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藏价格表(杜康御藏价格表)
御藏价格表的出炉,也意味着藏友们手中的藏品价值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对于一些不懂行的藏友来说,很容易被商家忽悠,花了高价买了一堆假货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鉴定古玩的那些事儿。希望大家在购买的时候擦亮眼睛,避免上当受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纽约春拍硝烟未散,香港春拍烽烟又起。今年是香港苏富比五十周年,1973年,苏富比登陆香港,开启了亚洲艺术品收藏的新纪元,彼时当今之主力藏家,大部分尚在童年,或尚未出生。苏富比对于香港艺术品市场在全球的崛起居功至伟。作为五十周年志庆,香港苏富比将于4月1日-8日推出号称史上最瞩目可期的中国艺术品拍卖。一众名品重出江湖,如乾隆珐琅彩的天花板——张永珍珍藏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这件2006年就曾拍出1.5亿港币大名品,17年后重现江湖,而今身价几何,又将花落谁家,令人期待。中国青花瓷的顶流——香港船王赵从衍旧藏永乐青花龙纹执壶,自1987年香港苏富比赵从衍珍藏专场释出后即被雪藏,36年的等待,一代人已青丝变白发。庄绍绥珍藏清康熙成套五彩十二花神杯,品相极佳, 或为市场上首套完整例子。胤雪堂珍藏清乾隆御制翡翠和阗玉扳指七件连盒,扳指和盖盒均刻有御制诗句,为乾隆极为珍爱的私人物品,是两岸故宫都没有的好东西。德安堂藏乾隆青玉「天恩八旬之宝」玺,曾钤印在众多御藏重要书画上。以下为4月8日香港苏富比春拍古董部分各场次千万及以上级别大货精选,大家先睹为快。(价格为HKD)
张永珍博士珍藏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碗
1
清乾隆 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估价待询)
瓷胎或为雍正 珐琅彩约在1736年绘烧
直径11.3厘米 「乾隆年制」蓝料款
来源:
Charles Oswald Liddell 上校(1854-1941年)收藏,上海及威尔斯 Shirenewton Hall,十九世纪末驻华期间入藏(一对之一)
Bluett and Sons,伦敦,1929年(一对之一,每盌150英镑)
Charles Ernest Russell(1866-1960年)收藏,国王福特(近科尔切斯特),1929年5月购自上述场次
芭芭拉.赫顿(1912-1979年)收藏,时为冯克朗男爵夫人,美国,1956年或以前入藏,1971年在下述拍卖中易手
伦敦苏富比1971年7月6日,编号262(7,000英镑)
戴润斋(1911-1992年)收藏,纽约,购自上述场次,在下述拍卖中易手
香港苏富比1985年5月21日,编号27(1,000,000港币)
葛士翘(1911-1992年)天民楼收藏,香港,经张宗宪从上述场次购入
张宗宪收藏,香港,1993年或以前入藏,在下述拍卖中易手
香港佳士得〈玉剪霓裳〉,2006年11月28日,编号1309(1.5亿港币)
此后属现藏家珍存
出版:
《The Liddell Collection of Old Chinese Porcelain》,伦敦,1929年,编号140及图版V
霍布森、Bernard Rackham 及 William King,《Chinese Ceramics in Private Collections》,伦敦,1931年,图352
《The Barbara Hutton Collection of Chinese Porcelain》,夏威夷,1956年,图版XXV
