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街道以全域环境品质提升绘就“新画卷”
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
党建引领 向美而行
石井街道以全域环境品质提升绘就“新画卷”
石井街道辖区焕发新颜。
石井街道将危险边坡整治复绿后打造成景观小品。
石井街道福民路小型无人清扫机穿梭其中。
走进社区,城市道路平整宽敞、景观小品扮靓街头;走进城中村,沿街风貌大为改观,背街小巷焕然一新;走进公园,林木葱郁繁花似锦,居民闲适悠然自得……行走在坪山区石井街道,一个个环境品质提升的美好场景渐次扑面而来。
近日,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发布2023年二季度深圳市市容环境综合指数测评结果,石井街道获评“A+”,排名全市各街道前列、全区第一。 这样一张“高分答卷”,见证了石井街道辖区环境卫生品质的显著提升,也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的生动注脚。
今年以来,石井街道激活党建红色引擎,把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管理贯穿到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让更多居民群众及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城市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让优良环境品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为加快建设“山水石井、科教都会、门户新城”提供支撑,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速变成现实图景。
党建引领综合网格 助推环境品质大提升
“有了小区党支部后,专业物业公司引进来了,现在路面平整了,公园翻新了,垃圾分类点有了,有什么意见我们都可以直接反映!”家住石井街道李屋小区的李先生喜滋滋地说。李屋小区的喜人变化,是石井街道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模式、构建多元主体共治机制的一个缩影。
当前,石井街道整体形态仍是城乡结合部,居住环境以城中村为主,存在城中村数量多、面积大、范围广、基础差,人员流动频繁、居住区域和生产厂区犬牙交错等问题,规范管理难度随之增大。加之服务资源和服务对象相对分散,又缺少专业物业管理,由此引发的环境卫生、乱停车、安全隐患问题层出不穷,使得城中村治理一直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为破解城中村治理短板顽疾,石井街道以城市基层党建为动力,突出网格精细化治理,构建“4个社区+39个综合网格+66个基础网格”的空间体系。按照“规模适度、力量相当、标准一致”原则,在先期66个基础网格“适村化”改革基础上,以城中村、工业园、驻街单位为基本治理单元,将4个社区全域划分39个综合网格(33个城中村+3个小区+3个其他区域),有效整合城管、市政、网格、治安、整治队等“5+N”队伍力量,实现网格物理空间与环境治理空间无缝匹配,推动各项环境治理举措落入格内,真正实现人往基层走、资源向基层倾斜。创新“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环境整治”工作模式,深入推进城市空间管理服务改革,通过“公共空间政府承担+私人空间个人付费”相结合方式,把环卫、绿化、消杀、路灯等配套服务送到城中村居民楼梯口,实现辖区公共空间100%纳管。有效解决了以往城中村“党建引领作用发挥不足、市容环境脏乱差、城中村小区引入物业难度大”等问题,推进老旧小区、城中村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城中村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
深化责任体系改革 凝聚基层治理强合力
“乱涂乱画消失了,破损的台阶修复了,如果说原来是‘脏乱差’,现在就是‘白净美’!”谈起福民路的变化,居民陈阿姨竖起大拇指。福民路的焕然一新,是石井街道通过苦干实干破解“老大难”的一个精彩缩影。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进行责任划分,各部门强化统筹协调、密切协作配合,压实市容环境管理责任,让该路段的市容环境品质得以持续提升。
从配合区城管局开展“环卫质量提升月”行动,开展“大冲洗、大清扫”行动,到强化环卫系统培训,开展“市容环境训改日”行动,再到加强日常巡查督导,开展市容环境集中整治“百日行动”……一项项实实在在的行动,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成为街道颜值更美、气质更佳的内在密码。
做好环境品质提升的大文章,形成推动环境品质提升的整体合力,机制保障是重点。为此,石井街道不断理顺工作机制,下好“一盘棋”、拧紧“一股绳”,全力推动实现辖区环境品质“精彩蝶变”。
坚持高位统筹,建立分点包干责任制。街道层面,石井街道主要领导将环境品质提升作为街道重点工作,成立石井街道环境品质提升工作小组,科级以上干部对市政道路、集贸市场、建筑工地、商业街等重要失分点位包干;社区层面,各社区党委书记负责城中村市容环境,重点抓好宣传教育、日常巡查、“清洁家园行动”,引导督促居民群众做好房前屋后卫生。
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多方协作联动机制。街道印发《石井街道2023年市容环境综合指数测评职责分工方案》,制定分工,会同相关部门和社区加强联动配合,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切实压实市容环境管理责任。
加强日常监管,建立长效提升督导机制。对辖区33个居民小组开展环卫指数测评工作,通过环境卫生和市容秩序的长效测评机制,以评促建、以评促改,逐步提升辖区城中村环境卫生品质。创新制作石井街道环卫测评红黄牌警示一览表,建立环卫测评B、C等级点位红黄牌警示机制,督促及时整改,持续提升市容环境品质和市民满意度。
聚焦共建共治共享 焕发城区服务新活力
环境品质提升,推动居民“幸福指数”提升。从南坪快速驶进坪葵路,一个充满设计感的“石井欢迎您”景观小品映入眼帘,成为街道新地标。难以想象,这里原是一处危险边坡,通过边坡复绿和景观打造,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也成为街道一道靓丽风景线。
这样别致典雅的景观小品,在石井街道逐渐变得随处可见。石井街道将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和市容环境品质提升相结合,在主要道路和辖区主要区域设置多个景观小品,提升文明形象、展现石井风貌,大大提升街道“颜值”。
精细化治理,石井街道注重“温度”和“满意度”。在流动摊贩治理方面,石井街道化“堵”为“疏”,在走访调查民情民意,耐心听取摊贩意见后,在深圳技术大学周边选取适宜位置设置了临时疏导区,并对疏导区进行硬底化和画线处理,免费提供180余个临时摊位供流动商贩使用,成为商贩固定“落脚点”,既管好市容,又留住烟火气,为附近居民提供了一个吃饭、交流、娱乐的好去处。
一处处“微改造”、“小提升”,让居民从家门口看得见、摸得着的更新中感受幸福生活,也带动更多“志愿红”加入环境品质提升的大队伍,共同绘就美丽石井新画卷。“通过我们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和广泛宣传,居民小组环境明显改善,市民文明素质普遍提升,很多人自愿加入志愿者队伍,为创造舒适宜居家园共同努力。”石井社区李屋居民小组志愿者小冯说。如今在李屋,巷道干净整齐,车辆停放有序,邻里和睦友善,文明实践蔚然成风。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接下来,石井街道将持之以恒抓实各项工作,积极打造环境品质提升的“石井样板”,努力为“创新坪山、未来之城”建设注入新动能、贡献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