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定方-平定天下再无憾

苏定方-平定天下再无憾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王朝。那么唐朝什么时候疆域最大呢?答案是在唐高宗时期。这与唐高宗雄才大略和勇敢用人有关,也证明了唐高宗并不是一个依靠女皇武则天的软弱皇帝。而选贤任能的唐高宗任用的最重要的武将,就是苏定方。

一、苏定方其人

苏定方本名苏烈,定方是他的字。定方者,平定四方尔,再加上苏定方生活于隋末唐初,所以苏定方注定是一个不平凡人。

苏定方起身于平定内乱。隋炀帝三征高丽后,天下大乱。大匪徒张金称在山东、河北等地为非作歹,苏定方奉大隋朝廷之命平定张金称。在经历数十场战斗中,苏定方击溃张金称的叛军,并且击杀张金称。因此,周围百姓往往依附苏定方。

苏定方

奈何天下大乱,隋炀帝死去后,天下无主,苏定方应该怎么办?在历史中,苏定方选择了跟随大军阀,先是河北枭雄窦建德,然后是刘黑闼。岂料即将出世的是来自关陇贵族集团、发迹于晋阳城的李渊、李世民父子,苏定方没机会给二人效力。面对天下一统,李世民已经兵临城下的情况,苏定方决定解甲归田,隐匿乡间。若是李唐王室就此天下一统,恐怕接下来的历史中,再无苏定方的身影。

二、灭东突厥

奈何李唐王室需要解决一个历史问题:北方的民族的身份问题。

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华夏汉族基本上生活在长城以南区域。但是这就有一个严重问题:北方的游牧民族怎么办?

在炎黄时期,黄帝从北方森林南下,与南部的炎帝神农氏合流,形成炎黄子孙华夏族。在秦始皇时期和汉武帝时期,都是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进行武装决战,结果秦国崩了,汉武帝也是险些让大汉帝国财政崩溃,从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积攒的家业荡然一空。倒是鲜卑民族自己给了一个较好的答复,鲜卑民族的拓跋鲜卑氏是以草原大汗的身份继任的中原皇帝,所以在北魏拓跋时期,草原民族不是都抵抗拓跋氏,而是有的赞成,有的反对,北魏只需要将捣蛋的柔然击溃,其他民族就臣服了。作为鲜卑继承者,李唐王室的李世民继承了来自隋朝隋文帝的天可汗名声,但是北方突厥不同意,于是就让大唐和突厥进行对抗,其他民族如奚、霫、回纥、铁勒等部落尊崇强者即可。

在这个历史逻辑下,李唐与突厥的斗争就不可避免。然而在历史的巧合中,李世民刚刚玄武门之变,北方突厥颉利可汗就策马来到长安的渭水附近,危难关头李世民带领本部精锐出长安,与颉利可汗在渭水畔对峙。颉利可汗被李世民的空城计唬住了,不敢妄动,双方斩白马为誓,共同退兵。但是颉利可汗的行为无疑是给了李世民一道响亮耳光。于是在贞观第三年,藉着突厥偷袭唐朝边境的缘由,李世民发兵六部十余万人讨伐突厥,李道宗就是此部人马。而在此次北伐大军总指挥李靖麾下,就有大将苏定方。毕竟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像苏定方这类勇武之士,在此国难之际不会袖手不管。

苏定方

苏定方此战表现英武,多次会战之后,将颉利可汗所在部彻底打散。此时,突厥已经从原来的名义上的东西突厥变成实际的东西突厥,而东突厥徒有名声,再无实际。颉利可汗本人被唐军献俘李世民,李世民网开一面,对于颉利可汗并没有杀害,只是让他作为长安贵族。颉利可汗最后老死在李唐国境。

此战后,李世民的天可汗被草原各民族承认。而苏定方表现突出,累功升至左卫中郎将。只是之后二十多年,苏定方原地踏步。

三、功至天下

李世民去世了,唐高宗李治继位。这位在太子时机柔弱之人即位后变得雷厉风行,将对自己不利的长孙无忌家族迅速平定。此时似乎嗅到了大唐内部不稳定的消息,朝鲜高句丽突袭朝鲜民族新罗,新罗向大唐求助。

