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轨电车是什么车,什么是有轨电车
本文目录
1.什么是有轨电车 2. 3.有轨电车 4.什么是有轨电车
什么是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是一种公共交通工具,亦称路面电车或简称电车,属轻轨的一种。通常在街道上行走。列车只有单节,最多亦不过三节。另外,某些在市区的轨道上运行的缆车亦可算作路面电车的一种。
1881年,德国工程师冯·西门子在柏林近郊铺设了第一条电车轨道,靠一条铁轨通电,另一条铁轨作回路。但这种线路对街上的交通太危险了,西门子于是采用将输电线路架高的方式解决了供电和安全问题。
1884年,美国人范德波尔在多伦多农业展览会上试用电车运载乘客。他试用的电车用一根带触轮的集电杆和一条架空触线输电并以钢轨为另一回路的供电方法。1888年美国人斯波拉格在里士满用上述方法在几条马拉轨道车路线上改用电力牵引车行驶,并对车辆的集电装置,控制系统、电动机的悬挂方法及驱动方式作了改进,于是出现了现代有轨电车。1890~1920年是有轨电车在世界范围大发展的时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大城市都有有轨电车。但由于这种电车的路轨是固定的,不能让路,在交通拥挤的街上造成诸多不便,巴黎,伦敦和纽约很快废弃了这样的电车,但是还有许多欧洲大陆上的城市保留了这种有轨式电车。
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轻轨、市郊铁路与地铁同属于城市客运轨道交通,按国际惯例和我国制定的标准,地铁和轻轨被列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而有轨电车和市郊铁路属于常规公共交通。
有轨电车,是采用电力驱动并在轨道上行驶的轻型轨道交通车辆。有轨电车是一种公共交通工具,亦称路面电车,简称电车,属于轻铁的一种,列车一般不超过五节,但由于在街道行驶,占用道路空间。电车以电力驱动,车辆不会排放废气,因而是一种无污染的环保交通工具。
轻轨是城市轨道建设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为迅猛的轨道交通形式。轻轨的机车重量和载客量要比一般列车小,所使用的铁轨质量轻,每米只有50kg,因此叫做“轻轨”。城市轻轨具有运量大、速度快、污染小、能耗少、准点运行、安全性高等优点。
市郊铁路又称为通勤铁路,是连接城市市区与郊区以及连接城市周围几十千米甚至更大范围的卫星城镇或城市圈的铁路,服务于上下班乘客,一般站距较长,对疏散中心城市人到周围卫星城的作用十分明显。
它往往又是连接大中城市干线铁路的一部分,一般和干线铁路设有联络线,设备与干线铁路相同,线路大多建在地面,其运行特点接近干线铁路,只是服务对象不同。
地铁是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力牵引的轨道交通。列车在全封闭的线路上运行,位于中心城区的线路基本设在地下隧道内,中心城区以外的线路一般设在高架桥或地面上,英语为metro(underground railway、subway)。
地铁是涵盖了城市地区各种地下与地上的路权专有、高密度、高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有轨电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轻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市郊铁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铁
什么是有轨电车
1、有轨电车的兴起
最初的有轨电车是在轨道上运营的马车开始的。
1807年在英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条用马车牵引的客运轨道公交车;1881年,维尔纳•冯•西门子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力牵引的有轨电车。柏林市附近的西特菲尔建设的有轨电车线路开通运营,标志着有轨电车作为客运交通工具投入使用。
2、有轨电车发展高峰期
20世纪20~30年代,全世界掀起有轨电车高速发展建设黄金时代。
1895年,美国有轨电车运营线路达到12100公里。1930年,法国共有70个城市开通了 3400公里的运营线路。1920年,英国有轨电车线路总长达到5000公里,有轨电车车辆数量达到1.44万辆。
3、有轨电车的衰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对有轨电车行业造成重大冲击。
1952年,美国停止了所有的有轨电车生产,而欧洲则继续生产改进的PCC有轨电车。至I960年,美国有轨电车系统基本被公共汽车取代, 仅保留了 12个城市的有轨电车系统。
4、有轨电车的复兴
有轨电车系统获得了全面的提升。
使用现代化、大容量的铰接式车辆,修建分离的有轨电车线路,使用特殊信号控制,修建地铁、公共汽车的换乘枢纽等。提升后的有轨电车在速度、可靠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各个方面都更加类似于快速轨道交通,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有轨电车,因此赋予这种关系新的名词——现代有轨电车,并开始在欧美洲诸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中得到广泛应用。
当前世界上很多城市都已开始改建或扩建现代有轨电车线路。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轨道交通形式,在完成从传统型到现代化的转变后,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推广。
以上就是关于有轨电车是什么车 ,什么是有轨电车的全部内容,以及有轨电车是什么车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