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年拥有半壁江山的沙陀人为何到了宋朝就销声匿迹了?

唐朝末年拥有半壁江山的沙陀人为何到了宋朝就销声匿迹了?

在我国唐朝末年,黄巢爆发农民起义之后,起义军是一路挞伐,使得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李克用带领着自己的沙陀大军南下勤王,逼迫黄巢的齐军推出了长安,而黄巢本人随后便自杀了。李茂贞等人挟持唐昭宗,沙陀军队再度入关勤王。可以说,沙陀人延长了唐朝国祚至少半个世纪。如果没有他们,唐朝早就已经覆灭。

唐朝末年拥有半壁江山的沙陀人为何到了宋朝就销声匿迹了?

(一)、来自西北,投靠李唐

根据《中国民族史》记载,沙陀原本属于西突厥的分支。因为居住在今天新疆的沙陀大沙漠一带,因而中原人给了他们如此称呼。

在唐末以前,对于沙陀的记载是少之又少。首先是游牧民族没有写史的习惯,其次,距离中原较远,大部分人对其也不太了解。但是在唐末和五代十国时期,这个民族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唐朝末年拥有半壁江山的沙陀人为何到了宋朝就销声匿迹了?

1.匡扶唐室,割据自立

“克用年二十八,于诸将最少,而破黄巢,复长安,功第一,兵势最强,诸将皆畏之。”这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于沙陀领袖李克用的评价。他可以说是沙陀人的代表,其建立的丰功伟绩,使得很多人都为之羡慕。

沙陀人起初为吐蕃所迫,而后不断地侵扰唐朝边境。尽管如此,他们也常常受到吐蕃人的猜忌。经常让沙陀人冲锋陷阵,充当炮灰。他们转而投靠唐朝,被安置在山西和宁夏地区。沙陀人的战斗力非常强劲,宪宗年间沙陀人帮助朝廷清缴了一部分藩镇势力。并且还多次攻击过吐蕃、回鹘、党项等民族势力。

在唐末年间,随着李克用的二度勤王,沙陀人如日中天。他们民风彪悍,所以常常能够以一当十。安定下来以后,李克用被封为晋王而朱温则是梁王。随后朱温又颠覆了唐朝自立为梁国皇帝。但是李克用仍然沿用唐朝天佑年后,致力于复兴唐朝。

唐朝末年拥有半壁江山的沙陀人为何到了宋朝就销声匿迹了?

2.五代十国,建政颇多

“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李克用死后,其子李存勖接管了他的势力。随后于洛阳称帝,建立了后唐。代表着他们才是唐朝的正统。当然,李家本姓朱邪因为屡立战功才被赐以国姓。从这方面,也能看出李唐皇室对沙陀人的重视。

后唐的版图,是五代十国中最大的他们以一当二,攻灭了后梁。但是儿皇帝石敬瑭借辽兵入洛阳,篡夺了政权。但是他也是沙陀人,只不过不是李克用家族的嫡系。刘知远本为石敬瑭手下士卒,在他死后也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是为后汉。

在唐末和五代十国中,沙陀人先后建立了三个国家。但是这全部归功于李克用,因为石敬瑭本来是李嗣源的部下,也就是李克用的儿子。刘知远是石敬瑭的部下。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沙陀人。

唐朝末年拥有半壁江山的沙陀人为何到了宋朝就销声匿迹了?

(二)、杳无音信,再无记述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一举平定了自唐末以来各国交战的局面建立起了大一统的王朝。但是自此以后,就再也没有了关于沙陀这个民族的记载。按理说他们在五代十国时,如此辉煌,这份荣光应该得以延续。但历史上,就是没有了他们的消息。那么,这其中究竟有何缘由?

唐朝末年拥有半壁江山的沙陀人为何到了宋朝就销声匿迹了?

