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三江是哪三江(宜宾:三塔镇三江的故事,你真的知道吗?)
作为南丝绸之路的起点,宜宾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的美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宜宾至今仍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它们历经风雨,见证了宜宾的变化。白塔、黑塔、旧州塔,三塔镇三江,数百年的风吹雨打后,它们如今过得咋样?
白塔:万家灯火我独立
走在宜宾老城区岷江滨江一带,抬头便能看到东山白塔。这些年,看到白塔修缮,看到东山灯光绚丽、夜景灿烂,白塔如同一颗璀璨的明星,令人心驰神往。但真要人们上山观塔,却鲜有时间。以至于有市民感叹,“日日见白塔,数年未曾登。遥看千般好,难当塔中人。”所以说,宜宾市民熟悉又陌生的一座塔,应是东山白塔。
如今前往白塔,沿着上山路,中途便能看到三江亭,顾名思义,登白塔眺望三江,这是宜宾人的共识。毕竟,那些著名的“三江汇聚宜宾城,彩虹双桥连两岸”的照片,大多数都是在东山白塔拍摄的。
半山腰的绿草地上,时常会有新婚燕尔的新人在此拍摄婚纱照,不得不说,如今的白塔是摄影好去处。再往山上走,就快到白塔了。前往白塔,得先经过东山寺,这样的布局,使其多了几分庄重与威严。
白塔建于明代隆庆年间,原名舍利塔、东雁塔,是八层密檐六方圆锥形砖石塔,细看之下,塔门雕龙抱柱,塔座雕的负重力士,神态各不相同,有的呲牙咧嘴,有的表情轻松。塔身通体雪白,但塔顶却是青黑色。
塔为文风塔,初建就是为促文运的风水塔,建成后,太守余良翰曾作《东雁塔藏经记》记述其经过。塔内原藏有佛经拓本、儒道经典及三苏文集若干卷,惜已流失。
宋咸淳三年(1267年)叙州安抚郭汉杰,建登高山城(登高山就是如今东山),把叙州治和宜宾县治同迁城内,其中曾设官衙、炮台,有“城门田”等遗迹。此山城与嘉定(今乐山)凌云山城、泸州神臂山城相互策应,成为当时阻遏和牵制元军,维护南宋政权财赋补给要区,先后存在了9个年头。至今白塔外围还有南宋抗元登高山城遗址。
夜晚,在东山白塔眺望宜宾老城区,看到万家灯火通明,一片繁华盛景。然而,山上冷清,唯有风吹树响,光影为伴。一时间仿佛能感受到,白塔就这样守望三江宜宾城数百年,高处不胜寒;总会让人心生崇拜,白塔确实是不可亵渎的存在。
黑塔:屹立山巅待客来
提起黑塔,宜宾人并不陌生。天气晴朗时,站在南岸市政广场上,一抬头就能看见屹立在七星山颠的黑塔。但要走到近前细观,却是三塔中最不易的。
“不论白塔或是旧州塔,都离公交站不远,但黑塔却是远离市区,来一趟可不容易。”七星社区村副主任黄忠清感叹说,这还是在近年来政府大力改善七星山交通环境的基础上。“上世纪七八十年,上山只能走小路,到了九十年代初山上才有了乡村碎石路,到2016年下半年,随着七星山旅游环线的施工,南广镇、赵场街道都有硬化水泥路直通山顶,驾车半小时内可抵达黑塔脚下。”
沿着一条由青石板铺就的林间步行道,记者一直走到黑塔面前。它犹如一个“单身汉”,孤零零挺立在山巅,旁边茅草满地。安装在塔楼上的数排投光灯外形尚完好,塔周16个地埋灯却已被荒草所覆盖。
“这黑塔又称七星山塔,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与江北白塔犹如兄弟般隔江相望,塔身为八角形,塔顶早塌,现存七层。塔内有空室,置佛龛,多浮雕石刻,有蹬道盘旋而上。整个塔身用铁青色砖石砌成,未敷涂料,加之多年没进行过维修粉饰,塔身黑黝黝的,所以叫它‘黑塔’。”作为距离黑塔最近的一户人家,胡云均对于相伴数十年岁月的古塔十分熟悉。
