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广久:1976年挣百万,一生4婚3坐牢,2次娶小娇妻引发父子反目
文/潘彩霞
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提到:“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一百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
邓小平口中的“他”,正是“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久。当时,他因流氓罪正在服刑,那是他第三次坐牢了。
“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久
1
年广久是安徽人,生在战乱年代,又家境贫寒,从小跟着父亲逃难,靠做街头小商贩谋生。
虽然没念过书,但年广久头脑灵活,敢想敢干。新中国成立后,他先是贩水果,后来又冒险贩板栗。
那时,板栗属于粮食,不允许贩卖,意料之中,1963年,他因投机倒把坐牢了。出狱不久,赶上政治运动,被当作“牛鬼蛇神”二进宫。
两次坐牢经历没有吓倒年广久,反而越挫越勇,在别人忙着革命时,他偷偷开始了炒瓜子事业。
对于早年生涯,他这样描述:“每天晚上七八点钟开始炒瓜子,一炒几百斤,一气干到第二天早晨五点,洗洗脸,稍微睡一会。7点钟左右又起来,开始把炒好的瓜子分包包好,中午12点左右,人们下班时间到了,就出去偷偷地卖。”
卖瓜子时,年广久从不吝啬,人家买一包,他总会另外多抓一把,人家不要,他就硬塞,久而久之,“傻子”的名号不胫而走。
青年年广久
当傻子的结果是,1976年时,他已经是百万富翁。几十年后,年广久自豪地说:“那时的100万,顶现在一个亿呀!”
两年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年广久敏锐地意识到,机会来了,他要做强做大!然而,两次坐牢让妻子耿秀云心有余悸,她坚决反对:“你坐牢还没坐够?”
年广久没有妥协,宁愿净身出户,选择离婚。离婚时,大儿子跟妻子,老二、老三跟了他。
第一任妻子
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年广久注册了“傻子”商标,雇了12个人大展拳脚。当时,瓜子是国家控制的二类农产品,都得凭票证供应,因瓜子口味好,销售异常火爆,摊位前,经常排起两条各50米的长龙。
作为个体经济典型,电台报纸都来采访,《芜湖日报》刊出《名不虚传的“傻子”瓜子》后,年广久的生意从安徽芜湖做到了全国各地,供不应求。
收益源源不断,挣来的钱就放在抽屉里,用多少拿多少。接受采访时,他毫不避讳:“钞票霉了,就晒在防震棚上,几十万就晒在上头。”
因为没读过书,签字时,年广久只会写“年广久同乙(意)”5个字,后来,他干脆在大金戒指上刻上名字,当了印章。
树大招风,年广久被盯上了。有人拿出马克思的《资本论》说事:“雇工到了8个,就不是普通的个体经济,而是资本主义经济,是剥削,年广九雇了12个人算不算剥削?”
一道难题摆在领导面前,在全国各地引起激烈争论。报告惊动了邓小平,他的答复是:“我的意思是放两年再看,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社会主义了吗?”
一句话,放了年广久一条生路,瓜子生意也从小作坊发展到办起大工厂,雇工上百人。后来,当地政府还与他联营,成立了集体性质的厂子,由他出任总经理。
年广久手戴大金戒指
2
名利有了,49岁时,年广久娶了23岁的女大学生彭晓红。老夫少妻引起舆论哗然,一向我行我素的年广久毫不在意。
好景不长。1986年,瓜子生意遇到瓶颈,看到很多人搞有奖销售时,年广久决定,弄个全国最大的活动,压倒竞争对手。
说干就干,150万张奖券印刷完毕,全国30多家媒体广告发出,有奖销售隆重开始,一等奖是一辆小轿车。
果然和预期的一样,成绩令人振奋,几天时间,就创造了销售以来的最高纪录,按照推算,活动结束,能获纯利100万元。
谁料,天有不测风云,一个月后,一份文件摆在年广久面前:“全国有奖销售活动,欺骗顾客,扰乱市场,因此一律废止!”
亏损63万,资金链断了,生意陷入困境。更不幸的是,牢狱之灾又找上门来——和政府部门联营失败,因为得罪了人,年广久被举报贪污和挪用公款,1989年9月正式逮捕。
事发后,家产被查封,妻子彭晓红的生活陷入困境。为了让“傻子瓜子”延续下去,年广久把“傻子”商标权授予彭晓红,彭晓红南下深圳与一家食品厂有了合作。
此举引起儿子们不满,为后来的家庭纠纷埋下了伏笔。
因证据不足,贪污案一拖再拖,不久,又定了个流氓罪。法庭调查中,法官问:“你是否以解决工作为名,奸污过10名女工?”