唐高宗李治面对两个政治难题。一个是高丽,在帝国东部,隋炀帝实际就是死于高丽三大征;一个是西突厥,在帝国西部。虽然李世民让物理意义上的东突厥消失了,但是西突厥不承认东突厥的失败,相反,他们认为是李唐占据了东突厥的位置。而颉利可汗的失败让突厥认识到了合则两利、分则两败的事实,西突厥此时非常团结,而且原东突厥的遗民也支持西突厥,是李唐边界大患。唐高宗此时希望对西突厥动手,因为西突厥占据丝绸之路。但是朝鲜的乱局不能不平定,因为放任不管可能会步隋炀帝后尘。

危难时刻,李治作为皇帝大胆启用苏定方和程名振。苏定方和程名振都是窦建德的人,特别是苏定方,李世民时期二十多年不见动弹,备受打压。面对唐高宗的信任,苏定方牛刀小试,便将高句丽和他的小弟百济的叛军击退。

苏定方

略有小成的苏定方被唐高宗李治紧急调往西域,参加大将军程枝节指挥的平定西突厥之战。程枝节就是程咬金,军中威望极高,但是指挥能力较李靖、李勣(徐茂公)还是较差一点,唐军并无所图。第二年,李治索性让苏定方统领全局。苏定方深知此战目的并不在杀敌,而是在民心取向。在西域,苏定方争取民心,唯独对于西突厥狠狠追击。可是西突厥也不是省油的灯,首领阿史那贺鲁数十倍唐军的人数,对于苏定方完全不予以正眼看待。对此,苏定方一方面接纳薛仁贵的意见,收拢西突厥反对派,让他们不和阿史那贺鲁一起动兵。一方面出奇兵,利用西突厥的大意,以雪天突袭西突厥兵。西突厥大败,阿史那贺鲁被苏定方所捉,带到太原向李治献俘。

至此,唐朝疆域远到中亚,是唐朝版图最大的时期。那个时候什么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都是中国版图,唐朝西至里海。在那个时候的吉尔吉斯斯坦诞生了一个可爱的男孩,三岁回到中原,他叫做李白。

西域平定,东方战事再起,毕竟苏定方解新罗之围并不是唐军主力。在太原城下,献俘的苏定方被李治委以重任,再次东来。为了缓解李治的心头之患,苏定方带领大军平定高丽、百济,此战异常艰辛。毕竟朝鲜苦寒,唐军战士粮食根本无法保障。而此时原突厥麾下铁勒部的回纥比粟毒与同罗、仆固进犯边境,唐高宗无奈只得从苏定方麾下抽调兵马前去平叛。苏定方做到了将高丽的进攻态势压制,但是也做不到太多,只得退兵。而平定高丽之乱,留给了苏定方的下级薛仁贵。

当东部战事平定,西部战事又起,苏定方被派往西域,解决吐蕃和吐谷浑的纷争。吐蕃就是西藏人,文成公主进藏就是这家。而吐谷浑是慕容鲜卑建立的国家,当初五胡乱华时期的一堆燕国都是吐谷浑的皇家亲戚。简单来说,吐蕃和吐谷浑都是李唐王室的姻亲,这仗不好打。

苏定方赶往西域前线,为西域安宁特别是民族和谐相处做出很多贡献,只可惜不多时便积劳成疾去世。李治哀叹,并立即下诏,追赠苏定方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庄”(谥法按:威而不猛曰庄)。

寒言冰语

苏定方是小说《隋唐演义》被黑化的主要对象,这是因为苏定方有三大不合时宜。

1.非本部不合时宜。苏定方不是李唐晋阳起兵人马,不是瓦岗寨群雄。苏定方是窦建德的人,也不是窦建德的嫡系,其实是备受冷落的。若是苏定方学习程名振,安安稳稳做个普通人也就罢了。但是苏定方不认命,他为了自己的国家呕心沥血,在封建社会是很不合时宜的。

2.功勋不合时宜。苏定方是实际上建立李唐不世功勋的人,但是这不应该是他的功勋,而是皇帝的功勋。苏定方若是因此与皇帝争功,他就不合时宜。到今天为止很多人都认为大唐帝国疆域最广的时候可能是唐太宗或者唐明皇时期,其实是是错误的,真正最大疆域是唐高宗李治时期,而执行人是苏定方。

3.结交小人不合时宜。苏定方与许敬宗是好友,而许敬宗是支持武则天为皇后的重要人员。古代认为武则天称帝是牝鸡司晨,认为许敬宗攀附权贵,所以认为与许敬宗较好的苏定方也是小人。