1.民族人数过少

沙陀族在唐末年间,叱咤风云主要还是出了几个优秀的领导者以及历史人物。他们本来就是生活在西北地区的一个小部落,而后在吐蕃人的统治下经常与其他政权作战。这就造成了人口的大量削减,况且其本民族人数并不多。

而投靠唐朝之时,据《新唐书》记载他们出发时仅有三万余人。但是这一路上还有吐蕃军队的围追堵截,损失了大半人口,抵达宁夏时仅仅剩下了一万余众。

来到唐朝他们也是雇佣般的存在,哪里有仗就让他们去哪里。打回鹘,打吐蕃,打吐谷浑,打各地藩镇的节度使等等。其实皇帝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就是沙陀人战斗力强悍,第二个则是利用战争来削弱他们对自己的威胁。

而且李克用的父亲在镇压庞勋起义以后,自恃劳苦功高,目无法度,因此唐朝还派军围剿过沙陀部队。在这场战役中,沙陀人近乎全部灭亡。直到李克用勤王之时,手下的沙陀军也大都是临时招募的百姓。

唐朝末年拥有半壁江山的沙陀人为何到了宋朝就销声匿迹了?

2.后世难出名人

后唐的建立者朱邪氏,他们属于沙陀部落中的上层人口。而底层的民众,在连年作战和北人讨伐之中,所剩的数量寥寥无几。所谓的沙陀叱咤风云,也仅仅是李家后代的作为。比如李克用所率之军,并不全是沙陀人。

这其中包含了许多鞑靼部队以及当地的汉人等。正是因为李克用镇守河东,才能够获得充足的人力物力。后唐一统中原的时候,也用到了许多河南诸藩镇军。后汉也是如此,他们在河东起家,仅仅统治者是沙陀人。

所以,沙陀人的确曾经在中原雄霸一时。但是称王称帝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人,而且他们手下的部队多元化趋势。沙陀人虽然有,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随着历史的不断推进,沙陀人建立的政权全部覆灭以后,他们自然也就不足以再出现于史料当中。

归根结底,沙陀人少而能人则少之又少。史书没有必要花时间去浪费在这个民族身上,而且他们自己也没有写史的习惯。自然而然的,就被遗忘在了历史的角落里。宋朝建立以后,沙陀人便没有进入过权力中心。

唐朝末年拥有半壁江山的沙陀人为何到了宋朝就销声匿迹了?

(三)、民族融合,同化入汉

在南北朝五胡十六国时期,如此多的少数民族纷至沓来都在中原地区生活。但是如今的他们也已然没有了踪影,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与当地的百姓融入进了一起。无论哪个民族统治中原,当地的汉人都是作为主体民族的存在。冷兵器时代,农耕民族始终处于劣势因此天下屡屡易主。但是当权的游牧民族,长期在此生存必然会融入当地的民众。

唐朝末年拥有半壁江山的沙陀人为何到了宋朝就销声匿迹了?

1. 泯然众人矣

宋朝建立之时,沙陀人已经陆续的建立了三个政权。所以,他们自然也有资本融入到主体民族当中去。而且后唐的建立者,被赐姓李,还进入了家谱之中。当他们建立的政权灭亡以后,沙陀人自然都流入到了民间。

而且夺权者,往往回对前任皇帝进行的大清洗。所以,为了逃避战乱和清洗,许多沙陀人都改了名姓。其中,有很大部分人都随了李姓。况且,沙陀族的人口本来就不多。只是在唐朝有合适的机遇,所以才能成事。

到了宋朝以后,他们都潜伏在了民间。其中绝大部分都留在了山西北部地区,因为这里是李克用兴兵的地方而且还有一定的统治基础。作为少部分,自然会被当地的汉人所融合在一起。久而久之,便与普通百姓无异。

宋朝是一个大一统王朝,在前期统治还算稳定。而且,非常忌惮武将。但是沙陀人是以彪悍勇武著称的,宋朝皇帝连自己的兵都不想用,更何况是外族。北宋末期,战乱频仍但是沙陀人早就失去了其本民族的特征。而且他们也没有实力,在群雄并起的中原分一杯羹。

唐朝末年拥有半壁江山的沙陀人为何到了宋朝就销声匿迹了?

