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里的故事》之“吕端大事不糊涂”

《宋史里的故事》之“吕端大事不糊涂”

人性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

只有做到以人为本,历史才有意义。每个历史人物身上都有很多可以评说的历史故事,每一个历史故事都是鲜活而生动的,都有值得后人借鉴的历史意义。所有这些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叠加在一起,就构成了千姿百态、灿若星河的民族历史。

北宋王朝有一个“吕端大事不糊涂”的历史故事,至今读来仍有警醒意义。

公元997年初,北宋的第二个皇帝宋太宗赵光义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弥留之际。在这种情况下,大臣吕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吕端当上宰相的时候,已经61岁了,属于典型的大器晚成。太宗皇帝重用他,正是看中了他沉稳持重的性格,认为他堪当大任,实际上是希望他能在不远的将来,承担起辅佐太子赵恒顺利登基的重任,完成皇位的平稳交替。

太宗皇帝任命吕端为宰相时,朝中曾有人反对,认为吕端平日里为人处事糊里糊涂,不宜为相。太宗皇帝却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吕端到底糊涂不糊涂,历史很快给出了答案。

大宦官王继恩是宋太宗终极一朝的红人,担任宣政使,十分受宠。因为当年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宋皇后急忙令王继恩出宫去把自己的儿子赵德芳召进来,然而王继恩却没有去找赵德芳,而是去把赵光义召了进来,这就为赵光义成为北宋第二个皇帝创造了条件。可以说,王继恩在宋太宗当上皇帝的过程中发挥了特殊重要的作用。

现如今宋太宗赵光义又即将离世,王继恩此时却忌惮太子赵恒英明神武,担心太宗之后如果是太子赵恒即位的话,自己的好日子就到头了。他认为,太子赵恒是既定的皇位继承人,如果拥护他为帝,太子肯定也不会感激他。而如果拥护已废的楚王赵元佐继位,元佐肯定就会感激他,他就有了二次拥立之功,可以永享荣华富贵。

公元997年三月,宋太宗驾崩,王继恩赤膊上阵,赵元佐是太宗长子,他拿出立嗣应立长为顺的理由企图说服李皇后,李皇后觉得不妥,认为这样的大事应该先与大臣们商量商量,于是就让王继恩去传召宰相吕端。两宋时期,由于实行扬文抑武的国策,文人的政治地位是很高的,君臣关系可以说在整个封建时代都是最融洽的。

吕端早就听闻了王继恩有拥立楚王元佐的图谋。如今见他奉李皇后谕旨前来宣召,虽然已经明白了几分,但却佯装不知,故意告诉王继恩,太宗已经提前写好了遗诏,就放在自己的书阁之中,还要他和自己一起去寻找。王继恩由于心里有鬼,当听到吕端的话之后非常紧张,他想自己先找到遗诏,然后再把它偷偷毁掉,以便实施自己的罪恶计划。

王继恩于是迫不及待地抢先走进了藏书阁,吕端见状立即将他反锁在屋里。然后自己赶快去见李皇后。王继恩这时才明白过来,他中了吕端的计,可惜为时晚矣。山不转水转,他的好日子也终于到头了。

李皇后见到吕端,说皇上晏驾,自古立嗣以立长为顺,而今应该怎样传位呢?

吕端肯定地说,先帝活着时册立太子,就是为了今日,太子是储君,这是绝对不能更改的。

吕端回答地凛然正气,李皇后没有办法再提出异议。吕端嘱咐内侍立刻传皇后谕旨,迎太子进宫,到福宁殿即位。

就这样,太子赵恒顺利到福宁殿继承皇位,然而却于帘后接见文武百官。吕端担心此时是有人假冒赵恒,硬是不拜新君,上奏卷帘,确认是真太子赵恒之后,这才回到大殿之下,率领文武百官参拜新皇帝。

吕端没有费一兵一卒,将一场可能掀起血雨腥风的宫廷政变用智慧化为乌有,保证了赵恒的顺利登基。赵恒就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宋真宗。

这便是“吕端大事不糊涂”的历史典故。

什么是大事?对于个人来说,生死才是大事,名利皆为小事。对于国家来说,国家的兴衰荣辱、最高权力的归属才是大事,其它皆为小事。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毛主席曾夸奖叶剑英元帅“吕端大事不糊涂”。后来,叶帅在结束十年内乱,拨乱反正、开创改革开放新纪元的历史关头,发挥了无可替代、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叶帅果真成了新时代的“吕端”。

《菜根谭》中讲:大聪明的人,小事必朦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盖伺察乃懵懂之根,而朦胧正聪明之窟也。

这句话的含义是: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在一些小事上不会太计较;愚蠢的人,在小事上总是很聪明。所以,在小事上聪明是一个人愚蠢的根源,而在小事上糊涂,才是一个人真正聪明的表现。