《天民楼藏瓷》,香港,1987年,编号112
《云海阁重要中国陶瓷:张宗宪珍藏展》,伦敦,1993年,编号105
《香港苏富比二十周年》,香港,1993年,图版227
《香港苏富比三十週年》,香港,2003年,图版321
《苏富比亚洲四十年》,香港,2013年,页56
展览:
《The Liddell Collection of Old Chinese Porcelain》,Bluett and Sons,伦敦,1929年
《The Barbara Hutton Collection of Chinese Porcelain》,檀香山艺术博物馆,夏威夷,1956年
《天民楼藏瓷》,香港艺术馆,香港,1987年
《云海阁重要中国陶瓷:张宗宪珍藏展》,佳士得,伦敦,1993年
杏林春燕图碗,描写细腻自然,宛似一幅卷轴绘画包覆于器身,此类珐琅彩瓷造于北京,前后仅短暂一段时期,可谓雍正朝特有,本品书乾隆年款,应属初年之作,若论品质与风格,几与雍正作例无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一对雍正杏林春燕图碗,构图略异但题材相同,且绘画风格极为相近,珐琅彩色调一致,且诗文相同⋯⋯清代档案中雍正十二年(1734)进呈的清单中也包含“杏林春燕大碗一对”,以此推知本品烧造之时仅与雍正例,即台北故宫藏品,相距或仅只三两年。
永乐御珍:赵从衍旧藏青花龙纹执壶
101
明永乐 御制青花云龙纹执壶(估价待询)
高22.5厘米
来源:
莫士撝,伦敦
伦敦苏富比1974年7月8日,编号199
伦敦苏富比1977年7月5日,编号205
赵从衍(1912-1999年)收藏,香港
赵从衍家族基金会藏品,编号13
香港苏富比1987年5月19日,编号228及封套
出版:
《赵从衍家族基金会珍藏明清瓷器展览图录》,香港,1978年,编号14
杨胜德及马纪恩,《中国青花瓷器》,新加坡,1978年,彩图3
《香港苏富比二十週年》,香港,1993年,图版52
《香港苏富比三十週年》,香港,2003年,图版209
展览:
《赵从衍家族基金会珍藏明清瓷器》,香港艺术馆,香港,1978年
此件执壶尽显明初御瓷风采,实为孤品,堪称永乐青花最上瓷珍,非但出自御窑厂,更专供皇廷帝苑。五爪龙俯身仰首、蜿蜒腾空,于明代御瓷屡见不鲜,乍看不奇,然宣德之前甚少用之,是故此件有待充分赏识。
早在元代,五爪龙纹已为皇家御用,然窑址仅存五爪龙纹残器。洪武帝亦烧五爪龙,然存例寥寥,品相良莠不齐,风格亦各有别,或因诸窑口管理尚未井然。惟至永乐,五爪龙乃得臻善,垂范后世御瓷龙纹。永乐御窑所出五爪龙纹器窑工精湛,尺寸小巧,风格矜重;为献宫廷,瓷匠殚精竭虑,但求别出心裁。此件执壶尽显明初御瓷风采,实为孤品,堪称永乐青花最上瓷珍,非但出自御窑厂,更专供皇廷帝苑。(康蕊君)
此执壶乃一代船王兼香港地产大亨赵从衍(1912-1999)旧藏,数十年间,赵氏蒐藏中国书画、陶瓷、玉器,部分雅蓄曾于七十年代以赵从衍家族基金会及华光草堂之名展览。1986、1987年,香港苏富比举办两场重头拍卖,赵氏藏瓷大量释出,此件便是1987年拍卖图录封面重器。
庄绍绥御瓷珍藏
53
清康熙 五彩十二月花神杯一套十二件(6000-8000万)
直径6.5-6.5厘米「大清康熙年制」款
来源:
仇焱之(1910-80年)
翫斋收藏,自1950年或更早
白纳德伉俪收藏
香港苏富比1988年11月15日,编号22
徐展堂(静观堂)收藏
香港佳士得1996年11月3日,编号585
纽约苏富比1999年9月15日,编号88
出版:
Helen D. Ling 及仇焱之,《翫斋珍藏历代名瓷影谱》,香港,1950年,下册,编号121
《徐氏艺术馆》,香港,1991年,图版103
《香港苏富比二十週年》,香港,1993年,图版205
《徐氏艺术馆:陶瓷IV》,香港,1995年,图版105
