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毛主席视察广西,他的爱将韦国清试探:您敢吃蛇羹吗?
1958年1月6日,毛主席乘坐专机来到了广西南宁,见到了时任广西省长的韦国清说:“韦国清!这一趟来南宁,我们就全指着你安排了,不过可千万不许大摆宴席。”
听到主席的话,韦国清想了一想说:“主席我知道您节俭的性子,但还请让我尽一尽地主之谊。咱们不摆宴席,但也得尝一尝我们南宁的特色。”
韦国清这话一出口,毛主席这才点头允诺。可是出乎意料的是,韦国清紧接着又故作神秘地开口道:“主席,那您敢吃蛇吗?”
韦国清究竟是什么人?而他又为何要请主席吃蛇呢?
毛氏红烧肉
“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这是宋代词人苏东坡对黄州猪肉的赞赏,后来也被用于赞美一道国民级美食——红烧肉。
就连一向以节俭著称的毛主席,都对红烧肉情有独钟。
早在1914年的时候,还是个学生的毛主席在湖南师范学校上学,就开始了与红烧肉的不解之缘。
当时湖南师范学校为了学生们的生活,每周六都有一次“打牙祭”的活动,校方会端出一碗碗美味的红烧肉来供大家分享。
虽然如今红烧肉是比较平常的菜肴,但当时物资并不充分,所以大家都对打牙祭十分期待。
而在一众学生当中,毛主席绝对是最为期待的一个。
当时的红烧肉是用八角、桂皮、香叶等香料下锅后,用砂锅慢煮而成的,味道偏甜。
就算是无辣不欢的毛主席,也仍然对这道甜口味的菜爱不释手。
就连在1927年井冈山根据地刚刚建成的那一年春节,毛主席带着当地的人民一同在除夕夜吃上了红烧肉。
从此以后,红军也就有了节庆时吃红烧肉的习惯,而这个习惯就连在被国民党“围剿”的时候,也依然没有停止。
此后的十几年里,毛主席总会毫不吝啬地将自己最喜爱的红烧肉分享给其他人。
尤其是有一年春节的时候,他还将自己最喜爱的大块肥肉分给了周总理,自己则只留下了一小块瘦肉。
红烧肉虽然算不上名贵的菜肴,但是毛主席对它的喜爱却胜过了其他山珍海味。
只不过后来毛主席因为有一次亲眼见到了酱油中生蛆,从此便再也不吃带酱油的菜,就连这曾经爱不释手的红烧肉都不再品尝。
虽然酱油中生蛆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但仍然让毛主席产生了心理阴影。
眼看着毛主席连红烧肉都不爱吃了,他的厨师程汝明看不下去了,于是便创造出了不用酱油制作的“毛氏红烧肉”。
毛氏红烧肉用糖色代替酱油给红烧肉上色,并且在普通红烧肉的基础上增加了辣椒。
这样制成的红烧肉不仅色泽更加红亮,而且还带有丝丝辣味,成为了毛主席的最爱。
虽然毛主席一生节俭质朴,但他心中也依然有着对美食的追求。
而最能满足毛主席味蕾的,便是这辣椒和红烧肉。
而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那几年时间,由于国家物资匮乏,毛主席曾经放下自己最喜爱的红烧肉和鱼,吃了整整七个月的素菜。
那段时间毛主席无论在什么地方工作,都明确要求干部不能设宴吃席。
除了1958年毛主席巡视南宁时,广西省委韦国清端上来的一碗蛇羹。
敢不敢吃蛇羹
1958年1月6日,毛主席来到江西南宁视察。
早前毛主席就下达过命令,视察时,当地领导人不允许接机。
这一方面是为了节俭,另一方面也是担心,人太多会影响到当地老百姓的生活。
韦国清早就知道这个习惯,所以只是为毛主席准备好了下榻的饭店,在这里等待毛主席的到来。
一直到当天下午,毛主席乘坐专车来到了明园饭店,见到了在此等候多时的韦国清等人。
一看到韦国清,毛主席便走上前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这个韦国清啊,真是好同志!”
韦国清知道,这是主席在夸奖自己最近的表现,所以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没有,都是同志们做得好。”
毛主席点了点头道:“广西能有现在的发展,你们这些同志功不可没嘛。还有我这一趟来,主要是打算11号开个中央会议,让大家也来看一看广西的发展。”
听完毛主席这个打算,韦国清便提出:“那会议开始前的这几天,主席您打算怎么安排?”
主席打趣地说道:“我们来了广西,那就是你的公民,怎么安排还得看你这位广西省政委的!不过可要记得,千万不能大摆宴席。”
听到毛主席这话,其他的省委领导一下子都犯了难。
虽然说毛主席节俭质朴的性子早就出了名了,但要是不好好款待一下主席,他们这接待工作也做得太不到位了。
幸好韦国清机灵,他当即开口道:“主席我知道您节俭的性子,但还请让我尽一尽地主之谊。咱们不摆宴席,但也得尝一尝我们南宁的特色。”
有了韦国清这一句话,毛主席才想着点了点头:“好,那就让你尽一尽地主之谊,不过只有这一次哦,让我们也见识见识你们这的特色。”
韦国清先是一愣,紧接着又坏笑了起来:“主席我们南宁的特色可太多了,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蛇羹,不知道主席您敢不敢吃?”
这蛇羹是我国西南有名的菜肴,不过因为吃的是蛇,所以很多人第一次见到这道菜,都会敬而远之。
韦国清这么问,就是为了试探一下毛主席。
可主席天南地北见识多了,他并没有拒绝这样一道特别的菜肴:“好啊,但可不能光让我吃,给每个人都来一盅,让大家见识见识你们的岭南的特色!”
