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九段线的来龙去脉 最近菲律宾频繁在南海挑衅
在我们开始了解九段线的来历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个神秘的东西叫做九段线。九段线它全名叫做"南海九段线",是南海的边界线。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国家和东南亚其他国家之间的海洋领域的分界线也就是国界线。
九段线内的海域属于我们国家,大约有200万平方公里;而九段线以外的海域则属于其他国家,大约有150万平方公里。把它们加在一起就是整个南海的海域。如果你看地图会发现南海地区有九条红色的线段,它们像是断断续续地围成了一个"U"字形,就好像是在给南海的部分海域画了个圈圈。这些线段就是我们所说的九段线,因为呈现出"U"型所以也被叫做"U型线"。而这个线段的底部就是万安滩,是我们国家油气储存量最丰富的海域之一。
不过由于万安滩靠近九段线的底部,所以它也成为了东南亚各国争夺的焦点。我们国家曾经在这里和越南进行过多次对峙,甚至爆发过多次冲突。不过要是你觉得九段线这个名字太普通了,没关系它还有其他几个名字,比如水域线、权力线范围线等等。不管叫什么名字,九段线内的海域都是我们国家的固有领土,这个事实是不容更改也不容置疑的。好了我们已经介绍了九段线,现在继续了解一下它的来历。
虽然九段线是在新中国建立后设计的,并开始沿用但它的历史可是非常悠久的。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在秦朝平定了百越之后,他们在百越地区设置了象郡等三个郡,负责管理百越的事务。其中象郡的管辖范围就包括了现在南海海域的一部分,而这部分海域的边界就是最早的九段线。
不过当时秦朝实力强大,周边国家根本不敢和他们争夺领土,所以秦朝并没有在地图上画出明显的线段来表示领海范围。后来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中原王朝对南海地区的探索越来越多,对南海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他们给一些重要的岛礁取了名字,以表示对这些岛礁的管理权,比如曾母暗沙、郑和群礁等等,可以说南海从古至今一直都是我们国家的重要领土。
不过在清朝时期因为清朝统治者对南海领土、主权的轻视以及欧洲列强的入侵。南海的主权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像法国这样的国家,他们借助强大的武力非法占据了很多岛礁把它们当成自己的殖民地,迫使南海地区一度陷入了混乱。而清朝政府对此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维护领土主权。然而随着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中国人民开始觉醒并反抗外国侵略者。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领土问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并继承了清朝的领土主权。在1928年,中华民国政府在南海地区划定了一条边界线,这就是九段线的最早形式。九段线最初的设定是基于中国古代的地理和历史记录,以及对南海地区的实地调查。它在地图上被绘制成九个断断续续的线段,围绕着中国的南海领土,这条线段的目的是为了明确中国的领海范围,并维护中国在南海地区的主权。
九段线的设定并没有引起太多争议,因为当时大多数国家对南海地区并没有特别强烈的兴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南海地区的战略和经济价值逐渐显现,引起了更多国家的关注和争夺。特别是在二战后许多岛礁和海域被日本占领,而后又在战后归还给了中国。这些争议的岛屿包括钓鱼岛(中国称之为钓鱼岛,日本称之为尖阁诸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等。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海军实力的增强促使中国开始迅速回收岛礁。由于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在国力上存在巨大差距,它们大部分无力还手,所以占据的岛礁很快回到了中国的怀抱。南沙群岛的问题也得到了良好的解决。然而英国、美国等国家显然不愿意看到中国稳定南海。
在1994年,它们提起并签署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再一次暗地里挑动东南亚各国的野心。东南亚各国看到这个公约的签署,也意识到英美等国的意图再次频繁挑衅中国企图占领南沙群岛。
此外由于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在南海地区发现了大量资源,进一步激发了它们的野心,使它们的入侵行动变得更加疯狂,各种摩擦和冲突在南海上持续发生。
尽管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大部分南沙群礁已经被中国收回。但由于各种原因,如红麻岛、鬼喊礁等一些岛礁,仍然在东南亚各国的控制之下。
据统计目前有45个岛礁被东南亚各国占据,其中越南占据最多有20多个,而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等国只占据一两个。为了稳固南海主权防止东南亚各国进一步入侵,中国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在南海地区进行填海造岛的工作。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国家领土和领海的完整,最终还是依赖于国家的实力。只有国家变得强大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领土完整。
尽管像九段线这样的国际共识对于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有很大帮助,但在面对具体利益时一些国家可能会毫不犹豫地忽视它,根本不顾及国际舆论。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像九段线这样的国际共识,但更加重要的是注重国家实力的增强。只有国家实力增强了九段线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