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考裸分成绩 什么是高考裸分加分
各位家长大家好,我是立思辰·百年英才高考升学规划研究院的史老师,面对孩子的升学规划,尤其是在新高考下的升学规划,成为了时下一个新的课题。
新高考已经在浙江、上海试点完成,今年又将在更多省份全面实施,今年九月份升入新高一的这批学生将面临全新的高考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之下,考生和家长该如何规划整个高中三年的时间?自主招生作为高考升学的一个重要渠道,又该如何准备呢?
新高考相对于现有高考模式是一次全新的教学考试和录取标准的改革,从高中到大学都在改革。
在传统的高考制度下,大都在参照“一本线”。而新高考首先进行了批次合并,其次是部分地区 “一本”分数线逐渐淡化,甚至取消一本线。可以说,新高考对自主招生的影响首先就是批次合并,而且自招高校录取时的优惠幅度参照标准也会随之调整。
此外,新高考省份多实行“专业+院系”的志愿填报方式,增加了考生的选择权,导致报考热门专业人数增多,竞争也随之加剧。同时,赋分制度也让新高考生省份出现分数扁平化。
为合理解决升学压力,从大趋势上看,自主招生或者综合评价录取,将会是接下来高考录取一条非常重要的路径,会有越来越多的考生将目光投向自主招生或者综合评价。
据统计,2018年共有83.7万考生报名参加自主招生,较2017年增幅达35.4%!由此推断:高考即将正式告别裸分时代!
新高考制度下,既要见分,又要见人,逐步进入多元化录取时代,裸分压力越来越大。如何才能走好自主招生这条路呢?
1
准备阶段(初三-高一)
这里所说的准备阶段,指学习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学生学习,取得自己努力后的最好成绩,其二包含家长和学生对新高考政策、大学解读和专业认知的学习。
因为新高考面临着选科和选专业,还有高考自招政策、理想高校自招报名条件、高校专业选科限制要求等等。所以,在决定走自主招生这条路径之前,一定要提前储备好知识,做好准备,这样才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2
规划阶段(高一-高三上半年)
相关准备完成后,就要进入到最重要的规划了,决定走自主招生这条路就一定要提前规划,不要等到了高三才想起来走自招,最终后悔不已。
目前,自主招生高校认可的竞赛有:五大学科竞赛、文史类作文竞赛(含英语的)、科技创新大赛,论文和专利也是不错的加分项。新高考改革后,自主招生的专业划分不再简单的以文理科的形式划分,而是以具体的科目为要求。
2018年,浙江、上海等地实行了新高考试点的第一批高中生参加了6月份的高考,各大高校三月份发布的自主招生简章里,对于这些“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均提出了具体的选考科目要求和成绩要求,我们可以此为参照:
2018华中科技大学自主招生简章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选考科目要求:
2018华南理工大学自主招生简章对上海、浙江选考科目要求:
2018中南大学自主招生简章对上海、浙江选考科目要求:
2018中国政法大学自主招生简章对上海、浙江省区提出具体的成绩要求:
(三)录取政策
我校对入选考生按照排名,执行A、B两种录取政策,根据入选考生自主招生志愿、高考成绩总分、经公示的优惠分值、入选专业和我校模拟投档线决定录取与否。
1.录取政策A
入选考生测试成绩在“应用型卓越项目”与“涉外型卓越项目”中排名前50%的,执行政策A,即考生参加2018年统一高考,高考成绩(不含加分)达到生源地第一批次本科录取分数线的,我校将予以录取;上海市和浙江省的“第一批次本科录取分数线”分别按照该市(省)确定的相关最低录取控制参考线执行,此类入选考生的高考成绩(不含加分)达到相关最低录取控制参考分数线的,我校将予以录取。
2.录取政策B
入选考生测试成绩在“应用型卓越项目”与“涉外型卓越项目”中排名后50%的,执行政策B,即考生参加2018年统一高考,高考成绩(不含加分)达到我校在生源地省份模拟投档线下20分内且超过当地第一批次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我校将予以录取。模拟投档线由生源地省级招办按照第一批次本科招生所有高校在该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确定的投档比例测算生成。上海市的此类入选考生,高考成绩(不含加分)达到上海市确定的相关最低录取控制参考分数线上20分及以上的,我校将予以录取;浙江省的此类考生,高考成绩(不含加分)达到浙江省确定的相关最低录取控制参考分数线上40分及以上的,我校将予以录取。
对于合并本科录取批次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第一批次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照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招生机构确定的自主招生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入选考生的高考志愿填报方式、填报时间等以当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为准。
上海市、浙江省的报名考生须符合我校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江苏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为BB。对于高考总成绩不是750分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不折算优惠分值。
新高考普及之后,我们在规划时一定要注意结合新高考选科考试。提前确定好大学想学的方向,以此反推,确定高中要选的科目组合。所以这里的规划还包括提前为学生做好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适当借助科学测评工具,辅助我们的选科和目标专业方向确定。
3
落实阶段(重在行动)
科学的规划,为接下来的落实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再好的规划没有落实、没有行动结果必然是零,失去了为孩子升学规划的意义。根据规划的方向,合理安排每一阶段任务,有选择性地参加竞赛。规划就是抓住每一个时间节点和机会。
高一是高中三年中学业压力最小的一年,所以必须在高一开始准备自主招生的竞赛。如果理科科目比较好,就选择五大学科竞赛;如果文科科目好,就选择文史类的比赛;如果动手能力强,就选择科创类的竞赛。
高二期间一定要多关注高校组织的夏令营,表现优秀是有可能获得自招的资格和优惠政策的。在高一高二期间,挤时间也要考虑准备论文或专利,目前很多院校对论文和专利都比较认可。
对于不参加竞赛,也没有精力去搞发明创造的学生,应该怎么办呢?那就要重视高一到高三的每一次大考,综合成绩优秀也可以去申请一些大学的自主招生,但是这样的机会不多,还需要你的成绩足够高。
4
给家长和考生的建议
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或许不远的将来,世界将以完全不同的模样向我们走来。作为高中生的你,已不能再对“窗外事”视而不见。因为无论是如今全国卷高考的作文,还是自招综评的考核,都要求你了解社会,了解中国,甚至了解这个真实的世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让我们一起为孩子规划未来,匹配出“6选3” “7选3”最佳组合,选择最合适的院校和专业,深入了解“等级赋分”的意义,根据目标院校的专业要求,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兴趣,统筹规划高中三年,合理利用每一个时间节点,这是决定孩子整个高中阶段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