“2015年的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期间,属于城市景观照明建设项目之一的黑塔,曾一度被打扮得光彩闪亮。后来这几年,黑塔有时光彩熠熠、灯火通明,有时却又灯光熄灭、分外‘黝暗’。”胡云均说,很多宜宾人都晓得七星山黑塔,但是真正到黑塔来玩的并不多。常年封闭、风化腐蚀、杂草重生的古塔让不少人乘兴而来、悻悻而归。“相比每晚光彩照人的白塔,希望相关政府部门能多予以黑塔一些重视。让它‘亮’起来、‘美’起来。”
“来七星山游玩的人多了,自然来黑塔的人也会多起来,黑塔和七星山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黄忠清表示,近年来,南广镇、七星山社区村也一直在致力增强吸引力。“我们从2014年开始在山上打造‘镜湖桃源’,现已发展出2000亩桃林,每年桃花盛开时节都举办活动。宜宾人上山观赏桃花之余,不妨也去500年历史的黑塔一游。”
旧州塔:三塔我最“老”
相比夹江对峙、屹立山巅的黑白双塔,坐落在农家小院里的旧州塔显得不怎么耀眼夺目,但真要论起历史渊源,黑白双塔都只能算它的“小字辈”。
在五粮液厂区东门旁,有一条通往江边的小路,行走十分钟就能抵达一个岔路口,向左拐进数十米,就可看到掩映在高大松树下的旧州塔。
宜宾旧州塔,又称旧州白塔,十三层密檐式四方形塔身与黑白二塔通体呈圆形的塔身形成了鲜明对比。自第二层开始,塔身逐渐收紧、愈上愈急,塔外每重短檐下,四面中均有小窗,带着浓浓的宗教建筑风格。塔前石碑文虽有风化,但仍可辨认出“旧州塔建于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位唐宋戎州古城外西南隅,历经风雨侵袭损坏严重,1979年四川文化局拨款维修”等字样。
“别看这旧州塔没有黑白双塔名气大,它可是国务院2013年3月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看护旧州塔近二十年的张承芬女士,对于这座南北长7.35米,东西宽7.4米,塔高29.5米,用土石直接从鹅卵石上砌起来的宋代古塔有着独特的感情。“我和爱人自2002年起就揽下了旧州塔看管员的活计,刚来时,古塔周边是没过脚踝的荒草,塔内不仅脏,还时常有叫花子居住。”张承芬说,他们夫妇打扫卫生,种植绿植,让古塔内外干净整洁。他们还向生产队、社区租地,修建起了农家乐,为来游览旧州塔的人提供茶水、伙食。没要政府一分钱补贴。
“过去的旧州塔是可供游人进出的,但在2013年7月27日晚,古塔遭受了雷击,塔身内部发现多处裂缝,大的甚至达到了几厘米宽,修缮后就用铁门封闭了入口。”由于时常打扫塔室内部,张承芬还记得,塔内实际分为五层,每层皆有砖筑藻井及斗拱等,并设有供佛小室。塔门处有通道绕塔心而上下。
“我住在这旧州塔畔也半个多世纪了,听我奶奶讲古塔的由来,宋朝时,叙州城建在岷江北岸,当时上江北又叫旧州坝,这塔名也源于地名而来。”年迈古稀的胡奶奶还和记者分享了旧州塔的一个传说,说是塔顶曾有一铁瓮缸,每当天旱久久无雨时,有那身手敏捷之人经室内通道绕至顶层,再从小窗钻出去,爬至塔顶敲击瓮缸,很快就会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不经意间日已偏西,昏黄的阳光照射在巍然耸立于岷江之滨近千年的古塔上,古意盎然。搁在几百年前,夕阳西下、渔舟唱晚、千鸟归林,正是宜宾古八景之“古塔斜阳”(又称“旧州夕照”)的动人写照。
没有激光镭射,没有探照灯,连避雷针也才安装不久。相比被现代化改造过的黑白双塔,旧州塔显得格外老迈,夕阳下山后,塔身便融入一片黝黑之中。“旧州塔历经九百多年的风雨地震,至今无倾斜陷落,实为宜宾古建筑上一奇迹。且紧邻五粮液厂区,能否将其‘梳洗打扮’一番,作为五粮液厂区旅游线路上的一个景点,也让更多人领略到宜宾最老古塔的风采。”市民孙先生建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