年广久傲慢地回答:“不是10个,是12个!”
多年后,他对记者说:“你给我凑足大满贯,我不如给你凑一打!”
最终,他因流氓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这一次救他的,还是邓小平。作为个体经济发展的“带头羊”,年广久带动了芜湖的瓜子事业,使芜湖成为名副其实的瓜子城。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再次提到他。
一个月后,年广久就收到了释放通知书。
人自由了,家庭却面临危机,由于他三四年没有参与企业经营,在理念上和彭晓红产生分歧,两人个性都强,谁也不服谁,1995年,第二次婚姻黯然结束。
释放通知书
3
家庭和事业双双跌入低谷,就在这时,老朋友李爱华向他伸出援手。
李爱华原是一家国营商店的经理,后来干了个体,出于对年广久的信任,她拿出积蓄,和他一起创业。日久生情,她成他的第三任妻子。
而此时,年广久的大儿子和二儿子也各自开了炒货店,明争暗斗不断。为了让自家拧成一股绳,年广久合三为一,成立了“傻子集团”。
长久以来,对父亲的婚姻,儿子们颇为不满,因此,他们拒绝让李爱华在公司任职,也不允许她经营“傻子瓜子”。
李爱华无奈退出,可是没多久,年广久就发现,他“只有荣誉没有实权”,一气之下,他把集团公司砸牌关门,并扬言,要向两个儿子索赔“商标侵权”造成的损失数千万元,父子战争一触即发。
随后,年广久又注册了“年广久肖像商标”,和李爱华一起经营。尽管生意红红火火,可是家族内部矛盾日渐激化,是是非非都聚集到了李爱华身上,夫妻感情逐渐破裂。
年广久
就在这时,第四个女人走进年广久的生命中,她就是在对面做服装生意的陈慧芳。
很长一段时间,年广久独自打理生意,看他的瓜子太好卖了,陈慧芳主动提议,要过来帮他卖瓜子。年广久正需要帮手,毫不犹豫答应了。
陈慧芳比年广久小30岁,既能吃苦,又有生意头脑,在年氏家族内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她带着巨款,只身一人到河南开辟市场,很快就开了60多家店面。
1998年底,陈慧芳突然身患重病,医院要求家属签字,情况危急,年广久赶去签了字。
“这是缘分!”与李爱华办理离婚手续后,年广久和陈慧芳结了婚。这一年,他63岁。
几次婚姻失败,对陈慧芳,他非常珍惜,名片正面,就印着他们恩爱相依的照片。不久,陈慧芳又为他生了一个儿子。
年广久与第四任妻子陈慧芳
老来得子,年广久喜出望外,他决定退居二线。“傻子”商标转让给了大儿子,肖像权商标转让给了二儿子,两个商标,双方共同拥有,想让他们互相牵制,共同发展,以此化解积怨。
尽管煞费苦心,但事情却走向了反面。老大不允许老二用文字商标,老二一气之下,把老大告上法院,对簿公堂。.
在年氏兄弟争夺商标权时,“恰恰”等品牌异军突起,抢走了市场份额。
年广久坐不住了,2004年,他决定再次出山。没想到,店面一开,两个儿子又把矛头同时对准他,理由很正当,“商标既已转让,就无权再使用”。
他们还认为,这是年轻的继母在背后怂恿,家族成员间,纷争不断。直到2005年底,43岁的大儿子突然因一氧化碳中毒离奇死亡,这场闹剧才算结束。
此后,在第一任妻子主持下,二儿子顺理成章地接手了商标和公司,成为“傻子瓜子”第二代传承人。
年广久夫妇在《鲁豫有约》节目
经过大风大浪,经历市场洗礼,“傻子瓜子”辉煌不再,芜湖市领导对年广久的评价是:精明的个体户,蹩脚的企业家。
年广久却是一贯的雄心勃勃,他说:“有些人讲傻子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我觉得,我还没老,傻子永远没过去,我要是大干,谁也干不过我。至于我这些年到底赚了多少钱?这是秘密,我不告诉你。”
已是耄耋之年,他依然红光满面,中气十足。2018年,年广久被推荐为“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
傻子瓜子博物馆里,陈列着他坎坷又奋进的一生。对来访者,他主动当起了讲解员:“我年广九是托改革开放的福,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傻子’!”
年广久在傻子瓜子博物馆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