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历任校长
山东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亚洲校园成员。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源性大学。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官立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从诞生之日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截至2023年3月,学校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威海、青岛)八个校园的办学格局;设有55个教学院系,4所附属医院,3所非隶属附属医院,11所教学、实习医院;一级学科博士点4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5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7个,本科专业9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2个;在职教职工7493人,专任教师4530人(不含附属医院);有全日制本科生42286人,研究生26818人,留学生1560人。
任期:1901年-1902年
周学熙(1866年1月—1947年9月),字缉之,号止庵,安徽至德(今东至)人,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袁世凯新政的得力人物。其父周馥曾任两广、两江总督。周学熙最初在浙江为官,后为山东候补道员。1900年入袁世凯幕下,主持北洋实业,是袁世凯推行新政的得力人物。1901年10月《折稿》获准,在济南泺源书院正式创办了官立山东大学堂。周学熙任管理总办(校长)。1903年赴日本考察工商业,回国后总办直隶工艺总局。1905年,他出任天津道,1907年任长芦盐运使,办商品陈列所、植物园、天津铁工厂、高等工业学堂等。他开办的滦州煤矿公司在数年后与英商投资的开平煤矿公司联合,组成开滦矿务总局。1947年,周学熙病逝。
任期:1926年-1927年
王寿彭(1875.4—1929.7),清末民初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字次篯,山东潍坊人。幼承祖训,刻苦读书,后应科考,多次在县、府试中名列案首。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乡试中举,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连捷进士。1903,以第三十七名贡士参加光绪二十九年癸卯恩并正科殿试中第一甲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后入进士馆读书,并曾在译学馆(北京大学前身)教过书。1905年,曾随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国,赴日本考察政治、教育和实业。著有《考察录》一书,倡导教育改良,兴办实业。1910年(宣统二年),王寿彭到武昌,出任湖北省提学使,兼布政使,代理湖北巡抚,曾创办“两湖优级师范学堂”,为湖北、湖南培养了一批教育人才。这期间,他创立预算制度,并制定学款独立章程,使办学经费专款专用,为全国之首创。辛亥革命后,任山东巡按使署秘书,教育司长,北京总统府秘书、秘书长。1925年,任山东省教育厅长。1926年,王寿彭创办了省立山东大学并自兼校长。1929年,王寿彭病逝于天津。
任期:1930年-1931年
杨振声(1890-1956),字今甫,亦作金甫,笔名希声,山东蓬莱(今蓬莱市)水城村人。现代教育家、作家、教授,曾任国立青岛大学(1929年6月,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奉令改为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委员会,除接收省立山东大学外,并将私立青岛大学校产收用,筹备国立青岛大学)校长。
任期:1932年-1936年,1946年-1949年
赵太侔(1889年—1968年4月),名畸,原名赵海秋。青州市东关青龙街人。在中学学习时加入同盟会。后到烟台实艺学馆学英文,1909年毕业。1913年加入国民党。1914年,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1918年毕业后,回济南任山东省立第一中学教师,并在省立第一师范兼英语课。不久,他又考取公费赴美国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当研究生,专攻戏剧。1925年回国,应聘为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教授,兼戏剧系主任,同时兼任北京大学讲师,主讲戏剧课。1932年7月青岛大学改为国立山东大学,9月30日,他任国立山东大学校长。1936年,他辞去校长职务,去北平任北平艺专校长。从1939年1月起,他先后任教育部教科用书编纂委员会委员,兼剧本整理组主任,国立编译馆编纂、中央训练委员会处长、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参事等职。1946年1月山东大学复校,国民党政府复令他为校长。1949年9月,山东大学在人民政府领导下开学,他应聘为外文系教授。同年秋,他参加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58年,山东大学迁往济南,他留在青岛海洋学院任教,兼任学院的学务委员,他还是政协山东省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民革山东省委员会委员。
任期:1951年-1955年
华岗(1903年6月9日-1972年5月17日),中国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人,又名延年、少峰,字西园,曾用名刘少陵、林少侯、潘鸿文,笔名林石父(一作林石夫)、华石修、晓风、方衡等,中国现代哲学家、史学家、教育学家。192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春,济南华东大学迁到青岛并于山东大学,华岗续任校长兼党委书记,同年出版《五四运动史》。1955年受“胡风反革命集团”案株连被捕,1972年5月17日于济南市山东省监狱去世,1980年平反后,骨灰安放于济南英雄山革命公墓。
任期:1956年-1958年
晁哲甫(1894-1970),直隶(河北清丰,现属河南)人。早年从事教育工作,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曾任中共清南边东中心县委书记、直南特委统战部长、翼鲁豫边区行署主任、中共中央党校五部副主任、晋莫鲁豫边区政府教育厅长、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长。建国后,任平原(今属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席、山东省副省长兼山东大学校长、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兼统战部长。1970年12月23日在济南病逝。
任期:1958年-1974年
成仿吾(1897年8月24日-1984年5月17日),原名成灏,笔名石厚生、芳坞、澄实,出生在湖南省新化县知方团(今琅瑭乡)澧溪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早年留学日本,1921年回国。五四运动后,与郭沫若、郁达夫等人先后在日本和国内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活动,建立了著名的革命文学团体“创造社”。1926年3月,成仿吾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任教于广东大学,同时兼任黄埔军校兵器处代处长。大革命失败后,成仿吾经上海、日本,流亡欧洲,坚持革命,学习马克思主义。1928年8月,成仿吾在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主编中共柏林、巴黎支部机关刊物《赤光》。1958年,担任山东大学的校长兼党委书记。
任期:1979年-1984年
吴富恒(1911年3月18日—2001年6月25日),山东大学原校长,中外著名的教育家、学者、杰出的政治活动家、中共党员。原籍河北省滦州市。吴富恒教授为中国教育事业艰苦奋斗60多年,桃李遍天下,盛誉满神州,并在美国文学研究和中外文化交流方面,作出巨大贡献。同时,积极投身于政治活动。是我国第一位获得哈佛大学荣誉法学博士称号的学者。妻子陆凡是一名英语翻译家。2001年6月25日病逝于山东济南,享年90岁。
