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衣不让露胳膊,专门抓女人露头发,伊朗女性为何被严格要求?

穿衣不让露胳膊,专门抓女人露头发,伊朗女性为何被严格要求?

2022年9月份,22岁的伊朗女孩玛莎·阿米尼正走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街头,伊朗的道德警察突然冲出来拦住她,并以她没有戴好头巾,露出了头发为由将她逮捕。

进入警察局三天后,玛莎·阿米尼在遭受了一些惩罚之后就死了。

因为露出头发被捕入狱甚至丧命,这在我们看来可能是天方夜谭,但在伊朗却比比皆是。

除了不能露出头发,伊朗女性还不能露胳膊、腿、脚踝等等,所以我们看到的伊朗女性出门基本只露出一双眼或者是脸部。

这就是伊朗的着装规范,如果有人不按照这些要求去做,就会有专门的警察进行罚款、鞭刑、入狱等惩罚。

那伊朗为什么对女性这么放不开,如此坚持保守?

开放的伊朗

如果从女性地位这方面来看,伊朗似乎一直处于倒退状态,我们可能难以想象此前伊朗女性的开放程度不输于西方国家,不要说露个头发,穿比基尼都再正常不过了。

自1501年的萨法维王朝开始,什叶派伊斯兰教被确定为伊朗国教,而在伊斯兰教中,头巾一直以来都是女性的日常服饰。

按照这种规定,伊朗女性开始穿上罩袍,戴上面纱头巾,甚至连呼吸的缝隙都没有。

期间虽有一些女性发出摘掉头巾的呼声,要求女性自由,但并没有得到什么反响。

直至19世纪末期,欧洲的现代女性解放思潮传到了伊朗,并正式掀起了伊朗的妇女解放运动。

这一时期,伊朗逐渐出现了女子学校、妇女报、妇女联合会等等,处在男权社会的伊朗女性终于争取到了基本的受教育权,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门。

特别是1925年礼萨·汗发动政变,建立巴列维王朝之后,他的执政理念更多的表现为西化、去宗教化。

由此,礼萨·汗非常支持各种妇女解放运动,并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礼萨·汗不仅为伊朗女性建立师范学院,鼓励妇女进入医院、机关等工作岗位,还将面纱头巾这类东西当作压迫女性的枷锁,以摘掉头巾作为女性解放的重要标志。

在1926年,礼萨·汗就提议女性可以用戴帽子或者围巾代替头巾,不久后又颁布了《统一着装法》,规定男子要穿西式服装,头戴西式帽子。

到1934年访问土耳其之后,礼萨·汗正式将禁止女性戴头巾穿罩袍列入国家官方政策,并以身作则,让妻女都脱掉传统罩袍,穿上西式服装给大家做榜样。

但因为戴面纱头巾是伊斯兰教的传统习俗,伊朗女性长时间来也习惯了这种装扮,所以在政策最初,很多思想保守的女性还是不愿去掉面纱头巾。

对此,礼萨·汗直接采取强制手段,规定警察有权摘掉妇女的面纱和头巾,或者可以进屋搜查,违抗者会受到鞭打。

可没想到的是这种强制的做法不仅遭到了很多教权阶层的反抗,还逼得很多佩戴头巾的伊朗女性拒绝走出家门,或者是选择移民到其他中东国家。

到礼萨·汗退位后,第二代巴列维国王最终废除了禁止女性佩戴头巾的硬性规定,之后就是谁想戴头巾就戴,不想戴就不戴。

同时在巴列维二世的领导下,他继续推行父亲的改革方针,进一步让伊朗西方化。

在这期间,伊朗女性被赋予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权利得到了更多的法律保障,社会地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时的德黑兰街头,年轻漂亮的伊朗女孩露出脸蛋,披散着头发、穿着颜色鲜艳的裙子、脚踩皮鞋,打扮非常时髦。

在很多广告杂志中,女模特大方的展示自己的好身材,露出胳膊、大腿甚至胸部,开放程度远超于同时期的很多国家,伊朗妇女的解放程度也是中东国家中最高的。

而让这一切发生改变,女性权利倒退回原点的还是因为1979年的一场伊斯兰革命,巴列维王朝彻底被推翻。

宗教领袖霍梅尼

事实上,虽然巴列维王朝为伊朗女性解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过度西化、反教权和神权的政治改革不仅威胁到了宗教阶级,而且导致伊朗贫富差距巨大,上下阶层矛盾激烈。

在1943年,伊朗的宗教领袖霍梅尼就在《揭露秘密》一书中批判礼萨·汗强迫妇女摘掉头巾面纱和建立男女混合学校的规定,并称:“这是一个残暴、独裁、压迫的政府。”

