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三起解”背后的故事,你知道么?
《苏三起解(jiè) 》乃是著名的京剧剧目,又有名为《女起解》、《洪洞县》,民国时期的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声以及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等都均有演出过,相信大家看到这四个字都会不约而同的唱几句。
《苏三起解》京剧剧照
“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
未曾开言我心内(好)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
可是大家可曾了解过《苏三起解》背后的故事?
《苏三起解》因话本和戏剧闻名的苏三,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而苏三蒙难,逢夫遇救的故事,也确实发生在山西洪洞县。直到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洪洞县司法科还保存着苏三的案卷。
苏三,原名周玉洁,明代山西大同府周家庄人(现山西省山阴县北周庄)或河北省广平府曲周县人(今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人)。父亲原为山西大同府尹周彦亨,因得罪朝中大官满门抄斩,只留苏三一人遭官卖,被卖到北京苏淮妓院“赋春院”,因老板姓苏,遂改姓为苏,赋春院中已有两位风尘女子,遂起名为苏三,“玉堂春”是她的花名。 苏三天生丽质,聪慧好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苏三的故事发生在明朝正德年间。
《苏三起解》剧照
正德皇帝可是历史上很有名的荒唐皇帝,著名的“豹房”便是出自他手。正德年间权阉当道,大太监刘瑾把持朝政,任人唯亲,公然买官卖官,当时明武宗正德刚刚即位,大太监刘瑾专权。贤臣王琼得罪了刘瑾,被迫迁出京城,只留下三公子王景隆收讨历年的贷银,再回老家永城。十八岁的王景隆非常能干,很快收回全部本息(约三万两白银),打点一切过两天就要回家了。出发前的两天,他无意听到“玉堂春”的花名,慕名前去赋春院。
王景隆与苏三一见钟情,过往甚密,自此之后王景隆干脆搬到了赋春院居住,夜夜风流,两人立下山盟海誓,王景隆也将回乡之事抛之脑后。
赋春院是个销金窟,还不到一年时间,王景隆的三万纹银花得一文不剩。赋春院老鸨一秤金便将王景隆赶出了赋春院。不准他再踏入赋春院一步,王景隆身无分文,沦为乞丐,白天沿街乞讨,晚上在关王庙栖身,非常凄惨。
苏三自王景隆走后,拒不接客,后来机缘巧合,两人终于相见,抱头痛哭,苏三将房中金银细软交给王景隆,要王景隆发奋上进,自己誓言不再从人,王景隆回乡以后,埋头苦读,第二年参加会试,一举登科,考中第八名进士。
张晓玲戏剧人物画《苏三起解》
赋春院老鸨一秤金听闻此事,心里害怕王景隆报复,便偷偷以1200两银子的价格将苏三卖给了山西马贩子沈燕林为妾。
沈燕林就准备带苏三回故里。 沈燕林长期经商在外,其妻皮氏与邻里赵昂私通,与赵昂合谋用砒霜毒死沈燕林,诬陷苏三。并以一千两银子行贿当地知县,知县贪赃枉法,对苏三严刑逼供,苏三受刑不过,只得屈忍画押,被判死刑,禁于死牢之中。
王景隆得官山西八府巡按,派人去赋春院寻找苏三,却早已人去楼空。
后来王景隆来山西巡察时,在秋后问斩的名册中竟然看到“苏三”二字,真是大惊失色,立即提审苏三杀夫一案。王景隆密访洪洞县,探知苏三冤情,即令火速押解苏三案全部人员到山西太原。
王景隆为避嫌疑,遂托刘推官代为审理。刘氏公正判决,苏三奇冤得以昭雪,真正罪犯伏法,贪官知县被撤职查办,苏三和王景隆终成眷属。
苏三有幸,传奇般地同王景隆团聚。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写了《玉堂春落难逢夫》,收入《警世通言》,流传后世;京剧和许多地方戏曲又编为苏三起解、玉堂春等,广为演出。
《苏三起解》的故事流长已久,苏三这个奇女子不得不说很让人敬佩,现在还能找到此类奇女子么?
PS:解”是“押解”的意思,在川东还有把犯罪嫌疑人“解走”“解到某处”的说法,就是法警把嫌疑押走走,起解就是开始押解上路。(起解并不是提审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