朱汤生,《中国瓷器:庄绍绥收藏》,香港,2009年,图版40
康熙全套十二花神杯,早在1950年或以前已成套入藏,各杯在尺寸、颜色、书风和款识上非常匹配,为现今尚存品相最佳之一套,论源论质,冠绝同俦,绝无仅有,曾于香港及纽约苏富比共两次上拍,先后经仇焱之、白纳德伉俪、徐展堂等鉴藏名家之手,最后由庄绍绥珍存至今二十载。
成套花神杯非常稀有,已知北京故宫博物院拥有至少两套;大英博物馆大维德基金会藏一套;胡惠春旧藏一套,后入藏东京出光美术馆馆;香港艺术馆一套;玫茵堂旧藏一套,纽约苏富比1997年9月23日亦曾售出一套,后入藏美国十面灵壁山居收藏。
58
清雍正 斗彩鸡缸杯(600-800万)
直径8.1厘米「大清雍正年制」款
来源:
香港苏富比1998年4月28日,编号815
出版:
《香港苏富比三十週年》,香港,2003年,图版184
朱汤生,《中国瓷器:庄绍绥收藏》,香港,2009年,图版52
55
清康熙 豇豆红釉菊瓣瓶(600-800万)
高21.2厘米「大清康熙年制」款
来源:
戴润斋收藏
香港苏富比1985年5月21日,编号21
东亚私人收藏
香港苏富比2006年10月8日,编号1017
出版:
朱汤生,《中国瓷器:庄绍绥收藏》,香港,2009年,图版61
胤雪堂珍藏
15
清乾隆 御制翡翠和阗玉扳指七枚连御制诗盖盒(5000-7000万)
据录漆盒制于乾隆十七年或更早
扳指直径径3厘米「乾隆年制」款
来源:
法国家族收藏,自十九世纪始
香港佳士得1997年4月27日,编号94及封底
香港苏富比2007年4月8日,编号602及封面
出版:
《香港佳士得二十周年回顾》,香港,2006年,页380-381
《苏富比亚洲四十年》,香港,2013年,页38
剔红紫檀落花流水三鱼纹盖盒,内盛一组扳指七件,为乾隆皇帝随身宝物,被他珍而重之逾三十年。其中六件扳指,连同剔红雕漆盖盒,刻有乾隆二十二年或以后的御制诗句,均与射艺有关,让世人窥探圣上心思。此套非凡珍品堪称世上最重要清代宫廷御制艺术品之一,在两地故宫博物院均未见类同之例。
29
十四世纪 剔红荷塘图盘(700-900万)
直径28厘米「杨茂造」款
来源:
西本愿寺,京都
大谷家族收藏,京都
《大谷家(本派本愿寺)旧御蔵品入札第三回》,西本愿寺,京都,1913年5月6/7日,编号2005
日本私人收藏,东京
香港佳士得2005年11月29日,编号1529及封面
出版:
《香港佳士得二十周年回顾》,香港,2006年,页299
展览:
石川县立美术馆,金泽
19
金 彩绘木雕菩萨立像(600-800万)
高163.5厘米
来源:
山中商会,纽约,1925年
哈佛艺术博物馆收藏,剑桥,麻萨诸塞州,编号1925.35.5B
纽约佳士得2009年3月19日,编号533
金代佛教深植人心,十至十三世纪间,此类大型绘彩造像,乃为中国北方寺院所造,许多寺院幅员广大,建筑华丽,庭园错落,宛若宫殿。金代君主以此为础,逐渐接纳佛教为国教,如此风气下,金代佛寺、墓葬、佛教文物更显丰富多貌。如此大型佛教造像,生动逼真,色彩浓重,金彩相缀,供于寺院佛龛壁画前,伴随其他神祇、罗汉,光碧辉煌,华美殊胜。
中国艺术珍品专场
3615
清雍正 御制胭脂红珐琅彩逐珠云龙纹玉壶春瓶(5000-8000万)
高30厘米 《雍正年制》蓝料款 据录或制于雍正十年
来源:
德国商贾收藏,传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初得于上海,此后家族传承,汉堡
3644
清乾隆 乾隆帝御宝和阗青玉交龙钮玺(2000-4000万)
12.7*12.7*11.6厘米 印文:天恩八旬之宝
来源:
媚俪(Meley)收藏,巴黎
爱米尔·吉美(1836-1918年)收藏,二十世纪初购入,此后家族传承
香港苏富比2008年10月8日,编号2006
3614
唐 石灰岩雕宝冠佛首(1500-2000万)
高56厘米
