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不群褒义还是贬义
导语:
体育界也好,各行各业也罢;作为决策者,切莫压抑人的个性。凤雪君认为,凡个性鲜明者,或从众心理弱(或曰自我约束力差),会使他人感到不舒服且不被群体(尤其是决策者)接受,更能给自己带来麻烦;但是,不要忽视的是,个性的创意往往又是产生群体战斗力的核动力。
“个性”应当指思维方式或行事方式独特。但人们对此似乎有两种理解,一是带有褒义,指卓尔不群,也叫“有创意”;一是带有贬义,指格格不入,也叫“很个色”。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个性”和“人格”乃是两个具有同样含义的名词,都是指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也叫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其中既有与众相同的,也有与众不同的。而哲学意义上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的表述也大同小异。
大凡有个性的人,容易使人敬而远之或干脆被人嫌弃。
所谓性格古怪、孤僻或逆反的个性其实是一种病态心理,不足道。而不苟合流俗、洁身自好的个性体现出一种高贵的品质,思想超前、活跃或独树一帜的个性化色彩则往往引领时代新潮流。
其共同特点是个性强,从众心理弱(或曰自我约束力差),会使他人感到不舒服且不被群体(尤其是决策者)接受,更能给自己带来麻烦;但是,不要忽视的是,个性的创意往往又是产生群体战斗力的核动力。
个性鲜明的人,由于思维独特,不受常规约束羁绊,很容易产生富有新意的创见,也很容易失败。但如果引导得当,不仅鼓励个性的发挥,而且激发其潜能的裂变,相信有益无损。
你可以要求某人克制私心,克服缺点或遵守某种游戏规则,尽量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但绝不能强制要求,也不能做到泯灭人的个性。
深有感触的是,古往今来以种种理由压抑人的个性的现象屡见不鲜。
在共同的心理活动中,人们所表现出的不同的心理特点,构成了人们心理活动的差别性和丰富性。而每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最重要的心理特点就构成了个性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其正确或谬误要靠历史和科学的检验。
据说,1769年格林威治天文台一位叫金纳布鲁克的助手,由于对星球运行的观察总是同皇家天文学家相差八分之一秒而被解雇,二十年后却证明这位助手的观察是对的。
在当代中国,各行各业,都有类似压抑人的个性的现象。
比如中国男足水平老是不提气,既不完全是有些人说的东方人种不适合这项运动,(日本也是东方人,进步比我们快得多);也不是有些人说的中国球员思维意识和文化素质劣于西方(我们有些优势运动项目靠的也是意识和素质),西方球员的意识和素质也并非都高。
更有说服力的是中国女足,随着国际女足运动的发展,我们的整体水平却在逐步下降,而我们很多女足球员的个体水平仍一直为世界公认。
其实,赛场上需要一种“狼性”的霸气。而无论男足女足,共性的弊端就是有个性的球员很难与整体相融,也很难被决策者宽容。究其原因很复杂,既有落后于时代的体制上的,也有千百年“人治”传统观念上的,当然还有球员自身约束力的问题。
一个群体强调纪律是必要的,对此每个个体必须遵守。但很多决策者以强调纪律为名,行个人权威之实,期待部下个个成为小绵羊,乖乖听命于自己,无异于压抑人的个性,这样一来,球员即使拥有很好的潜质,如何发挥出来?(具体例子,相信每个朋友在现实生活中都能联想到很多,不复赘言)
个性被压抑甚至被扼杀,导致心态的变异和扭曲,不仅是球员个人的悲剧,而且是体育事业的悲剧。
我们跟在别人后头亦步亦趋,今天学拉丁派,明天学欧式风格,就是没有自己个性的东西(比如武术就无人能及),注定了永远落后于人家。
在我们这个国度,如果此问题不解决,目前的优势运动项目也会重蹈覆辙。
举一反三,其它各行各业从业者不也是这样吗?在千人一面,大一统的格局下,个性鲜明者都迷失了自我,也是整个事业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