对于巴列维王朝给予妇女选举和被选举权、推出家庭保护法等等政策,霍梅尼又指出:“这个无知可耻的政府真实目的是削弱伊斯兰。”

此后巴列维试图从根本上改变伊朗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推动伊朗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一系列措施,在霍梅尼一众宗教人士看来,巴列维王朝就是要毁灭伊斯兰。

于是,霍梅尼的思想由最初的指责妇女政策彻底转变为反对伊朗君主制,并在各地发表演讲,鼓动民众参与推翻巴列维王朝的斗争。

到1963、1964年,霍梅尼因为自己的不当言论数次被捕入狱,后被军用运输机流放到土耳其。

但宗教和王室政权之间的矛盾并没有消失,什叶派一次次采取行动阻止国王引进西方文化。

与此同时,巴列维国王为了推行自己的现代化运动,严厉镇压任何提出非议的人,制定了颠覆罪、煽动罪、泄密罪等等,惩治所有对国王和政府发出不满言论的人,这种独裁统治同样让很多伊朗民众感到不满。

另外,在这期间,西方的一些色情、淫秽、赌场此类东西不可避免的传到了伊朗,进而影响伊朗民众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社会风气败坏。

最重要的是巴列维国王及王室成员牢牢控制着伊朗的经济命脉,涉及工矿企业、银行、旅游业等等,大把大把的利润都流到了巴列维基金会的账目上,王室生活极其奢靡。

在这种社会矛盾激化、奢侈腐化、贫富差距巨大等情况下,到1979年伊斯兰革命彻底爆发,上百万的伊朗人上街游行反对巴列维王朝的统治。

游行队伍中,一些曾摘掉头巾的女性选择重新戴上头巾表示对巴列维国王的反抗,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伊朗女性的头巾已经沾上了政治色彩。

没过多久,在这种大规模群众运动的冲击下,巴列维政权正式宣告倒台,霍梅尼高调回国并开始建立以伊斯兰政权为核心的伊斯兰共和国。

而当时的伊朗女性或许从没想到此前一直声称男女平等,妇女同样有工作权、教育权和政治权的霍梅尼又一手将伊朗带回了政教合一的时代,重新禁锢了女性。

带上头巾的伊朗女性

霍梅尼早就看不惯巴列维王朝的各种改革政策,反帝、反西方化、反殖是他的主要思想,所以在掌权后,霍梅尼一口气就推出了各项条令,尤以针对女性的居多。

霍梅尼认为西方观念和文化腐蚀了伊朗女性,伊朗女性模仿西方女性就是丧失了尊严。

当初巴列维王朝规定服装西化,谁戴头巾就惩罚谁,霍梅尼就反过来规定谁不戴头巾就惩罚谁。

于是到1979年3月7日,霍梅尼正式宣布伊朗女性必须全部带面纱头巾,穿着遮盖身体线条的宽松衣服,不遵守的人就要受到鞭打、逮捕、蔑视等等。

另外,霍梅尼还规定不准男女混合学校、不准男女混泳、不准有女法官、妇女的工作权力必须得到丈夫允许……

同年,伊朗成立了伊斯兰革命委员会,负责街头巡视,监督并管制妇女的着装,和后来伊朗的道德警察是一个性质。

如果有女性头巾佩戴不当就会受到警察、安全部门、革命委员会的辱骂、审问或者攻击。

从这之后,伊朗女性可以说是一夜回到解放前,重新带上头巾,穿上罩袍,丢掉了自己本该有的权力。

根据伊朗的着装法,伊朗9岁以上的女性无论国籍信仰,只要在公共场合都要戴头巾,穿长衣。

这点运动员也无法例外,在赛场上要带着头巾,不能露出胳膊、大腿这些肌肤,这也注定了伊朗与女子跳水和游泳运动无缘。

甚至就连在自己本国转播的体育赛事中,如果体操、田径、游泳这类运动中有其他国家的运动员穿着背心短裤,露出胳膊和大腿,伊朗电视台就必须给打上马赛克。

此前伊朗一女棋手在哈萨克斯坦参加国际围棋比赛时没有戴头巾,后来就受到警告和威胁,最终在比赛结后,由于害怕受到惩罚,她并未返回伊朗,而是去了西班牙。

此后,随着伊朗的经济发展,这种针对女性的不开放政策并没有得到改善。

2022年,伊朗女孩阿米尼因没有正确佩戴头巾被捕,并在拘留期间去世,对此有人称阿米尼是受到伊朗警方殴打致死。

虽然警方表示否认,但这件事还是引发了伊朗自1979年之后最大的全国性示威游行,有很多女性以烧掉头巾、剪掉自己头发表示抗议。

期间有上百人在伊朗政府的强势镇压下死亡,其中有伊朗女演员因发声支持抗议活动也受到了拘留审问。

尽管如此,国家队核心球员萨达尔·阿兹蒙还是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文批评伊朗,称:“最坏的情况是我被踢出国家队,但我愿意为了伊朗女性的一缕头发牺牲这一切。”