来源:
山中商会,大阪,1924年
传日本私人旧藏
展览:
《支那古美术大观》,山中商会,大阪,1924年,编号113
3668
明初 钧窑天蓝釉葵花式花盆连清十八世纪白玉镂雕座(1200-1800万)
宽24.7厘米 「五」字款
来源:
赵从衍(1912-99年)家族基金收藏,编号98
伦敦苏富比1999年11月17日,编号719
出版:
秦大树,《柏煊书斋.钧窑》,香港,2017年,图版29
「五」字款钧窑花盆极罕。遍寻当今公共及私人收藏,仅见一台北故宫例与此相类(藏品编号:故瓷016537N000000000),载于《瓶盆风华─明清花器特展》,台北,2014年,编号I-11。
3610
商代殷墟时期 青铜饕餮纹卣(1200-1800万)
高28.7厘米
来源:
黄浚(1880-1952年)收藏,北京
安东·飞利浦博士(1874-1951年)收藏,飞利浦集团公司创始人之一
伦敦苏富比1978年3月30日,编号13
戴润斋(1910-92年)收藏,纽约
Wahl-Rostagni 收藏,罗马
法国私人收藏
戴克成,巴黎
纽约苏富比2018年3月21日,编号583
埃斯卡纳齐,伦敦
出版:
黄浚,《邺中片羽二集》,卷上,北京,1937年,页17
戴克成,《Les Bronzes Archaïques Chinois. Archaic Chinese Bronzes I Xia Shang》,巴黎,1995年,彩图版107
戴克成,《读懂中国青铜器:文化、形式、功能与图案》,巴黎,2015年,页83
展览:
《Archaic Chinese Bronzes from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Oriental Bronzes Ltd,伦敦,1989年,编号3
3688
明宣德 青花鱼藻纹葵花式洗(1200-1800万)
直径17.8厘米 「大明宣德年制」款
来源:
Peter Boode(约1972年卒)
艾弗瑞(1873-1950年)与艾薇(约1890-1976年)克拉克伉俪收藏,约1936/38年
Spink & Son Ltd,伦敦,1974年
Senta Wollheim 收藏,集珍于60至80年代初,此后家族传承
香港苏富比2015年10月7日,编号3605及封面
出版:
白兰士敦,《明初官窑考》,北京,1938年,图版19
展览:
《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出品图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伦敦,1935-36年,编号1468
《Ming Blue-and-White Porcelain》,东方陶瓷学会,伦敦,1946年,编号29
《Chines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14th to 19th Centuries》,东方陶瓷学会,伦敦,1953-54年,编号66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from the Collection of Mrs. Alfred Clark》,Spink & Son Ltd,伦敦,1974年,编号14
亚洲艺术博物馆,柏林,1984-2015年,借展
遍考公私收藏,现知仅有另外三件宣德青花鱼藻纹葵花式洗,其一发现于天津市,录于《文物》,1977年,1期,页92。另一件原为玫茵堂所藏,2011年4月7日售于香港苏富比,编号54;第三件,尺寸较小(16公分),售于北京翰海1995年10月7日,编号1031。另有一件纹饰相同之残器,见于景德镇珠山明代御窰厂遗址,收录于《景德镇出土明宣德官窰瓷器》,鸿禧美术馆,台北,1998年,编号19-2(图三),页202。
