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是什么意思?(内卷的最通俗解释)
内卷的意思是内部竞争。内卷本来是一个社会学术语,大意是指社会文化模式发展过程中的停滞,现在很多高校学生用内卷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类似于养蛊、互相倾轧之意,通俗来说就是指内部竞争。
内卷的最通俗解释
内卷就是内部的竞争,大概意思是指在社会文化模式发展过程中,因为过度竞争而产生的停滞现象。内卷是从内卷化而来,内卷化最早是描述农业问题的,本来是一个社会学术语,大意是指社会文化模式发展过程中的停滞。现在很多高校学生用内卷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类似于养蛊、互相倾轧之意。
内卷,网络流行词,本意是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经网络流传,很多高等学校学生用其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现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该词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屡次出圈,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网络讨论。2020年12月4日,入选《咬文嚼字》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
内卷最早的出处是几张名校学霸的图片。图片是这样的:有的人骑在自行车上看书,有的人宿舍床上铺满了一摞摞的书,有的人甚至边骑车边端着电脑写论文。这些图片最早在清华北大的学霸之间流传。之后,边骑车边看电脑的清华卷王等热门词语登上热搜,相关的表情包也出现在了不少大学生的社交软件中。
举个例子现在的培训机构就是一种内卷现象,谁要不学,别的孩子学了成绩就会比他好。要是学了,可能就要自宫掉自己的童年,如果所有人都学了,但上大学的名额没变,所以没有人从中受益,只是所有参与的人都损失了自己童年。这就是内卷。
就拿职场为例,比如说一个公司的工作作息制度是朝九晚五,但是总有那么几个特殊的工作狂个例,每天早上七点到公司,晚上八点还在做方案,这让老板看到了能不高兴吗?
于是老板当众表扬并奖励了这几个努力的员工,此时公司里的其他员工为了得到夸奖和升职加薪的机会,也开始蠢蠢欲动,学着那几个工作狂的作息,但是这时候,那几个工作狂的作息又改了,来得更早,走得更晚。
到了后期,更是有人留在公司12点都不下班,平时的工作量就那么些,但是大家为了突出表现,故意低效率的耗着,好让自己得到被夸奖的机会,这种过度的内部竞争状态就是内卷。
职场上那些喜欢奋斗的人大由所在,但也有那么一些人是为了干耗着,这才留在公司加班,这样只会导致职场越来越卷,最后卷到年轻人受不了。
内卷现象具有负面意义,强调竞争的不必要、不理性、对人精神的打击和摧残。
内卷现象
1、无意义的精益求精;
2、将简单问题低水平的复杂化;
3、为了免责,被动地应付工作;
4、与预期目标严重偏离的工作;
5、低水平的模仿和复制;
6、国际形势不好导致很多本打算出国留学的学生无法成行,因此考研/保研竞争更加激烈;
7、看电影时,当第二排的人由于前排遮挡而坐直时,后排的人也会纷纷坐的更高。本来坐着可以享受的电影,最终站着才能勉强看到。
简而言之,无论是在工作、生活、还是学习中,一切看似精益求精,但只在有限的内部范围施展,不向外扩张,无实质意义的消耗,都可称之为内卷。
内卷和内耗的区别
1、内卷就是向“内”演化,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复杂,其实都是几个固定模式的重复,没有能跳出模式的创造力。简单说,内卷是低水平的复杂化;
2、内卷不是内耗,并不一定会降低生活水平。陷入内卷的人很可能乐在其中;
3、内耗是迫在眉睫的危机,内卷是更长期的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