生活中总是容易见到一些耍不尽小聪明的人。他们善于见风使舵,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善于偷奸耍滑,掺杂施假,以次充好,以最小的投入换得最大的回报。总是容易占到小便宜,总是容易找到人生的捷径。然而他们却没有人生大智慧,也不懂生活的大道理。因为真正的成功是没有捷径可走的。与人相处久了,狐狸尾巴总会露出来的。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庄子曾经说过: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不惑也。人只要知道自己的愚笨或迷惑在什么地方,就不算是真正的愚笨或迷惑,是愚笨还是迷惑,每个人心里明白就足够了。如果能够把装糊涂上升到哲学的高度,那就是更高层次的修养了。

明朝的时候,唐伯虎被宁王请去家里,宁王想让他做幕僚。这对于满腹才华却又穷困潦倒的唐伯虎来说,可谓求之不得。刚开始他还以为自己终于遇上了伯乐,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了,很是高兴。但是他很快发现,宁王居心叵测,有犯上作乱的嫌疑,自己如果继续在宁王府做幕僚,早晚会受到无辜牵连。在历朝历代,谋反罪的刑罚都是最为严苛,是要诛灭九族的,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于是,唐伯虎开始装疯卖傻,整天在街上疯疯癫癫,甚至光着身体乱跑,弄得人人皆知。最后宁王没有办法,以为他精神出了问题,于是把唐伯虎送走了。后来,宁王兵败被俘,而唐伯虎却没有受到牵连。在大是大非面前,唐伯虎守住了人生底线。不是所有的钱都可以挣,不是所有的差都可以当,也不是所有的朋友都可以交。

到了清朝,郑板桥把“糊涂学说”发展到了更高层次,叫“难得糊涂”。这名官员兼文学大师的传世名言是说,人在该糊涂的时候就要糊涂一点,不必过于斤斤计较。后人感慨这短短的四个字却饱含丰富的人生哲理,便常常以横幅的形式悬挂于家中,成为做人处世的警言。“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不如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然而郑板桥是不是就真的自命清高,两耳不闻窗外事了呢?还真不是。他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家喻户晓,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牵动着他的感情。看似一桩桩小事,郑板桥却把它当成了大事,他也成为爱民如子的官员典范。

人生在世“难得糊涂”,这是很难达到的境界。生活中,我们尽可能把自己的内心调整到一个平静温和的状态,不计较一些鸡毛蒜皮的的小事,而在大事上不犯糊涂、明辨是非。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总有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

那一些表面上占便宜的人未必是真有智慧,在他看不到的地方或许已经吃亏了。舍和得是一对矛盾,爱占小便宜的人,从来都没有发大财的。而反观那一些大智若愚的人,懂得人生取舍的人,才拥有真正的智慧。他们在别人看不到的层面,收获了人生最珍贵的东西。

所以说,学习宋史,学习吕端,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这才是一个人最高的境界。

作者简介

刘尚钞,男,河南省社旗县大冯营乡人。现居北京,在一家科研机构从事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喜欢用文字记录点滴生活,擅长散文随笔、古体诗词。头条号乡土大河南特约撰稿人。

相关推荐

​鱼类图鉴:常见的100种灯科鱼(上)

190

鱼类图鉴:常见的100种灯科鱼(上) 又是大家最喜欢的鱼类图鉴时间,这一次为大家整理了100种常见的灯科鱼品种,相信各位看了之后肯定会心里痒痒的也准备去入手几个品种~~但是呢...

​50米各种泳姿世界纪录,你知道多少?

​50米各种泳姿世界纪录,你知道多少?

172

50米各种泳姿世界纪录,你知道多少? 在游泳这个运动项目中,50米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距离。它不仅考验着运动员的速度和爆发力,还要求他们在水中展现出高超的技术水平。那么,...

​子孙三代都是牛人!柳传志这一家人不简单

​子孙三代都是牛人!柳传志这一家人不简单

85

子孙三代都是牛人!柳传志这一家人不简单 提起柳传志这三个字,想必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名字,曾经响彻大半个中国。柳传志被人们称为“中国IT教父”、“中国创业教父”、...

​DNF炽天使,这些换装你值得拥有

​DNF炽天使,这些换装你值得拥有

71

DNF炽天使,这些换装你值得拥有 昨天基本将装备部分介绍完毕,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炽天使的部分一觉换装和比较有意思的其他装备,这部分装备因为换装系统的存在,所以被更大化的...

​铁血军魂在,万里长城存-致敬我的男神刘金沂

​铁血军魂在,万里长城存-致敬我的男神刘金沂

152

铁血军魂在,万里长城存-致敬我的男神刘金沂 文/作者:薛菇凉/薛薛小太阳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为薛菇凉/薛薛小太阳原创,若转载,请联系作者。 (注: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朋友和我...

​楼顶空降5米大佛 不时会有路人围观拍照

84

楼顶空降5米大佛 不时会有路人围观拍照 (文章原标题:5米大佛空降楼顶 神态祥和坐东面西背靠青山) 楼顶空降5米大佛 不时会有路人围观拍照。 2017年3月22日,在河南郑州新密市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