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评全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四川彭山区的“独家秘笈”是什么?

获评全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四川彭山区的“独家秘笈”是什么?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眉山市彭山区因地制宜发展柑橘产业。翁光建供图

如今的四川彭山,村域资源“活”起来了,集体经济“壮”起来了,群众腰包“鼓”起来了,以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群众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正成为生动现实。

前不久,经四川省委、省政府同意,2022年度四川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市、区)名单出炉,眉山市彭山区成为全市唯一一个入选的区县。

去年以来,彭山区加快推进深化农村改革步伐,以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为契机,以促进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制度创新、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带头人职业化试点等系列单项试点任务为支撑,坚持“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的原则,着力破除乡村发展瓶颈,盘活农村发展要素,激活农村发展活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盘活闲置宅基地 激活农村土地资源

沿着工业大道一路前行,车辆转入绿树成荫的乡间小路,一座“诗意田园”赫然呈现在眼前。

这里是彭山区公义镇新桥村,是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的辐射区,新建双向六车道的工业大道和千年古堰通济堰穿村而过,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新桥村曾是市级贫困村,2016年年底实现户脱贫、村摘帽,2019年被评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5万元。如今,该村级集体经济年收益已突破30万元。

从落后“贫困村”蜕变为“先进村”,新桥村做了什么?据了解,这与该村积极开展农业农村改革创新试点,推进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密切相关。

走进新桥村党群服务中心,宽敞的2层办公楼里,融合了邻里服务中心、新桥大讲堂、研学馆、创业孵化中心等功能分区。该村级活动阵地于4年前修建,不仅拓宽了办公区域,还专门设置有宽阔的文体广场,方便群众跳舞、健身。

在党群服务中心不远处,有一个如城里般的“现代化小区”格外显眼:一幢幢3层楼高的“小洋房”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一条条干净平整的黑化路在小楼间纵横交错,停车场、休闲广场、健身区域、垃圾站、小花园等各项设施一应俱全,自来水、天然气、光纤等配备完善。

“这些都得益于村里开展的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新桥村党委书记李顺科说,村上将农户闲散的宅基地入市交易,村集体利用宅基地交易资金修建了“古堰新桥研学社区”,建设房屋21栋共126套,建筑面积12180平方米,农户几乎“零成本”即可入住联排带小院的“小洋房”,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

如今,新桥村的村民们早已告别破旧的农房,搬出偏僻的村落,住进新洋房,享受新生活。“我们住在安置区的体验感真是没话说,相比以前的生活,幸福感提升了,日子更有奔头了。”说起自家一百多平方米的新房,村民李珍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通过宅基地改革,新桥村有效腾退宅基地79余亩,其中31亩用于古堰新桥研学社区建设,剩余48亩通过村规优化布局,打造农旅融合为主题的民宿康养、果蔬基地、冷链物流、游学研学等特色产业,实现了农村美、农民富。

新桥村是彭山区积极构建农村发展用地盘活机制,促进新产业新业态落地生根的一个剪影。自2020年该区被列为全国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区以来,全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持以乡村振兴为统揽,坚持农村土地农村用,着力探索锁定基量、盘活存量、打造标准、流转有序、平台建设、产权清晰、抵押赋能、业态活跃、人才聚集的宅基地制度改革路径,着力打造具有可复制、可推广价值的改革试点样板。

在试点村开展“三权分置、确权颁证、规范管理、盘活利用”等工作,通过指标整合,先行试验宅基地保障项目用地新途径,稳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用地保障与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双赢局面。积极探索创新农户宅基互换、新村民宅基地有偿使用等制度,进一步释放宅改活力,放大改革效应。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引领乡村产业振兴

今年“五一”假期,在该区凤鸣街道金烛村,沿着村道而行,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乡间道路宽阔平整,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而在紧挨村庄的毛河边,特色帐篷排列有序,木质桌旁几把露营椅,加上各式美食,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和远处飘起的几缕炊烟,一幅乡村美景展现在人们面前,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游玩。

金烛村曾是典型的农业村,基础设施较落后,产业基础差,村民务工收入占了大头。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2万余元,主要来自于出租固定资产,形式单一、收益较差、带动发展不足。村级建制调整后,金烛村打算在用好用活资源、壮大集体经济上做文章,并着手流转土地,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020年,村里组织党员、群众前往青神红色西山、兰沟村参观学习,让大家切身感受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坚定全村上下发展决心。

经过一番考察研究,村里决定利用地理优势和良好的自然禀赋,打造特色文旅,既可以融合一二三产业,又可以促进农民就业与增收,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为“三农”发展赋能。

2022年初,按照3A景区标准打造的“万家水碾”项目开始建设。项目以毛河新旧河道交汇点——万家水碾为中心,依托原彭山县供销社遗留闲置资产,结合传统农耕文化,以“研学旅游+农业体验+亲子游”为主导。作为金烛村文旅发展的“火车头”,“万家水碾”项目总投资2000余万元,2023年预计租金、提成收入100万元,提供50余个就业岗位、10余个创业点位,带动村民发展一三产业。

金烛村党委书记黄林介绍,村里着力盘活闲置集体资源,让乡村旅游做出特色,更上一层楼,围绕本地特色农耕文化、亲子旅游来打造,入驻了很多商家,柴火鸡、露营、烤肉、火锅等业态应有尽有;同时,进一步整合资源,调动群众参与、吸引业主投资,让金烛村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宜留。