任期:1984年-1986年
邓从豪(1920年10月10日—1998年1月17日),江西临川人,理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前是山东大学校长、教授。邓从豪194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48年任教于山东大学;1954年任东北人民大学副教授;1984年任山东大学校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8年1月17日在济南逝世,享年77岁。
任期:1986年-1997年
潘承洞(1934年5月26日-1997年12月27日),男,江苏省苏州人,中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8年5月晋升为教授,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潘承洞在解析数论研究中成绩卓著,尤以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成果为中外数学家所赞誉。他还倾注大量心血著书立说和培养青年人才。他和潘承彪合著的《哥德巴赫猜想》一书,是“猜想”研究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的学术专著,被国内外数学家评价为“成功的再创造”、“解析数论研究宝库中的又一新作”。1986年底,被任命为山东大学校长。
任期:1998年-2000年
曾繁仁,1941年1月出生,安徽泾县人,山东大学教授,著名美学家,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的奠基人,山东大学终身教授。1964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同年任教于山东大学中文系。1978年晋升讲师,1983年晋升副教授,1987年晋升教授。曾先后担任山东大学教务长、常务副校长、山东省教委副主任兼党组书记、青岛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与校长等职。现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学科山东大学文艺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山东大学“985”项目“审美文化研究”首席专家,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西方文学理论》项目首席专家。
任期:2000年-2008年
展涛,男,回族,1963年4月出生山东兖州,中国共产党党员,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山东大学校长、原吉林大学校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董事会主席。展涛于1979年09月至1983年07月在山东大学数学系学习,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83年09月至1987年11月,在山东大学数学系数论专业学习,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03月至1996年12月,任山东大学副校长;2000年07月至2008年11月,任山东大学党委常委、校长;2008年11月至2011年02月,任吉林大学党委常委、校长;2011年03月至2017年02月,任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2017年02月,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董事会主席。
任期:2008年-2013年
徐显明,男,汉族,1957年4月生,山东青岛人,198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法学学士、硕士,武汉大学在职法学博士,二级大检察官。2001年09月,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正厅局级);2008年11月,任山东大学校长(副部长级);2013年03月,任十二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3年10月,任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副部长级);
2015年04月,任中央政法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2017年02月,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2018年03月,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任期:2013年-2017年
张荣,男,1964年2月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市,江苏淮安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党校校长,厦门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主任,厦门市未来显示技术研究院院长。1983年,张荣获南京大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南京大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南京大学在职博士学位;2002年2月,任南京大学校长助理;2006年11月,任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0年4月,任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正厅级);2013年10月,任山东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2017年7月,任厦门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2022年4月,任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2023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荣主要从事半导体光电子材料、器件和物理研究。
任期:2017年-2022年
樊丽明,女,汉族,1958年10月出生,山东高青人,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财政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2003年09月—2012年06月,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12年06月—2017年04月,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常委、校长;2017年04月—2017年07月,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17年07月—2022年06月,山东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
任期:2022年至今
李术才,1965年12月23日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1983年9月,李术才进入山东矿业学院土木系学习,先后获得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学位;1990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1996年7月,在中科院武汉岩土所获工学博士学位,随后留院工作;2001年3月,任山东大学岩土工程中心主任;2002年4月,任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副院长;2007年6月,任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院长;2015年7月,任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20年5月,兼任山东大学研究生院院长。2022年6月,任山东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