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冰》的原型刘招华的老板陈炳锡,潜逃到曼谷因“拜佛”被抓
#精品长文创作季#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故事瞬间
文|娜娜日常吖
编辑|娜娜日常吖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猎冰》中,男主角黄宗伟这个角色原型就是90年代著名的大枭刘招华。其实当时和刘招华齐名的还有一个传奇人物,他就是陈炳锡。
这哥们儿从一个穷苦农民,靠着胆大包天的手段混成了当年广东三大毒王之一。30多年里他可说是黑白两道通吃,满打满算的一条好汉。结果最后还是栽在了一件看似无伤大雅的小事上,真是令人叹息。
今天咱就来扒扒这位陈老大的恶道传奇,看看到底是怎么败在了自己的“好事”上。话不多说,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位陈大佬到底惹了多大的祸端,竟会沦落到这步田地。
陈炳锡的成长经历
陈炳锡生于1956年,出生地是广东普宁。这地方是典型的穷山恶水,陈炳锡一家人非常贫困,为了糊口,他母亲还带着他出去乞讨过。由于家境实在太差,陈炳锡初中没念完就提前辍学回家,开始帮着父母种田。
不过这小伙子比较聪明能干,光种地养活一家人显然不够,他还做起了小买卖来贴补家用。鸡鸭鱼肉,陈炳锡什么都敢卖,也确实凭借这手段把家里的日子过上了小康。
80年代的时候,普宁已经成了南北货物的重要集散地。这个位置优势给了陈炳锡很好的发展机会。他开始从事起了药材和布匹的买卖,一下子就成了当地首富。
不过我们这位陈老大可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那种实业做派人士。眼见毒品这个行当利润高又货源充足,陈炳锡二话不说就加入了这个行业。
更牛逼的是,他卖货的方式特别摧枯拉朽,居然是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推销。一看就知道,这哥们儿当年是有多么的胆大包天!
90年代成为三大毒王之一
到了90年代中期,冰毒这种新型毒品开始流行,陈炳锡也跟着转型做起了这一行。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他四处寻觅可以直接获取货源的渠道。
这时,陈炳锡认识了同乡毒枭庄顺胜,两人称兄道弟,联手把毒品生意做大。几年时间下来,陈炳锡就成了普宁毒品的老大。不过他的野心还不止如此,想要占领整个港澳和东南亚市场。
1998年,陈炳锡遇到了同样以制毒闻名的刘招华。
刘招华展示了自己的新技术,正中下怀的陈大佬立刻看中了他。两人很快达成合作,在普宁建立工厂生产冰毒。陈炳锡出资金,刘招华负责技术指导。
不过实验产出的冰毒纯度不高,也一直无法做出理想的结晶体。原因是陈炳锡的小舅子故意破坏,想多收些厂房租金。不过这也让大家意识到,留在村子里生产风险太大,得另觅他处才行。
于是陈炳锡把工厂直接搬到了宁夏,这里条件更好,产能也得到保证。在刘招华的指导下,一个月就能生产出一吨冰毒。陈炳锡分得的钱有2700万元,不过他觉得还可以从刘招华那里再多捞一票。
1999年11月,陈炳锡就约刘招华来广州商量分成的事情。没想到这时候,他们的运输员罗建光被抓了,生意面临巨大风险。陈炳锡和刘招华不得不立即各自逃亡,也就此分道扬镳。
逃亡海外 在曼谷藏匿
很快,罗建光就招认出了刘招华和陈炳锡。警方在国内大范围搜捕,但四年都没找到陈炳锡的下落。原来他早就用假护照逃到了泰国曼谷。
不过到了异国他又没有现金流,只能再次发难,拉上一帮歹徒去缅甸找谭晓林要钱,最后没果而返。陈炳锡只好在曼谷过起了低调的生活,和过去的熟人都断了联系,儿子也被送到香港定居。
因喜欢拜佛暴露行踪
陈炳锡在逃亡生活中有一个习惯,就是经常去寺庙拜佛。这也成了警方抓捕他的重要线索。警察对曼谷的寺庙进行大范围排查,终于确定了陈炳锡的准确藏身之处。
2003年11月,睽违四年之后,这位逃亡在外的大毒枭终于再次落网。次年,他的老搭档刘招华也在国内被抓获。
2009年1月9日,陈炳锡在广州被执行了死刑。临终前他告诫子女要好好生活,不要走他当年的老路。一个当年称霸一方的毒枭就此跌入尽头,也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这件事情很快就在网上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大家对陈炳锡结局看法不一。有网友认为陈炳锡干的事情实在太坏,被抓才是活该。
毒品害人不浅,他这样大搞毒品生意自然要受到法律惩罚。但是也有网友认为陈炳锡只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在贫困落后的农村,如果不想饿死也只能走这条路。陈炳锡虽然做错事,但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而且30多年过去,他在监狱里也受够惩罚,没有必要再枪决他。还有网友则认为关键不在陈炳锡个人,而是整个体制环境存在问题。
只有进一步发展经济,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类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法律惩处结合照顾弱者,才是人性化的做法。
从陈炳锡的传奇经历,我们可以深刻反思毒品对一个人和家庭的危害。同时也应该看到,生存环境的改善和体制机制的创新,才能真正减少这类问题的产生。
陈炳锡虽然走上了邪路,但他的教训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值得铭记。你认为我们还能从这个故事中获得哪些其他启示?欢迎在评论区与大家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