说罢,韦国清便为毛主席等其他来宾准备了一桌的美味佳肴,同时保证每个人的面前都有一盅蛇羹。
不少同志看到这么少见的菜肴,心中都难免有些畏惧。
就在这个时候,毛主席率先品尝了一勺,竖起大拇指道:“韦国清是岭南人,这蛇羹是岭南特色,你们不尝尝可就是瞧不起韦国清同志了。况且,这蛇羹的味道也是不错的嘛。”
在毛主席的带领之下,大家也先后都动起了勺子,品尝这道岭南特色。
其实如果是放到平时,毛主席根本不会同意这样请客吃饭的请求。
毛主席之所以会同意,是因为提出这个意见的人是韦国清,同时也是毛主席的爱将之一。
革命之路
1913年出生于广西东兰的韦国清,从小生活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当中,一直受到当地地主阶级的迫害。
也是因为家庭的原因,韦国清没有机会读书,从小就帮着父母务农。
一直到有一年,共产主义思想浪潮来到了广西省,韦国清的父亲和祖父从中看到了穷苦大众的希望,自发加入革命的队伍当中。
只不过当时的韦国清年纪还小,所以没有参与最初的革命。
韦国清
遗憾的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韦国清的父亲和祖父先后被反动派害死。
家人的惨剧没有让韦国清对革命望而却步,反而是让他坚定了参加革命的信念。
于是15岁的韦国清,毫不犹豫地参加了由韦拔群带领的农民自卫军,跟随部队一起攻打自己的老家东兰县。
在东兰县战斗获得胜利之后,韦国清又跟随韦拔群先后参与了多次革命活动,并最终成为了红军的一员。
正式加入红军以后,韦国清也只有不到18岁。
所以组织安排他跟随小平同志、张云逸等人,在工农红军第七军负责宣传工作,并因为出色的表现被提拔为连长。
由于韦国清年纪较轻,所以从他加入红军以后,组织就多次培养他接受军事教育。
还在1932年10月,获得了进入工农红军学校的机会,从毛主席、朱老总等人的教育中,学习政治、军事等知识。
虽然此前韦国清没有接触过相关的教育,但是聪明机灵的他很快便从一个专业的宣传员,变成了一名优秀的指挥官,还在学校里多次受到毛主席的表扬。
从工农红军学校毕业以后,韦国清可以说是,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
过去他的作战风格只是勇猛无畏,在第四次反“围剿”战斗中,韦国清表现出的战术素养,已足以令人惊叹。
在第五次反“围剿”战斗失败以后,张国焘带领红四方面军准备南下,甚至还让红四方面军副参谋长李特来“要挟”毛主席。
对此毛主席表示可以让四方面军南下,但是特科团必须跟随队伍北上。
此时的特科团便是曾经的特科营,团长依然是韦国清担任。在收到毛主席命令以后,他毫不犹豫地便开始北上。
也是因为韦国清的这一举动,毛主席对他愈发的喜爱。
此后的几年间,韦国清战功累累,职位也水涨船高。
等到1935年的时候,年仅23岁的他,已经成为了特科营的营长,还带领着工兵连的战士们在乌江口用竹篓搭出了一座浮桥,供红军主力部队渡过乌江。
之后在抗日战争的过程中,韦国清先后在朱家岗战役、路西战役等重要战斗中,以出色的指挥歼敌无数,也因此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评价。
等到1948年解放战役正式由守反攻以后,毛主席更是亲自点将,让韦国清负责整个苏北战场的作战任务。
原本蒋介石认为,自己在苏北战场的部署已经天衣无缝,但没想到的是,韦国清竟然在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歼灭了国民党军2万余人,让蒋介石迫不得已将正在华东作战的三个师调回苏北。
虽然在此之后,面对蒋介石5个军的兵力,韦国清没有神勇的发挥,但还是牵制住了国民党5个军的兵力,为华中其他战区的战友,承受了大部分的压力。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主席在挑选援助越南人民军的军事顾问团团长人选时,他再一次想到了韦国清。
而这一次韦国清依然没有让毛主席失望,与陈赓一同帮助越南人民军,取得了边界战役的胜利。
从韦国清的诸多表现来看,毛主席对他的喜爱也不足为奇,能够因他而破例接受请客也是情理之中。
后来
韦国清邀请毛主席品尝蛇羹以后,知道毛主席喜爱游泳的他,又挑选了天晴晴朗的一天,邀请毛主席去邕江游泳。
同时他还安排一众南宁的运动健将们,一同在邕江向毛主席展现他们的训练成果。
整个冬泳过程中毛主席十分欢快,他与一众运动健将们谈笑风生,甚至不顾医生的劝阻,多游了整整半个小时。
从蛇羹到冬泳,再到之后的各种安排,毛主席都十分满意,既没有铺张浪费,也没有影响到当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
这样的安排,也只有韦国清能够做出。
等到南宁中央会议正式开始以后,韦国清毫不避讳地向一众中央领导报告说:“广西整体的工业发展还是落后,希望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能够得到一些项目的支持。”
毛主席听到这话以后,当即表示:“这不能怪你们,广西边上就是越南,仗一直在打就没停过。再加上本来地理位置就比较偏,中央提供的援助确实不多。”
于是在毛主席的建议之下,李富春副总理就广西的发展规划开始精心安排。
几个月后,韦国清和一众广西领导在中央的组织下,先后前往北京、上海等发展较好的地区进行考察,进一步促进了广西的发展。
韦国清将军可以说是,一个完全由中国共产党培养出的杰出人物,他的身上有着无数值得称道的革命精神,同时也是一位毛主席思想的践行者。
他一生坚持节俭质朴,甚至连一个私人的朋友都没有,可以说是将自己的整个人生,都奉献给了党和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