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抱怨,强者改变的读后感 弱者才会抱怨强者改变自己
上一周,由路遥的经典小说《人生》改编的电视剧《人生之路》,迎来了大结局。
这部剧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走高,最高收视率破3%,人气直逼《狂飙》。
来源:网络
电视剧的爆火,也让我们看到了小说《人生》的巨大影响力。
这部小说自出版以来,瞬间红遍大江南北。在书中,路遥用简朴清晰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陕北农村的世态长卷。
在这幅长卷中,令人陶醉的不是陕北风情,而是那些性格鲜活的人物。
身处时代的洪流,很多人深陷生活的困境,弱者选择了抱怨,智者选择了自愈,圣者则选择了渡人。
他们用各自的方式,活出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弱者抱怨
农村青年高加林高考落榜后,凭借高中文凭,成了一名人人仰慕的民办教师。
多年来,他工作兢兢业业,如果不出意外,他会再参加高考,走向更广阔的人生。
来源:豆瓣电影
然而,意外说来就来。
高明楼的儿子高三星高考落榜,家里人走后门,把三星送进了民办学校。
高加林的教师职位被顶替。
铁饭碗保不住了,对未来的规划也在朝夕间化为泡影。
那天,高加林光着膀子颓废地跑回家,穿着鞋躺在炕上。
来源:豆瓣电影
父母多次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他会被撤职,他不耐烦地回答:“你们真笨,不让我教,人家不会叫旁人教?”
高加林越想越气愤,跳下炕要写诉状去告高明楼,却被父母劝阻住了。
没了工作的高加林,在家躺平了一个月。
他开始自怨自艾,抱怨社会不公,抱怨自己家庭条件不好,抱怨自己出身低微。
去参加劳动时,他故意穿着最破的衣服,腰里还束根草绳;他自顾自地挖地,手上都磨出了血泡也不停。
仿佛是在用这种“毁灭性”的劳动来折磨自己的肉体,以此转移精神上的苦闷。
在地里挥锹挥不好,还伤了自个儿,父母见不得自己的儿子这般消沉,便托人找了个淘粪的差事。
他却觉得自己是个文化人,不应该干这么没脸面的事儿,一边掏一边抱怨。
此时此刻,高加林觉得自己的人生充满了黑暗。
他把自己现在的处境,都归咎于命运的不公。
他被这种负能量裹挟,越活越没劲。
来源:豆瓣电影
路遥笔下的高加林,何尝不是我们千千万万人的缩影?
人活一世,免不了意外。
我们呕心沥血做出的方案,也许会被他人占为己有。
我们苦心经营的关系,也许说断就断。
我们费心费神写出的文章,也许转手就被人抄了去。
倘若遇事总爱抱怨,总以为世事皆是刁难,只会让自己陷入无止境的负面情绪中。
要知道,岁月静好是梦想,负重前行才是常态。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察己;与其抱怨黑暗,不如提灯前行。
智者自愈
有句话说:“生活能渡的,是愿意自渡的人。”
譬如故事中的巧珍。
她是高家村土生土长的姑娘,但是她看起来既不土气,也不俗气。
她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对未来的伴侣也有自己的想法。
她自己没读过书,所以爱慕有文化、有知识的高加林。
来源:豆瓣电影
她看到高加林在地里干活,会情不自禁地拿家里最甜的瓜给他吃,看到他劳作辛苦,恨不得过去帮他把活干了,甚至努力变成他喜欢的样子。
后来更是不顾村里的流言蜚语,大胆地与高加林公开谈起了恋爱。
两人爱得轰轰烈烈,以为可以这样相濡以沫一辈子。
可是,生活像个苛刻的导演,不仅喜欢呼来喝去,还特意加进新戏码。
高加林时来运转,得到机会进城做记者。
有句话说:“真正爱你的人,会站在你的前途里。”
