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谷建芬,中年丧母,晚年丧夫,丧女,坎坷的人生让她疲惫
谷建芬的创作,对中国音乐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开拓作用。
在内地歌坛,提起谷建芬,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烛光里的妈妈》《歌声与微笑》《今天是你的生日》《20年后再相会》……这些风格清新,旋律优美的歌曲整整影响了两代人。
她为中国流行歌坛,培育出了一批批优秀歌手。
无疑是,为中国流行音乐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为什么?从事流行歌曲创作的谷建芬,到了晚年又开始创作儿歌了呢?
2015年10月,谷建芬的丈夫邢波,因心脏病恶化抢救无效,撇下谷建芬母女,离开了人世。
老伴儿的离世,让谷建芬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然而“屋漏偏临连阴雨”。
2016年五月,她的小女儿谷千慧,又被查出脑动脉瘤。
这一消息,对谷建芬简直是“晴天霹雳。”
从发病到去世,短短15天的时间,这位爱女就离开了她的妈妈!
仅仅半年多,谷建芬就痛失老伴和爱女。
让这位受人尊敬的音乐家,再也没有活下去的勇气。
从此屏蔽了自己的生活,患上抑郁症的谷建芬,不说不笑,不吃不喝。
这可急坏了她的大女儿谷婴,干脆搬到妈妈身边,没日没夜地照顾她。
谷建芬的不幸,很快牵动了她爱生们的心。尤其是毛阿敏,那英,隔三差五地来看望她们的恩师。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
经过大女儿和学生们,细心的照顾和耐心的陪伴,终于谷建芬慢慢从悲痛的深渊中走了出来。
继续她未完成的创作《新歌学堂》。
谷建芬:1935年出生,祖籍山东威海。
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后。
1941年,谷建芬随着他的父母回国,一家人定居大连。
小小年纪的她,不懂发生了什么事,还常常哭闹,看到新家破破烂烂,闹着要回日本的家。
她的父母都有点生气地说:“这才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
那时候是被迫无奈,在日本维持生计的。
她虽然不知道父母为何会生气,但乖巧的她,从此没再提这件事。
天生对音乐喜爱的谷建芬,告诉父母,音乐是她生命里不可缺少的东西。
所有的喜怒哀乐,都会在音乐里体现出来。
1950年,她考进了旅大文工团,担任钢琴伴奏师。
1951年,16岁的谷建芬,认识了旅大歌舞团的舞蹈演员――邢波。
邢波原名邢忠诚,祖籍山东省海阳县,1932年在大连出生。
一见钟情的两个人,开始谈起了恋爱。
恋爱期间,邢波对谷建芬是百般呵护,还送给谷建芬一个日记本作为定情礼物。
直至今日,保存完好无损的日记本,谷建芬拿出来看到,都会满眼热泪。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他们准备结婚的时候。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运动开始了,由于她出生在日本,肯定会受到牵连。
1958年,她得到通知,要被下放到江苏徐州农村去劳动。
当谷建芬准备离开时,她不想邢波被牵连进去,所以向他提出了分手。
俗话说“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两个人的感情,已经到了不可分离的地步。
邢波执着地说:“不管你遇到什么事,我都和你一起承担。”
话没说完,这对有情人抱头痛哭!