2. 存在感较低

其实关于沙陀人在五代十国以后,就没有了记载这一说法有失偏颇。因为赵匡胤的一位妃子,正是后唐公主的一个后裔。在朱邪家族被赐姓后,李克用对于唐朝可谓是忠心耿耿。不仅自己不称帝,还不愿意叫儿孙称帝。

但是碍于李唐王朝已经覆灭,所以李存勖才建立了后唐政权,意思是唐王朝的延续。同时,他积极地推动沙陀族与汉族的通婚。他们改用汉姓,经历过长时间的共处以后容貌自然也与普通汉人无异。

沙陀族没有史书,也无法考证如何辨别。当时宋朝刚刚建立,自然也不会多费心思去分别谁是沙陀人谁又是汉人。对于他们而言,中原文化无疑是要高出一个维度。他们没有本民族的文化,自然就要学习更先进的文化经验。

所以,沙陀人并没有消失,而是在民族融合中逐步的丧失了本民族的特征。这一点与北魏的鲜卑族很相像,孝文帝改革以后,鲜卑族也就随之销声匿迹了。所以,沙陀人口一部分死于战乱之中,另一部分则融合在了中华民族之中。

他们从未在宋朝消失,只不过是后代的名人太少。即使有,也很少有人会认同自己沙陀人的这个身份。其中,也不乏有一部分人不知道自己是沙陀人。而且汉民族的同化能力太强,五胡十六国那么多少数民族也全都融入了进来。

唐朝末年拥有半壁江山的沙陀人为何到了宋朝就销声匿迹了?

结语:

“世称李道为贤相,帝重严陵是故人”。历史上沙陀最后一位名人,便是元朝的儒学大德李孟。祖籍山西长治,史书中明确的记载了他是后唐沙陀贵族的后裔。当然,在今天的沙陀人仍然广泛的分布于全国各个地区。比如在山东禹城,有一支李姓,其家谱上明确的记载了是李克用的后裔。

相关推荐

​如果孙权没有偷袭 徐晃的援军能打败关羽吗

​如果孙权没有偷袭 徐晃的援军能打败关羽吗

159

如果孙权没有偷袭 徐晃的援军能打败关羽吗 襄樊之战,这是关羽一生中最后一次进攻型战役。在此之间的长时间里,关羽都坐镇荆州。为了保卫刘备的大后方,一直处于防御姿态。在...

​刘外介绍(刘外汉光武帝刘秀的曾祖父)

​刘外介绍(刘外汉光武帝刘秀的曾祖父)

172

刘外介绍(刘外汉光武帝刘秀的曾祖父) 刘外汉光武帝刘秀的曾祖父 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刘外,是汉朝宗室,汉景帝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孙子,汉光武帝刘秀的曾祖父。父亲是舂陵节...

​黄焕云简介(黄焕云中央立法委员)

​黄焕云简介(黄焕云中央立法委员)

57

黄焕云简介(黄焕云中央立法委员) 黄焕云中央立法委员 中文名:黄焕云 民族:壮族 出生地:广西扶南县砥柱乡那隆村 职业:民国时期曾任国民党桂平县党部书记长 人物简介 民国时...

​尔朱文畅简介(尔朱文畅尔朱荣之子)

​尔朱文畅简介(尔朱文畅尔朱荣之子)

138

尔朱文畅简介(尔朱文畅尔朱荣之子) 尔朱文畅尔朱荣之子 本 名:尔朱文畅 身 份:尔朱荣之子 人物简介 尔朱文畅,初封昌乐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以荣破葛贼之勋,进爵为王,增...

​孙秀简介(孙秀西晋大臣)

84

孙秀简介(孙秀西晋大臣) 孙秀西晋大臣 本名:孙秀 字号:俊忠 出生地:琅琊 去世时间:301 人物简介 依仗时为征西大将军的司马伦宠信,与雍州刺史解系、冯翊太守欧阳建交恶,后...

​拓跋俊简介(拓跋俊太宗之子)

188

拓跋俊简介(拓跋俊太宗之子) 拓跋俊太宗之子 本名:拓跋俊 出生时间:不详 去世时间:不详 主要成就:新兴王 人物简介 新兴王拓跋俊,太宗之子,泰常七年封,拜镇东大将军。少...

​散宜生介绍(散宜生文王四友之一)

​散宜生介绍(散宜生文王四友之一)

167

散宜生介绍(散宜生文王四友之一) 散宜生文王四友之一 中文名:散宜生 国籍:中国 职业:西周开国功臣 所处时代:西周 人物简介 西伯被纣囚禁于羑里,他进谏姬发,广求天下美女...