金烛村的巨变,离不开党的好政策,也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千方百计发展集体经济,让“一地生四金”:土地流转生“租金”,村民务工赚“薪金”,股份合作分“股金”,乡村旅游生“现金”。2022年,金烛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0余万元,预计2023年集体经济收入将达到70余万元。

集体经济活力足,乡村振兴步伐稳。近年来,彭山区以放活土地经营权,大力推动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探索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全面释放农村发展活力两条主线为重点,有力地激发现代农业“人、地、钱”等生产要素的回流,全面催生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让一个个有活力、有魅力的美丽新乡村逐渐呈现。

“作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农村改革试验区,彭山在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中,大胆探索,统筹推进。在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改革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基层干部、群众的改革认同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彭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培育农业带头人 激发振兴发展新动能

近日,在位于公义镇新桥村的“博视农场”2号基地,漫山遍野的柑橘树整齐排列在田间地头,农场负责人刘沈厅正用自主研发的简易滴灌系统施肥。

说起刘沈厅,他在彭山“农业圈”名气不小。自2016年返乡创业以来,他凭借学习新型技术的能力,带动了数百名乡邻科学种植特色农业,并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成为彭山区拥有“高学历”的新型职业农民之一。

同样位于公义镇的鼎加家庭农场里,上百亩白色大棚下,一株株翠绿的葡萄藤长势喜人。绿油油的叶片下,一串串葡萄果实密密匝匝,初见雏形。返乡创业的90后夫妻廖磊、童黎珠,正忙着对葡萄进行疏果等管护作业。

今年31岁的廖磊是土生土长的彭山人,曾在成都做餐饮生意。因看好家乡的葡萄产业发展,2018年他毅然携家人回乡创业,成为了一名“新农人”。起初对农业一窍不通的他,靠着年轻人的那股“好学劲”,成功将自己从“门外汉”蜕变为“土专家”,还将自己学到新理念、新技术带给周围的种植户。

过去,“农民”是一种身份;如今,“农民”是职业的称谓。现在,与刘沈厅、廖磊一样通过创办家庭农场,实现“农民”职业转换的年轻人在彭山还有很多。

近年来,彭山区健全政策体系,强化系统化培训,大力支持家庭农场发展,全面实现一组一场、一村一示范场的建设目标。为提升农场主生产经营能力,该区每年都会适时举办彭山区乡村人才培育公益课堂,根据不同对象开发“课程+项目+基地”的培育方案,公益课堂成为培养新农人的“孵化器”。

“从单一化走向现代化、规模化,要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业农村发展要依靠能人带动,所以培育一支专业的农业职业人队伍,助力乡村振兴非常必要。”彭山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何深化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带头人职业化?要靠多渠道保障。全方位搭建培育认定体系,标准化遴选培育对象,综合各个方面,2022年择优认定职业农民60人。精细化开展专业培训,围绕品牌打造、品质提升等内容,分类制定教育培训计划,累计培训职业农民1100余人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支持购买社保,采取“先缴后补”的方式,累计向职业农民兑现社保补助资金101万元。支持学历提升,职业农民参加国家承认学历的涉农类大专及以上教育给予学费补贴,累计向111人次补贴资金26万元。

为了完善家庭农场规范机制,彭山区还出台了多项政策强化家庭农场标准化管理水平,培育新办了130余家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目前已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场44户、市级示范场78户,培育区级示范场528户,实现全区所有的镇(街道)均有省级示范场,所有行政村(涉农社区)有市级示范场。

一组组数据令人振奋,一幅幅画面催人奋进。如今,走在彭山的乡村田野,幸福质朴的笑容正在每一位村民脸上绽放。

接过“全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的荣誉奖牌,彭山区将继续坚持把农村改革作为重要工程,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把创新探索作为第一动力,以感恩的心态、赶考的状态、奔跑的姿态,阔步向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上,奏响更昂扬激越的三农乐章。(马诗雨)

相关推荐

​春节大门七字对联带横批

​春节大门七字对联带横批

164

春节大门七字对联带横批 年节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内涵,也记录着古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下面是小编收集推荐的春节大...

​科学队长纪中展:让科学教育惠及每一个孩子

​科学队长纪中展:让科学教育惠及每一个孩子

66

科学队长纪中展:让科学教育惠及每一个孩子 7月13日,SEK 2019中国儿童科学教育高峰论坛暨科学教育分会成立大会在北京顺利举行。科学队长创始人兼CEO纪中展应邀出席大会并发表《让...

​打工无发展,学厨师就业有前途

​打工无发展,学厨师就业有前途

98

打工无发展,学厨师就业有前途 周而复始打工不如学厨艺换种活法,很多人忙忙碌碌一整年,却不能开开心心地回家过年,战战兢兢地打工,艰苦又不稳定,周而复始,生活丝毫没有改...

​“红色动能”如何助力“黄金水道”再提速?

​“红色动能”如何助力“黄金水道”再提速?

119

“红色动能”如何助力“黄金水道”再提速? 4月16日22:00广西卫视 《八桂新风行》播出《黄金水道 党建领航》 西江这条蜿蜒两千多公里的“黄金水道”,承接西南,联动华南,航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