纵有万般不舍,巧珍还是支持高加林进了城,而她自己选择在村里种地。
进了城的高加林,努力工作,事业也蒸蒸日上,然而爱情却亮起了红灯。
城里姑娘黄亚萍对高加林颇有好感,而且可以给他更好的工作机会。
一个能给他光明的前途,一个能给他安稳的生活。
一心想搞事业的高加林,选择了能给他前途的黄亚萍,狠心跟巧珍分手。
面对爱人的背叛,巧珍选择了体面转身。
这个从小没吃过苦头的姑娘,在爱情上栽了大跟头。回家后的巧珍,常常吃不下饭 ,睡不着觉,自己躲在被窝里偷偷哭,甚至想到过死。
失去爱人,于谁而言,都是痛苦不堪的。
来源:豆瓣电影
有人选择自怨自艾,有人选择重新出发。
巧珍选择了后者。在伤心了一段时间后,她意识到:“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要在土地上寻找别的地方找不到的东西。”
这之后,她整理好心情,又重新出现在这片大地上,还是那个明媚开朗的巧珍。
人生在世,人人都有难言的苦,人人都有无声的泪。
若你一直满腹牢骚,只会越来越不幸;当你选择自我疗愈,抚平伤痛,便是重获新生的开始。
一个有智慧的人,遇到困难时,都懂得自愈。
圣者渡人
有人说,德顺爷爷是《人生》中最懂“人生”的人。
他的智慧,在于他豁达通透的生活态度,更在于他拥有一颗渡人的圣心。
七十岁的德顺爷爷,干了一辈子农活,打了一辈子光棍。
他热爱每一寸土地,更疼爱村里的每一个孩子。
来源:豆瓣电影
他种了棵桃树,果子熟了就摘下来,分给孩子们;手里头有好吃的东西,就千方百计地塞给孩子们。
他尤其偏爱高加林,对这个孩子视如己出。
高加林还小时,德顺爷爷就偷偷把糖果塞给他;上学时,德顺爷爷把地里种的瓜果,背到学校送给他。
毕业后的高加林,成了一名教师,他比任何人都高兴。
再到后来,高加林的教师职位被人顶替,在家摆烂,对人生无望。
为了排遣心中的苦闷,他发了疯似地锄地,德顺爷爷宽慰他:“刚开始劳动,一定要把劲使匀。往后的日子长着呢。”
高加林一帆风顺时,德顺爷爷欣喜万分,高加林跌入谷底时,他陪伴左右。
他就像黑夜中的灯塔,尽自己所能,为高加林照亮前行的路。
后来,高加林为了在城里扎根,决意要和没文化的巧珍分手。
活了大半辈子的德顺爷爷,明白巧珍才是高加林的良配,苦口婆心地跟他说:“人常说,浮得高,跌得重!不管你到了什么时候,咱为人的根本不能丢啊……”
为了劝高加林珍惜眼前人,他不惜自揭伤疤。
原来,年轻时的德顺做过长工,在无定河畔遇到了一生所爱,那个姑娘叫灵转。
两人情投意合,没想到灵转他爹嫌弃德顺太穷,转手就把灵转许配给了一个做买卖的天津人。
此后,德顺再也没有遇到让自己心动的姑娘。
德顺爷爷,希望通过讲述自己悲伤的往事,让高加林回心转意,别做出让自己后悔一辈子的事。
来源:豆瓣电影
德顺爷爷总能以自己智慧的言行,给人以启示和指引。
最后,高加林再次下放回村,事业、爱情瞬间幻灭,他感觉人生没了希望。
德顺爷爷又一次出现,对高加林说:“你的心可千万不能倒了!……你不要灰心,一个男子汉,不怕跌跤,就怕跌倒了不爬起来,那就变成个死狗了。”
如果说自救是本事,那渡人就是一种格局。
真正的大格局,是见过世界以后,仍然能理解别人的不易,向他人施以援手。
照亮别人,也能温暖自己;成全别人,亦是成就自己。
《人生》发表于1982年,如今历经40多年,一直被奉为经典。
无数读者在书中鲜活的人物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从中领悟到新的人生智慧。
一个遇事习惯抱怨的人,只能被负能量裹挟,最终失去方向。
一个遭难懂得自愈的人,只会变得强大自信,生活越过越好。
一个愿意渡人的人,不但自己活得通透,也给他人带来光亮。
人生如逆旅,每个身处其间的修行者,都会面临艰难的挑战,承受沉重的压力,唯有停止抱怨,学会自渡,传递温暖,方能与美好不期而遇。
作者: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