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滴个神啊是什么神?神在汉语中有四重含义
我滴个神和西方的我的神完全不同。前者是接近普通话的陕西方言,这句话在这里的语境和神灵无关,只在于表达感叹惊讶;西方的我的神(或者是主、上帝、耶稣)!很多时候语境中有谴责意味,如老虔婆看到年轻男女或男男在公共场所过于亲密,然后发出这种感叹,带有很明显的宗教指向。
这两者之所以能不同,在于中国古代神权不大,所以神这个词能成为平民百姓的日用之语,也会成为先贤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这也导致了在中国语境中神有时被用来表达无神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辉所在,一字能在不同的语境下展现天道、人道、神道、修身四种完全不同的含义。
一 天道无神
《孟子》:“圣而不可知之谓神。”
《全真集玄秘要》:“神也者,圣而不可知之者也。”
《易·系辞》:“阴阳不测之谓神。”
无论是不可知,还是阴阳不测都是在描述人在探索天道时的渺小,天道的变化难以知晓神秘异常。中国古人在描绘天道变化时常用神来表达这种不可知,所以此处的神不同于其他如何文明的神。
神在这里是天道的变化和规则,代表者我们祖先在探究天地之密时遭遇的困难,也承载了中国历代先贤对天道的探究之心,是唯物的展现,这里的神和有神论无关。理解了这层意思,就能明白为什么我滴个神,是在表达惊讶和感叹。
二 人道有神(人道和神道)
《左传》:“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
《易》:“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淮南子》中说天子祭祀山川是因为感谢它们带给人恩德。
这三个记载看似不一样,其实都在表达神很多时候是一种感恩情节。《左传》中的神是人中的贤者、英雄,他们展现道德公平,为万民带来福祉,所以得到祭祀成为神灵。
而《易》和《淮南子》说的都是自然景象。圣人神道立教的基础是天之神道,四季变化,这涉及到日月星辰、风霜雨雪等农业社会息息相关的事物;天子祭祀名山大川,感谢的是大山阻挡水气带来降雨为人带来福祉;而两者说的都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它们的共同点是有利于人!
换句话说今天一些人指责中国人没有信仰,这个神仙不灵就不拜了,是在用西方对上帝的虔诚来指责。毕竟西方的上帝在圣经中让亚伯拉罕杀死自己的独子祭祀他,其信徒都愿意为信仰杀子。
之所以神在文化意义中有不同的含义,是因为中国的先贤很早把天道、人道分开,认清唯物和唯心的区别,将信仰和神灵建立在服务于人这个基础上。但对于其他文明来说,有的信仰就是建立在神上,神主宰一切,宗教和信仰的目的是服务于神,而不是人。
三 修身
《朱子语类》:“阳魂为神,阴魄为鬼。鬼,阴之灵;神,阳之灵。”这话在道教中曰“纯阳为仙,纯阴为鬼。”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上药三品,神与气精。”
民谚“天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
此处的神以及精神一词皆源于《庄子》,它不能用人的心念神志来概括,至于磁场、气场等现代物理学词汇也不能完全近似的描述。如果我们非要讲述它,也许《黄帝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更为相近。
就是说人身体之中除了科学家能够研究观察的客观反应,既肾脏是个过滤器,肝脏是个化工厂,心脏是个发动机;还有一些只能自己去体会,他人观察不到的事物。这涉及到阴阳,而阴阳不测!所以难以对他人名言,但自己细心体会,就能发现自己和小时候的神完全不同。所以我们可以说神是人身体心灵结合展现出的一种总状态。
但在修身中这又涉及到玄学,能展现人的心念对自身和外物的影响,涉及到灵魂中万劫不灭的一点神。
在这层意义上神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灵,是我们每一个人。所以我们会用神来表达一个人的状态,如你这个人精神不好,神气不足等等。