​拓跋利简介(拓跋利索头鲜卑首领)

​拓跋利简介(拓跋利索头鲜卑首领)

50

拓跋利简介(拓跋利索头鲜卑首领) 拓跋利索头鲜卑首领 中文名:拓跋利 逝世日期:公元55年 主要成就:代国第七任皇帝 谥号:“景皇帝” 人物简介 他是北魏追尊的第七位始祖,为...

​陈孝公介绍(陈孝公陈申公之子)

​陈孝公介绍(陈孝公陈申公之子)

160

陈孝公介绍(陈孝公陈申公之子) 陈孝公陈申公之子 本 名:陈孝公 别 称:妫突 所处时代:西周 民族族群:华夏族 主要成就:西周诸侯国陈国君主 前 任:陈相公 继 任:陈慎公 人物...

​刘务桓简介(刘务桓胡夏国建立者)

157

刘务桓简介(刘务桓胡夏国建立者) 刘务桓胡夏国建立者 中文名:刘务桓 别名:刘豹子 逝世日期:356年 职业:十六国时期匈奴支系铁弗部首领 人物简介 341年(东晋成帝咸康七年),...

​普净简介(普净沂水关镇国寺方丈)

​普净简介(普净沂水关镇国寺方丈)

84

普净简介(普净沂水关镇国寺方丈) 普净沂水关镇国寺方丈 中文名:普净 登场作品:《三国演义》 性别:男 职业:僧人 人物简介 在关羽过关斩将的过程中,还遇到几个人,甚至还得...

​马相简介(马相东汉末年益州黄巾首领)

168

马相简介(马相东汉末年益州黄巾首领) 马相东汉末年益州黄巾首领 本名:马相 所处时代:东汉 民族族群:汉族 主要成就:连破益州、犍为、巴郡等 所属军队:黄巾军 籍贯:荆州南...

​黄拙吾简介(黄拙吾四品中宪大夫)

​黄拙吾简介(黄拙吾四品中宪大夫)

163

黄拙吾简介(黄拙吾四品中宪大夫) 黄拙吾四品中宪大夫 本 名:黄拙吾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汉人 性 别:男 人物简介 历经明末清初,在清朝为官,不得已剃发易服。在清朝为...

​谷正芳简介(谷正芳包信红枪会首领)

166

谷正芳简介(谷正芳包信红枪会首领) 谷正芳包信红枪会首领 中文名:谷正芳 别名:字兰华 出生地:河南息县包信乡 出生日期:1907年 逝世日期:1938年 信仰:中国共产党 人物简介...

​杜伯介绍(杜伯周宣王的大臣)

146

杜伯介绍(杜伯周宣王的大臣) 杜伯周宣王的大臣 本名:杜伯 所处时代:西周 出生地:河南 职位:周宣王的大臣 人物简介 中国西周政治人物,杜氏。周宣王的大臣,先祖名人尧之子...

​谢旌简介(谢旌三国时期吴国猛将)

​谢旌简介(谢旌三国时期吴国猛将)

144

谢旌简介(谢旌三国时期吴国猛将) 谢旌三国时期吴国猛将 中文名:谢旌 国籍:吴国 民族:汉人 出生地:会稽(绍兴市) 出生日期:171 逝世日期:232 职业:将领 性别:男 人物简介...

​姜振国简介(姜振国国营农场管理局任畜牧师)

125

姜振国简介(姜振国国营农场管理局任畜牧师) 姜振国国营农场管理局任畜牧师 去世日期:2000年4月9日 中文名:姜振国 别名:姜海涛 出生地:法库县柏家沟镇龙家村 出生日期:192...

​赫连璝简介(赫连璝胡夏国太子)

​赫连璝简介(赫连璝胡夏国太子)

63

赫连璝简介(赫连璝胡夏国太子) 赫连璝胡夏国太子 本名:赫连璝 所处时代:中国十六国时期的胡夏国 民族族群:匈奴铁弗部 去世时间:424年 主要成就:被立为太子 性别:男 人物...

​许仪简介(许仪三国时期曹魏武将)

187

许仪简介(许仪三国时期曹魏武将) 许仪三国时期曹魏武将 中文名:许仪 国籍:曹魏 民族:汉族 出生地:谯国谯郡 出生日期:存疑 逝世日期:263年 职业:牙门将、先锋 爵位:牟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