谷建芬恋恋不舍的,跟邢波道别后,到农村去了。
从小没吃过苦的谷建芬,在农村挑粪,插秧,挑水,什么农活都得干。
由于谷建芬戴着眼镜,干活十分不方便,在一次插秧的时候,她一低头眼睛掉下来,不小心摔坏了。
农村人哪有会修眼镜的,于是她给邢波写了一封信,寻求帮助。
收到信的邢波,二话不说,配好眼镜,连夜坐火车送到徐州,第二天又赶回北京上班。
这份坚贞不渝的爱情,支撑起了谷建芬在农村,所受的艰苦岁月。
1964年,他向单位写了多少份结婚的申请报告,一次次的不准没有让她放弃。
俗话说:“皇天不负有心人”,她的申请,终于得到了批准。
有情人终成眷属,两个人正式结婚了。
第二年大女儿谷英出生了,这个小生命,给家庭带了无穷的欢乐和幸福。
1968年,谷建芬又生下了小女儿谷千惠。
生完孩子不到三个月,谷建芬又被调回了农村,把两个孩子交给了丈夫。
丈夫一人,又得工作,又得拉扯两个孩子,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尽管如此,他没有一句抱怨和唠叨,还反过来安慰谷建芬。
看到丈夫一人又当爹又当妈的,谷建芬于心不忍,只能求助他的母亲,来陪丈夫一起照顾两个女儿。
她在农村这期间,年仅50多岁的母亲病倒了,因为无法到大连去照顾和陪伴她。
直到母亲去世,一直是她心中的一大遗憾。
1976年特殊时期过去了,两个女儿没有自己的陪伴,也都上小学了。
看到两个聪明漂亮,活泼可爱的女儿,谷建芬对丈夫充满了感恩和愧疚。
谷建芬非常庆幸,遇到了懂她,爱她的好丈夫邢波。
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家庭和孩子,谷建芬重新回到了中央歌舞团。
谷建芬拼命的工作,不停地创作,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创作的百首歌曲,唱红了大江南北,大街小巷。
从中受到很多的困难与曲折,只有她和她的丈夫自己知道。
其中最为心酸的就是《三国演义》中创作的15首歌曲,她在剧组整整呆了三年。除了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还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
尤其是《貂蝉已随清风去》在创作这首歌曲的时候,自己听着都会泪流满面,感慨万千。
这15首歌曲,有的大气豪迈,有的细腻婉转,有的充满了浓郁的情感,有的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激情和力量。
中国“音乐教母”的谷建芳。
2004年冬季节,正逢中央开未成年教育工作会议,国务委员会吴仪见道谷建芬说道:“给孩子们写一些属于他们的歌曲吧。”
听了无疑的建议,谷建芬到大街上做了一下调查。
孩子们一开口就唱“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谷建芬,毫不犹豫地回到家,为孩子们谱写了歌曲。
得让孩子们有属于自己的歌了。
于是谷建芬老师决定,以古诗谱为歌曲,成为孩子们的新学堂。
把古诗谱写成歌曲,动听的旋律,让孩子更亲近地学习,和传承我们祖先的经典。
《春晓》,《相思》,《静夜思》,《长歌行》,《咏鹅》《游子吟》等20首古诗词歌曲,并取名为《新学堂歌曲》。经谷建芬的创作,成了孩子们喜爱的古诗词歌曲。
2013年,已经78岁高龄的谷建芬,决定把这古诗词歌曲写满50首。
可是长她三岁的老伴邢波,因为心脏病恶化,当她写到第49首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的妻子,离开了他的家人。
老伴的去世,对她的打击非常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相隔不到六个月,她的小女儿谷千惠也永远地离开了她。
这往伤口上撒盐的滋味,谁都能想象得到,她彻底崩溃了,伤痛欲绝的她,变得抑郁了。
就连自己辛苦创作的诗歌,都得放弃了。
直到有一天,她听到大女儿的一句话,才如释重负地重识自我。
“有种爱叫放手,有种痛苦叫占有”
为了逝去的老伴和小女儿,为了所有的孩子们,她又重新站起来,创作接下来没有完成的任务。
2017年,谷建芬终于完成了她的目标,完成的那一刻,他第一时间,告诉了九泉之下的老伴。
:“老伴儿,这50首“新歌学堂”我终于完成了。
你听我为你唱: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曲唱完,谷建芬已经哭泣不成声了。
想到和老伴,风风雨雨这一生。
想到老伴为她的付出和迁就,泪流满面的谷建芬,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
现如今87岁高龄的谷建芬,是音乐支撑着她,一次次的重创,一次次的打击,这一生的坎坷,辛酸苦辣,都被她挺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