3720
清乾隆 青花缠枝番莲纹如意耳葫芦瓶 (1000-1500万)
高29.5厘米「大清乾隆年制」款
来源:
香港苏富比1988年5月17/18日,编号176
石门堂收藏
埃斯卡纳齐,伦敦,2012年11月
香港苏富比2015年10月7日,编号3631
出版:
《香港苏富比二十周年》,香港,1993年,图版184
《香港苏富比三十周年》,香港,2003年,图版277
展览:
《Qing Porcelain from a Private Collection》,埃斯卡纳齐,伦敦,2012年,编号16
3604
商末 青铜兽形觥(800-1200万)
宽18.1厘米
来源:
赵氏山海楼收藏,香港及旧金山
埃斯卡纳齐,伦敦,1998年
Michael Goedhuis,伦敦
出版:
罗森,《赵氏山海楼所藏古代青铜器》,香港,1988年,图版10
展览:
《Animals and Animal Designs in Chinese Art》,埃斯卡纳齐,纽约,1998年,编号2
3677
北宋 黑釉铁绣花涡纹罐(800-1200万)
高20.7厘米
来源:
反町茂作氏(1888-1962年)收藏
坂本五郎(1923-2016年)收藏
出版:
《陶器図録》,卷七(上),东京,1938年,图版129
小山富士夫编,《世界陶磁全集》,卷十:宋辽篇,东京,1954年,图版67
小山富士夫編,《陶器全集》,卷十三:宋の磁州窯,東京,1958年,圖版64
小山富士夫,《壶》,京都,1965年,图版65
长谷部乐尔、林屋晴三,《中国古陶磁》,上册,1971年,图版164
长谷部乐尔,《世界陶磁全集》,卷十二:宋,东京,1977年,图版248
展览:
《社団法人日本陶磁协会十周年记念:宋磁名品展》,日本桥髙岛屋,东京,1955年,编号60
《宋·高丽·桃山期:陶磁百选展》,东京,1960年,编号18
《中国宋元美术展》,东京国立博物馆,东京,1961年,编号264
《新馆完成记念特别展覧会図版目録》,京都国立博物馆,京都,1966年,编号274
3616
清雍正 粉彩麻姑献寿图碗(800-1200万)
直径14.3厘米 「大清雍正年制」款
3723
清乾隆 青花九龙海水梅瓶(700-900万)
高34.8厘米 「大清乾隆年制」款
乾隆三年七月初一,清宫造办处木作记录进呈仿古瓷器二十馀件,描述详细,当中有一器与此梅瓶吻合:“七品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来说,太监毛团、胡世杰、高玉交:大观釉放大腰元双管瓶一件、宣窰青叶釉里红梅花瓶一件、宣窰青九龙海水梅瓶一件……传旨……将瓶、罐、罇等俱各配座。钦此”。同年十月初四:“七品首领萨木哈,将宣窰青叶釉里红梅瓶一件、宣窰青九龙海水梅瓶一件,各配得紫檀木座一件,持进交太监毛团、胡世杰呈进讫。”
3674
南宋 建窑油滴天目茶盏(600-800万)
直径12.3厘米
3728
清雍正 斗彩五色祥云纹马蹄式水丞一对(600-800万)
高5.3厘米 「大清雍正年制」款
来源:
香港徐氏艺术馆,1991年
静观堂收藏
香港佳士得1998年11月3日,编号956
葛沃得收藏,编号88
香港佳士得2010年12月1日,编号2816
重要亚洲私人收藏
香港邦翰斯2016年6月2日,编号12及封底
出版:
《徐氏艺术馆》,徐氏艺术馆,香港,1991年,图版112
《徐氏艺术馆:陶瓷篇IV.清代》,徐氏艺术馆,香港,1995年,图版131
展览:
《香港敏求精舍第七届展览: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瓷器目录》,敏求精舍,香港,1968年,编号57
《中国陶瓷雅集》,敏求精舍,香港艺术馆,香港,1980年,编号144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