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黑纸白丨任正非再谈被美围堵,为何称其亲美态度不会变?
任正非再谈被美围堵,为何称其亲美态度不会变?
撰文丨墨黑纸白
对世界有深刻的认知,才能对自我有明确的定位,始终以理性思考来取代感性思维的人,即便面临磨难也不会选择破罐子破摔。
我们的外部环境并非足够恶劣,且可以改善
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普通人一直被灌输的是民不与官斗,而这个观点如果放在世界上来看的话,应该是国不与美斗。
当然也不是不能斗,只是斗来斗去结果大多是前者吃亏,不过相对好的是,我们的外部环境并不似内在环境这么恶劣。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能够继续保持多元开放的姿态,未来几十年我们依然有很大的机会可以真正跨越到发达之列,并且拥有自己的思想、科技阵容。
在这方面任正非认识的很清楚,其说:“撇除个人利益、撇除家庭危机、撇除华为公司利益,我们始终认为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其还说:“美国在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动力等等方面的先进性,会使美国这个国家持续繁荣。”
又说:“美国过去几十年,在先进技术上是强势的先进,未来几十年美国会保持这种优势。我们向美国学习的决心不能变,不能因我个人受到磨难就变。”
从这三段话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什么软硬对抗,而是学习性对抗,因为软性对抗都不解决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唯有学习性对抗才能解决现在迎接未来。
当然有人会说:“人家就是要把你堵死在现在,你学习就能有出路了吗?”说这话的人似乎没有意识到我们三十年来的努力成功是在与其合作的基础上。
既然前三十年我们能做到,为什么我们未来就做不到了呢?这是不合理的,除非我们自己就打算改变这种学习,而非被人家堵路了。
任正非为什么就在个人、家庭、公司三方面均陷入危局中,依然要认为导致他陷入三方危局的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就是因为他知道软硬对抗都不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而他面临的根本也不是最近很流行的科技刘式的“宇宙黑暗法则”。
他面临的是一个跟他谈文明,谈规则,谈商业的世界文明法则,而面对一个超越自己几个等级的文明体,能用文明解决问题明显是对弱势方最大的袒护。
面对强大的超级文明体,不要试图用仇恨主义对抗
相对于咱们这变的很多仇恨主义者们的头脑发热,曾经我们的历史上也搞过硬对抗,然后开始沦为一次次的被打节奏,因为硬的资本都没有就瞎硬很尴尬。
我们还需要很多的时间,来进化我们作为一个社会公民的智慧个体进步,我们还需要很多的时间,来完成上个步骤中进而完成一个社会智慧整体进步。
我们更需要很多的时间,来在不违背世界大多数的规则中,稳进不退的在加入发达之列的过程,并强化拾遗补缺,去骄戒躁,以图实强。
任正非在被美方媒体采访中的那番话,在纸白君看来并非是阿谀求饶的姿态,而是用永远向美国学习的决心,给处在复兴阶段的中国和中国人上了生动一课。
我们不怕世界上有超强体,只要它是有文明基本底线的,我们就能从中继续学习从弱到强的过程,而我们该怕的应是没有文明基本底线的超强体。
所以无论是我们社会上的公司,还是我们社会本身,并非是被全方位式的制裁对待,是因为我们也有文明的底线,只是这个底线又开始被要求提升高度了。
也囿于此,我们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没有飘然的资格,我们也没有骄傲的资格,应该在现有进步中谋求更多的进步,它们的领先于我们依然是全面的。
争取更多学习的时间,就是争取更多进步的空间
那么我们如何赶超?从任正非的话中不难看出,赶超的方式是争取更多的时间,因为它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度,最优质的大学,最聪明的人才。
它目前处于人类文明世界的一座高峰状态,这是基础事实来谈的,并非是美化而言的,那么追求与这样一个高峰比肩的状态,需要争取更多时间来求自变。
我们再来看任正非的这几段话,其直言:“我从年轻时就比较亲美,至今我还是认为美国是很伟大的国家。”
“因为它先进的制度、灵活的创新机制、明确清晰的财产权、对个人权利的尊重与保障等各方面,吸引了全世界的优秀人才。”
“从而推动亿万人才在美国土地上投资和创新。没有美国这两百多年的开放,就没有美国从一个小国变成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因为更清晰的认知,才会更深刻了解强者的强大之处在哪里,也才会真正的去研究通往强大之路,所需要的自身革新和改变,并保持学习的心态和动力。
简单来说,保持二百多年开放的社会,用最优质的思维和资源纵揽世界英才,在其他社会不能很快达到相同状态时,被永远影响和学习也只能是唯一的路。
在相关延伸信息中有这样两段话:哈特表示:“华为在制裁案中所面临的13项指控每项罚款都可高达100万美元。”
里奇说:“IP盗窃罚款最高可达数百万美元,华为可能会因被判罚更多的钱而陷入窘境。”
中兴的8万员工尚未能安稳心情,毕竟这个事还没有完结。而华为所面临的危机,如何在积极改变中继续争取学习的时间,也就是重中之重了。
最后我们在谈民族的时候,也应该做另一种思考,与国际社会大多数社会站在同一阵营里,并合力继续进步和多元化,要比其他都更有利于民族复兴。
2019—4—29落笔于墨辩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