人告诉她:"傅是黑五类,又是自绝于人民,又没有直系亲属,按照上级规定不准留骨灰。"
江小燕这个弱女子,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要冒死留下傅雷夫妇的骨灰。
她冒充是傅雷的干女儿,和傅雷的外甥一道到了火葬场,冒领了他们的骨灰,并将骨灰盒送往上海永安公墓存放。
不仅如此,她还向北京写信反映傅雷的冤屈,结果成了"现行反革命"。
1979年,傅雷被平反后,他们夫妇的骨灰盒被傅聪领取,安葬到上海革命烈士公墓。
傅雷被平反后,江小燕才彻底摆脱精神上的压力,1985年,她完成了业余大学的学业,成为了一名编辑。
傅雷自杀六天之后,一位跟他有过交集的女钢琴家也追随他们而去。
这个女钢琴家叫李翠贞,跟傅雷是同乡,也曾经去英国留学,是傅雷夫人的挚友,两家一直有着深厚的感情。
傅雷夫妇去世那一年间,他俩遭受过的经历,李翠贞也一一领受过,她被强迫趴在地上爬过桌椅,用墨水涂满整张白净的面庞。
当她听到了好友傅雷夫妇自杀的消息时,这位女士恍然彻悟,她微笑着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并且精心的化了淡妆,然后才拧开煤气,以尽量高贵优雅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不值得留恋的人世,这时她的丈夫和孩子都在香港。
直到1982年,李翠贞才平反昭雪,举办了正式的追悼会。
“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傅雷家书》
这些女性的存在,使得傅雷在天堂并不孤独。
傅雷的教育理念
傅雷的教育观,可以从其《致成家榴》的一封信中体现出来,不妨来看看这封写于1965年的信。
榴:
读八月二十五日信,觉得我和你的教育主张颇有差别。
第一,我认为教育当以人格为主,知识其次。孩子品德高尚,为人正直;学问欠缺一些没有关系。
第二,民族观念是立身处世的根本,只有真正的民族主义者才是真有骨气的人,而不是狭隘的国家主义或沙文主义者,也不会变作盲目崇外主义者。
只有真正懂得,而且能欣赏、热爱本国传统的道德、人生观、文化、艺术的特点,才能真正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而弃其糟粕。
第三,求学的目的应该是“化”,而不是死吞知识,变成字典或书架。
我最讨厌有些专家,除了他本身学科以外,一窍不通,更谈不到阔大的胸襟,高远的理想。
也有科学家在实际生活中毫不科学;也有文学家艺术家骨子里俗不可耐。
这都是读书不化,知识是知识,我是我,两不相关之故。
第四,在具体的学习方面,我一向不大重视学校的分数,分数同真正的成绩往往不一致。
学校的高材生,年年名列前茅,在社会上混了一二年而默默无闻的人,不知有多少!反之,真正杰出之士倒在求学时期平平常常,并不出色。
为什么?因为得高分的多半是死读书的机械头脑。而有独立思考的人常常不肯,也不屑随波逐流,在一般的标准上与人争长短。
总之,求知主要是认识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上下古今的历史和千百年人类积累下来的经验,以及物质的空间;主观世界是指自我的精神领域和内心活动。
这两种认识的基础都在于养成一个客观冷静的头脑、严密的逻辑、敏锐的感觉和正确的判断。
再从大处远处看,青年时代仅仅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智、愚、贤、不肖的程度还有待以后的发展,年轻时绝顶聪明的,不一定将来就成大器,所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年轻时不大出色的,也不一定一辈子没出息,所谓“大器晚成”的例子多的是。
所以便是孩子念完了中学大专,做了几年事,不论成绩如何,也不能以成败去衡量,一时的利害得失如何能断定一生呢?你读过卓别林的自传没有?以他十九岁前的情形(包括他的家世、教育、才具)来说,谁敢预言他是二十世纪最了不起的艺术家之一呢?
因为来信提到咪咪的考试成绩,不知不觉引起我许多感想,也是我几十年来经常思索的结果,写出来给老友做一个参考。
安
一九六五年九月八日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