卡塔尔足球世界杯上也出现了这样的一幕:在和英格兰对阵之前的唱国歌环节,伊朗的所有球员都选择了沉默,无声的支持伊朗国内女性争取自由,看台上包裹着头巾的伊朗女性泪流满面。

针对伊朗国内持续抗议的情况,伊朗当局不得不做出应对,在2022年年底,伊朗总检察长穆罕默德·蒙塔泽就表示伊朗将会重新审查头巾法,讨论是否会作出修改。

但目前为止,随着事情热度的降低,伊朗梅尔通讯社表示,总检察长已经命令严惩任何违反头巾规定的行为。

上海社科院宗教所宗教学研究室主任邱文平对此指出,头巾法没有重审的可能。头巾是伊斯兰教法中的规定,如果取消头巾就相当于否认伊斯兰法。

这就意味着伊朗女性想要摘掉头巾露出头发的期望道阻且长,没有人知道伊朗女性什么时候能摘掉头巾,脱掉罩袍,是否还会出现巴列维王朝身穿比基尼的景象?

结语

在伊朗这个国家,伊朗女性的头巾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头巾,它还关乎伊朗的政治和宗教。

在巴列维王朝,摘掉头巾象征着反教权、女性解放、西方化,巴列维倒台后,戴上头巾又意味着拒绝西方文化入侵,同时也是拥护宗教文化的表现。

但这种强制执行的宗教教规又何尝不是伊朗政权对女性权力的漠视和禁锢,是否愿意穿着罩袍、佩戴头巾应该是伊朗女性的自由,这也是伊朗女性一直所要求的。

可如今在伊朗政教合一的统治下,只要伊朗的宗教不做出改变,伊朗女性自由脱掉面纱的权益就一直难以出现。

参考文献:

[1]潘萌,哈全安.从宗教服饰到政治符号:伊朗女性头巾摘戴之争【J】.阿拉伯世界研究,2021(01):117-134+159-160.

[2]张伟强.伊朗“白色革命”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11).

[3]蒋真.伊朗伊斯兰革命及其影响探析【J】.西亚非洲,2009(09):47-52+80.

[4]海因茨·努斯鲍默,侯煜.霍梅尼的崛起和巴列维王朝的覆灭【J】.西亚非洲,1980(02):5-13.

相关推荐

​古韵斋夜话之三十七“天增岁月人增寿”散议

​古韵斋夜话之三十七“天增岁月人增寿”散议

191

古韵斋夜话之三十七“天增岁月人增寿”散议 渔阳散人2021.2.6 《在古韵斋夜话》第三十六的结尾处,笔者告诉读者诸君,“春节前夕话春联”前后五篇,到此杀青了。可是,近几天,来...

​苏定方-平定天下再无憾

​苏定方-平定天下再无憾

103

苏定方-平定天下再无憾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王朝。那么唐朝什么时候疆域最大呢?答案是在唐高宗时期。这与唐高宗雄才大略和勇敢用人有关,也证明了唐高宗并不是一个依靠女...

​美军最喜欢用的枪-M249机枪

​美军最喜欢用的枪-M249机枪

113

美军最喜欢用的枪-M249机枪 这是一支被低估的步枪。作为空投武器,它具有非常低的出射率和大量的弹药储备。它不仅可以节省背包空间,还可以在扫描中显示出很大的优势。其子弹的...

​外国人眼中的春节新变化

143

外国人眼中的春节新变化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春节已走出国门,成为全球瞩目的节日。 每逢春节,春运、电子红包、春晚等都成为颇受关注的话题,境外主流媒体甚至...

​一个女研究生的自述

​一个女研究生的自述

147

一个女研究生的自述 我出生于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并不属于那种高智商和高情商的人。本人从小学习认真刻苦,但成绩在市区的一个普通中学的好班,也就是所谓...

​什么是上善若水?他的寓意是什么?

109

什么是上善若水?他的寓意是什么? 上善若水,是出自中国传统文化典籍《道德经》中的名言,意思是最高级别的善就像水一样,具有柔和、无私、温和、平和、自然、不争的品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