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哪些是质量问题
在工厂里工作,总有人喊着质量问题。质量人时常又觉得委屈,那么什么是质量问题?首先,我们看下质量的定义,网上我们能搜到以下几种说法
1产品质量是产品满足规定需要和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2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适用性,
3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以我看,质量就是满足客户的要求,从外观,尺寸,性能到可靠性,包装。说白点,质量问题就是满足不了客户的要求了。我们现实中遇到的所谓质量问题有时是被偷换了概念。质量问题本身是指不满足客户要求了,并没有界定问题的来源和责任。实际是质量部恰好有质量二字,那么质量问题就是质量部的责任和问题。质量问题巧妙的从无法满足客户的要求转移到了质量部责任。
质量问题可以和质量部问题或责任划等号吗?显然不能。质量问题需要经过分析之后才能判定工厂内的责任归属,它可能是,设计问题,工艺问题,检出问题,生产管理问题等,这些都是不能和质量部问题划上等号的。哪些是质量部问题呢?这要从质量部的职责谈起。由质量部职责的漏失造成的问题才能称之为质量部问题。
质量部职责是什么?网上说明一大把,谈谈我的理解。
1. 风险的识别以及预防监控措施的实施
质量人组织相关部门从设计,到工艺生产过程以及所有影响生产质量保证的风险识别,并做实施预防对策。这部分工作,对质量人来说是个非常挑战的工作,因为它需要质量人是个全能的人才,懂设计,懂制程,懂材料,懂生产,懂IE,甚至还要懂心理学,不是经验十分丰富的人员,根本无法胜任此项工作,即使做了也是浮在表面,流于形式罢了。
不少成熟公司是不需要质量去做这部分工作的,笔者曾在公司,设计的风险识别,由研发去做,他们有详细的设计guide line,可以逐条核对检查。工艺流程有工艺去做,工艺有自己的know-how,工装治具设计的人员,有经验积累的点检项目等等。一句话,术业有专攻,由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专业的人员无法做好的的事情,常常质量人无法力挽狂澜,成为盖世英雄创造奇迹。
2.生产过程的质量保证和监控控制
生产质量源于有效的过程质量策划。
每一个工序的关键输入CTP,关键输出CTQ策划,量化定义出合理的监控方法,
织确定每一道工序作业的防呆策划
工序的异常快速反馈及处理机制
生产过程问题跟踪改善机制
不良品的处理机制
产品的追溯机制
3. 供应商的质量管控
风险识别,先期质量策划
供方批次合格率提升
SCAR的跟催回复落实改善
生产线问题的快速处理
供应商绩效考核管理
供应商QPA,QSA审核
参与供应商的选择
4. 持续改善
定期层别的各工站TOP问题,组织相关部门持续的改善。品质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进行持续的改善,并形成氛围,可能连目前已经达成的品质水准都无法维持。
5. 客户端质量问题处理
组织人员对客户端反馈问题的分析界定,对策制定,追踪效果
6.体系流程的梳理与建设
从以上职责,可以看出质量人的工作很多很杂,但是质量人的职责有几个特点:
1. 组织相关单位,完成某一个工作。
质量是个组织者,组织大家输出一个结果。当他人无法很好完成任务时,有时也确实被现实所限制。质量人这个组织者就有可能成为被质问的对象。因为研发设计烂造成加工困难,无法避免出现品质异常,质量来背。工艺设定的加工制程有缺陷,造成质量问题,质量来背。有追溯系统,追溯异常被客户投诉,质量来背。这个时候,质量部就是躺枪。
2. 监控,追踪。
这有点像警察和小偷。质量人是警察,生产是小偷,能抓到小偷,小偷或许会悔改,说不定不悔改。没有抓到小偷,警察没有做到位,没有监控好,喊的震天响,反倒没有人去关注小偷,小偷才是那个始作俑者。没遇到生产不按照作业SOP作业产生异常;偷偷的放水不良品产生质量事故等类似事件的,都不是真正的质量人。
3. 质量部完全是自己要做的事务。
质量人自己的监控,比如QC的抽检。质量人主持的持续改善等等。
供应商质量管理,中间部分牵涉到采购的供应商选择和研发的设计。
质量工作包罗万象,质量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当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如果质量部自己所做事务没有去做或者没做好,引发的质量问题,责任在质量部,如果是因为其他单位没有做好导致的质量问题,质量部不是主责单位,只能负连带责任,应该检讨的人应该是责任单位。但是质量人就被成为甩锅的重灾区,责任单位反倒置身事外。质量人最大的痛处在于当问题发生了,你想辩解或说明问题的根源或解决沉珂的时候,别人甚至老板根本不听;因为这个时候所有解释都于事无补了。而其他部门还会极力用“质量问题”来掩盖自己的“失误”或“懒惰”。
感悟有些沉重,但是确确实实在现实中发生了。质量人避免质量问题,无他,练好内功,让自己有像孙悟空一样的火眼金睛,做好预防,快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