苏定方

苏定方是小人的民间流传很广,比如《隋唐演义》《说唐》都有奸臣苏定方谋害罗成等故事。在此要分明一点,历史是历史,小说家言是小说家言,不可同日而语。小说剧情的苏定方、李道宗都是坏人,但是历史中这二人都是刑天英雄。

苏定方的死亡,按照小说家言,最可笑的,是被新罗大将金庾信设计毒杀。做出这一论断的,是今天的韩国学者。可见小说家在哪一国都有,推断也是天南海北都有。因为据吐蕃历史记载,此时的苏定方还在西线平定吐蕃军队,怎么可能出现在东线的朝鲜战场。当然这不能排除古代朝鲜人素来喜欢用毒杀人的传统,毕竟草原是禁止用毒杀人的。苏定方作为文学反面形象也算是死的五花八门。

而苏定方的三大不合时宜,在今天来看,恰恰是封建社会的余毒。

1.驳非本部不合时宜。既然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哪里有本部非本部之说?既然压制人员无法因人胜任,就是无道表现,不要给无能者贴金。李世民纵然功劳很大,不能改变他的优缺点。玄武门之变、压制苏定方、解决不了高丽之乱都是他无能的体现。解决高丽之乱的是李治而不是李世民。李世民是雄主不错,不代表他没有缺点。对于这种人,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不要偏颇,这就是辩证法的意义。

2.驳功勋不合时宜。苏定方就是立有大功,在封建社会不被承认。但是今天,我们重新看到历史,应该发现这些背景不强、靠自身能力打拼的人,以及他们的功业。特别是苏定方的功业很多时候不是依靠他自己,而是依靠民族和谐和中华各族一起维持稳定,保证平安的决心。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应该吸取的经验。

3.驳结交小人。许敬宗因为结交武则天就被认作坏人。但是为什么女子不能称帝?这本身就是封建余毒,况且武则天时代远比中晚唐时代好,承认武则天的好怎么了?再有人说许敬宗改国史,我知道的改国史是李世民,史书记载李建成一无是处,的确该杀。我只是不明白李建成是怎么以一事无成的身份当那么多年太子的。这才叫改国史,许敬宗那个叫做揣摩上意,虽然不好,但也不是十恶不赦的行为。事实上作为瓦岗寨余孽,又是李密文书,许敬宗身份很特殊。若不是唐高宗启用一群李世民不用的人,可能史书根本留不下许敬宗的名字。许敬宗只是恰好结交了同时失意的苏定方,而二人恰好在唐高宗时期启用,而已。实际上二人都没活到武则天武皇时代,所以二人的交情只能见证二人不忘旧情,说不了太多的事。

苏定方

最后,说说苏定方的刑天精神。

苏定方是一种壮志未酬的心态,他做到了诸葛武侯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做到了李广的“桃李之下自成蹊”。苏定方死的也很是时候,他没有做到“功高震主”,而且死在了重用他的皇帝之前,至少从今天来看,看不出他有什么野心。所以苏定方从某个角度来说,是完美军人的体现。苏定方的刑天精神,主要体现在未能实现国家安稳、平定战争。

为了让他的事业得以继续,苏定方提拔了一个人,那就是裴行俭,也是一代儒将。加上苏定方一直培养的军中下属薛仁贵,一武一文,两员大将是唐高宗时期的重要将领,他们为国家安定做出重要贡献。

除此之外,苏定方再无别的遗憾。

相关推荐

​美军最喜欢用的枪-M249机枪

​美军最喜欢用的枪-M249机枪

113

美军最喜欢用的枪-M249机枪 这是一支被低估的步枪。作为空投武器,它具有非常低的出射率和大量的弹药储备。它不仅可以节省背包空间,还可以在扫描中显示出很大的优势。其子弹的...

​外国人眼中的春节新变化

143

外国人眼中的春节新变化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春节已走出国门,成为全球瞩目的节日。 每逢春节,春运、电子红包、春晚等都成为颇受关注的话题,境外主流媒体甚至...

​一个女研究生的自述

​一个女研究生的自述

147

一个女研究生的自述 我出生于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并不属于那种高智商和高情商的人。本人从小学习认真刻苦,但成绩在市区的一个普通中学的好班,也就是所谓...

​什么是上善若水?他的寓意是什么?

109

什么是上善若水?他的寓意是什么? 上善若水,是出自中国传统文化典籍《道德经》中的名言,意思是最高级别的善就像水一样,具有柔和、无私、温和、平和、自然、不争的品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