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互联网裁员仍在继续,互联网真的进入寒冬了?
很多人都说,过去的20年可以算得上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20年,更是中国迅猛发展的20年。
这20年当中,许多行业都经营得非常不错,尤其是互联网行业相当出彩。
这里特别要说的是,在不断出现的互联网行业里,涌现了不少的互联网巨头公司,例如字节跳动等各种上市公司,造就了许多的亿万级富豪。
都说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2022年受疫情影响,不少小厂倒闭,大厂裁员,不少当年的风口行业几乎已经极度饱和。
过去的两年,全球裁员数量不计其数,招聘岗位一直在不断压缩。
据说国内几家大互联企业从之前的抢人大战,演变成了现在的裁人大战了,互联网行业真的变得不景气了吗?
其实每年都会有互联网寒冬
很多人都知道,1998年张朝阳创办搜狐,自此中国互联网得到了蓬勃发展。
后来京东和腾讯诞生,第二年百度也开启了自己的搜索业务,随即电子商务进入了萌芽阶段。
当然,就是在这1998年,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从模仿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生力量,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
据说1999年被称为是中国电商元年,这一年中国电子商务网站成立,自此进入了实质性商业阶段。
虽说互联网在中国发展开始就出现蓬勃态势,但是在2000年遭到了冲击。
其实每一年,互联网都会遭受“寒冬”。
为什么这么说呢?
搜索引擎上搜索“互联网寒冬”,相关资讯接踵而至。
2023年全球互联网大厂裁员仍在继续,互联网寒冬还未结束
对于互联网公司裁员的消息,其实我们都已经习惯了
回顾2021,各个大厂纷纷曝出裁员潮,不少人认为互联网进入寒冬
疫情之下,艰难生存的互联网产业将迎来寒冬还是暖春?
2018年接近尾声时,网络行业也迎来了寒冬
......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大家貌似都达成了共识,互联网真的进入了寒冬期了。
互联网裁员仍在继续
很多人都清楚,2022年国内外互联网大厂纷纷发起了不同程度的裁员浪潮。
国内的阿里、腾讯、美团、字节跳动等等都进行了不同规模的裁员。
国外的谷歌、亚马逊、Intel等等知名企业,也都加入了裁员行列。
这个时候有人直接将2022年说成是“互联网寒冬”,2023年就是互联网寒冬的延续。
可能谁也不会想到,如此蓬勃发展的互联网行业却迎来了拐点,走起了下坡路,纷纷开始进行裁员。
那这些公司为什么纷纷进行裁员呢?
我们说任何行业的兴衰,其背后反映的都是资本热度的聚集和消散。
互联网行业是典型的第三产业,其薪资待遇和工作环境远比农业和制造业要好很多。
再者就是互联网创业门槛低,几台电脑和服务器,几个员工,一间办公场地的租用,就足以支撑一个初创公司的创立。
光从费用上,就比制造业的动辄几千万的投资花销要强很多。
实体经济不仅要投入大量资金,还可能面临成本打水漂的风险,因此互联网创业的低门槛行业相对来说,更受青睐。
就是因为如此,很多互联网公司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常常用野蛮的方式扩张,甚至很多互联网公司和资本合作,开启拼价格、玩流量和抢商家的营销模式。
殊不知这些营销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国内的实体经济,因此引起了国家的高度关注。
国家颁布一系列政策,迫使企业开创新的市场。
这个时候资本如果不及时离场,必然会遭到反噬。
一旦互联网企业失去资本的支撑,外加上政府的严格管控,市场增长进度缓慢,为了降本增效,裁员就成了不可或缺的环节,这种弃车保帅的做法是最优的选择。
打工人的饭碗岌岌可危吗?
整个2022年持续着互联网公司裁员潮,影响着每一个身在其中的打工人。
被裁员的举杯痛饮,说公司不厚道;没有被裁掉的,整天担心自己的明天。
有人说,其实这是一个机遇。
话说2008年金融危机,外企大规模裁员,导致很多优秀人才加入国内的互联网公司。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不管是世界500强还是国内的中小企业,都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
互联网寒冬的到来,造成的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是互联网本身的属性。
大家都知道,互联网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改变的只是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再强大厉害的互联网企业,只是在模式上进行了创新,并没有做出新的产品。
这样一来,大家可能就明白了,互联网想要发展,主要还是靠的是制造业。
如今制造业受疫情影响走起了下坡路,那么互联网行业必然会受到冲击。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疫情总体可控,想必制造业一定会越来越好。
互联网受到打击,寒冬只是暂时的,终究会过去。
写在最后
不管怎么说,互联网行业不景气,一直在进行裁员是受多方面影响的。
互联网行业它不是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怎么讲它都能依附实体经济活下来。
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大家要明白,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发展周期。
另外做企业也要看清楚未来三年互联网大厂的发展形势,一方面聚焦主业,一方面支持实体,推动共同富裕。
可以肯定的是,虽然全球互联网近乎有不同程度的裁员,但是核心业务并没有受到影响。
互联网大厂为了保持多元化,还有对新技术的探索,会养很多的项目组,一般裁掉的都是那些核心业务无关的项目组。
因此,打工人不必太过担心,互联网寒冬只是暂时的。
既然没有办法阻止这个趋势,我们可以提前做好应对。
保证自己有足够的现金流,降低自己的消费欲望,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这样你就一定能够熬过这个寒冬。
码字儿不易,文末点个“在看”,让身边人都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